第66章 命運(9)(3 / 3)

多爾袞道:"好。範先生言之有理,那麼此地的名字就讓他保存下來吧,讓後人永遠記得,在曆史上的這一個日子裏,此地曾經歡喜又淒惶,喜樂兩重天。"

兩人正說著,多鐸騎馬上來,道:"哥哥,大軍連歇了幾個時辰,鬥誌被壓得狠了,都問哥哥,何時拿下山海關,與那李自成決一死戰?"多爾袞笑道:"不用著急,最遲明天中午,我軍即可開戰,今天還是讓眾兒郎們再歇歇,養足了精神明天好上陣殺敵!"

範文程道:"我們先頭部隊可否抵達一片石了?"多鐸道:"我正要來報這個消息,圖賴剛才來報,說他們剛剛到達一片石,李自成的人也到了。圖賴未得大帥將令,未敢擅動,特來請示。"

範文程道:"李自成派人去一片石,想截住吳三桂退路,但他做夢也想不到,我們的人已經先行埋伏在那裏。攝政王你雖想以逸待勞,不戰而屈人之兵,但這一仗我們得替吳三桂打了。先替他料理了後事,省得有首尾之顧。"

多爾袞道:"多鐸,你馬上加派人馬增援圖賴。不管李自成派的是什麼將領,這一仗隻能贏不能輸,現在天色尚早,中午之前,戰事必須結束,若不能取勝,你與圖賴提頭來見!"多鐸應了一聲,馬上出發,親自率軍馬增援圖賴。

多爾袞與範文程騎著馬邊走邊談,卻見遠方有一座雄偉的城樓矗立,看來是一個?望哨所,雖然無兵把守,但是威嚴之勢,猶自顯現。多爾袞道:"這個哨所修建的位置如此重要,為何無人把守?"

範文程道:"此地名叫威遠台,又稱威遠樓。是吳襄吳三桂父子所建,作?望監測敵情之用,如今我大清已經不再是大明勁敵,此台廢棄已經有月餘,把守士兵也已經撤回城裏。"

多爾袞笑道:"好。那吳三桂若肯投降,我們就在這裏受降,他和他老子蓋的營盤,成了我們今天對他的招降之地,也算是天意。"

兩人下馬走到威遠台城樓之上,向前望去,隻見前方炮火硝煙不斷,雖然離得甚遠,但仍感覺到戰火慘烈。範文程歎道:"這一戰之後,又不知有多少人身死他鄉,又留下多少孤兒寡母?"

多爾袞道:"要想成就霸業,哪能不死人?一將功成萬骨枯,為完成心中大誌,死個把人算得了什麼?"範文程道:"昔日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為之。隻盼日後攝政王奪取天下,常思此話。讓人世間的孤兒寡母,越少越好。"多爾袞嗯了一聲,心裏不以為意。

兩人眺望遠方,各懷心事,一時無話。這裏有人追上威遠台來,稟報說吳三桂遣使者到了。一共來了五人,都在攝政王大營中等候。多爾袞笑道:"我說的怎麼樣?他已經沉不住氣了,這不又派人來了?"

多爾袞來到帳中,隻見使者五人已經到了,五人拜過多爾袞後自我介紹,分別是佘一元、呂鳴章、馮祥聘、曹時敏、程邱古,範文程聽得這五人的名字,對多爾袞道:"這五位全是山海關城內有德行有威望的鄉紳,這次對抗李自成,他們出力不少。"佘一元驚道:"賤名不足掛齒,範先生居然都知道,真是小可們的榮幸。"

時間緊急,大家也不客套。佘一元直接把吳三桂意思說了,今日與李自成已經打了第一仗,雙方死傷甚眾,李自成軍力強盛,用兵厲害,盼望攝政王趕快出兵,否則關城將要不保。

多爾袞沉吟片刻道:"我大軍已到城外,出兵沒有問題,但我有兩個條件,一、我要吳三桂開山海關門,讓我大清軍進關;二,我要吳三桂親自來見我,接受我的封賞,否則,我大軍就不會動。"

佘一元道:"親自來見,沒有問題,大軍進關,恐怕還要商議。可否請攝政王派一名代表先進去和我帥談談,看能否先派一部分兵力入關,若大軍全部進關,我怕百姓驚擾。"

多爾袞道:"你說的倒也有些道理。不過,我大軍不能進關,萬一有什麼事,我如何能及時幫你?你放心,我大軍隻要進了關,協助你們打完這一仗,我們就出關。驚擾百姓之事,不會發生。至於派代表去,也可考慮。我稍後會派一個人選與你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