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誌勇的寫意人生(1 / 2)

蚌埠電視台新聞中心,活躍著一批朝氣蓬勃、幹練機敏的新聞小子,正是他們這批活力四射的小帥哥,以敏銳的新聞眼和跑不爛的鐵腳板,寫出了一批又一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好新聞。新聞記者江誌勇便是這個團隊的其中之一。

已過而立之年的江誌勇,眉目清秀、斯文得體,看上去儼然一個陽光大男孩。別看外表像個斯文書生,他骨子裏卻剛勁十足,從事新聞工作九年,連續四年榮獲安徽省新聞宣傳先進個人光榮稱號;他的新聞作品連續不斷地在省台、中央台播出並獲獎,他的係列報道創作經驗在全國電視年會上交流,獲得了電視同仁的廣泛好評。他還連續四次獲得了蚌埠市委宣傳部授予的“宣傳蚌埠貢獻獎”一等獎。

新聞工作是一個具有極大挑戰的行業,許多新聞記者,一生都在挑戰中追求著,他們追求著如何超越自己,追求著如何超越他人,江誌勇就是在這個遠離寧靜悠閑的行業中,將自己鍛造成一個不怕苦不怕累的“拚命三郎”。讓我們嚐試著走進他,閱讀他並非全貌的寫意人生。

鐵腳板踏碎長江萬裏浪

江三郎續寫水上英雄篇

1999年夏季,江誌勇同誌曾肩扛攝像機,隨同勇士盛振友跟蹤采訪淮河之泳,那一次雖然沒有全程跟蹤,但獨特的連續報道在蚌埠市及安徽省轟動一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01年6月11日,江誌勇同誌根據蚌埠電視台的決定,再次同盛振友進行萬裏長江第一泳的跟蹤采訪。這次跟蹤采訪水路裏程漫長,地區跨度大,長江水流險急,上中遊更是水勢複雜,處處隱藏著危險,801公裏金沙江,海拔落差1200多米,兩岸人跡罕至,手機沒信號,吃喝不能保證,江誌勇同誌和護泳人員一樣,每天上午九點鍾登上橡皮舟,下午五、六點才能找到上岸的地點,陽光中強烈的紫外線曬得他褪了幾層皮,曬紫曬黑,發炎潰爛,每天隻能吃上早晚兩頓飯,渴了喝長江水。盡管腰酸背疼,精疲力竭,但一上岸,江誌勇就馬不停蹄地寫稿,到處尋找電話向台裏發稿,找郵局,用特快專遞寄稿。從前方發回的稿件連續在中央電視台、安徽電視台及長江中下遊數十家廣播電視報等新聞媒體播發。江水咆哮、水情凶險、烈日曝曬、夜宿沙灘,大量的驚險畫麵觸目驚心。江誌勇跟隨盛振友鬥川江、過三峽、遊荊江、渡皖江,最後在上海市崇明島長江入海口彙入茫茫東海,水上曆險70天,全程3740公裏,70天采回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新聞作品,70天完成了我市新聞史上首次由一名記者單槍匹馬萬裏長江行的采訪係統工程。這次的跟蹤采訪不僅宣傳了盛振友勇士的壯舉,而且宣傳了蚌埠,宣傳了安徽,也展示了一名新聞記者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應付特殊事件的超強能力,及不辱使命不怕艱險的氣概。江誌勇,不愧為“拚命三郎”!

管天管地管三農

江“縣長”下鄉最傾情

剛到電視台的人大多納悶、許多人稱江誌勇為“縣長”。有人還問他,縣長分管什麼呀?自告奮勇者回答:分管農業!好一個分管農業的江縣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