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的青蔥歲月(1 / 2)

大凡歲末,人們都會打開行囊,盤點歲月、盤點收獲、盤點心情。2005年的歲末,對於蚌埠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主持人倪慧源來說,顯得豐盈而沉甸。這一年,她的寶貝女兒曾心語誕生了;這一年,她被評為蚌埠人民廣播電台首席播音主持,而立之年,喜事多多,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女主播的青蔥歲月。

小妮子、大辮子,天生一副好嗓子

1992年底,山寒水瘦的隆冬季節,18歲的倪慧源從東風化工廠考進了籌建中的蚌埠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那時的小倪是個又黑又瘦紮著大辮子的小丫頭,身上穿著一件碎花小棉襖,有幾分娃娃相和泥土味。烏黑油光的大辮子在小花棉襖衣襟上悠來晃去,使人禁不住想起“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辮子粗又長。”大家統稱新來的小丫頭叫“小妮子”。小妮子大辮子,走路風車子,唱歌“叫天子”。可也有人私底下擔心:18歲的小丫頭,皺巴巴沒長開似的,半路出家,能播新聞嗎?

行不行,幹起來才知道,三個月後,小妮子上崗獨自操作節目,中規中矩,像模像樣。經濟廣播電台播出的第一聲就是她發出的。小妮子一連七年擔任了早新聞版塊《珠城你早》的節目主持人。這是全台黃金時段的重頭戲。播音技巧難不倒小妮子,播音時段卻考驗了小妮子,早新聞是6點——8點。小妮子每天必須在5點起床,從靠近新大橋的家裏趕到台裏做直播。一年四季風霜雨雪,每天掙紮著從睡夢中醒來,摸黑下樓,提心吊膽跑出長長的巷子,穿過寂靜的街道,為了按時出行,家裏備了三個鬧鍾。有一次下大雪,連出租車都找不到,小妮子隻好提前一小時,從家裏跑到單位。有時碰上下大雨,渾身淋得透濕,到台裏顧不上抹去臉上的雨水,立刻用平靜而親切的聲音為市民送去清晨第一聲問候。別人晨播需要開嗓子,可是她一睜眼坐到機位上,立刻就能進入狀態。有人說她是“微波爐”,有人說她是“熱得快”,市民們說她是珠城“百靈鳥”,她感恩父母給了她一副好嗓子。台上一分鍾,台下百日功,個中甘苦隻有小妮子自己最清楚。

小媳婦、大姐大,天生一副好心腸

2002年,小妮子踏著紅地毯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做了幸福的新娘。新郎是十三飛行學院的教官。別以為新聞主持人都是嬌小嫵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可人。小妮子不同,上廳堂下廚房、拿得起放得下,裏外難不倒她,拿手好菜是酸菜魚。新郎是外地人,工作忙,小到喜糖,大到家俱、結婚用品,甚至訂酒席、發請帖,連同出嫁用的紅腰帶,一切都是小妮子親手操辦的,硬是幹淨利索圓圓滿滿地把自己嫁了出去。

做電台新聞節目是非常寂寞的,隻聞其聲不見其人。許多人連主播什麼樣都不知道,還以為那個字正腔圓、暢達清新的播音員是個老媽子呢!誰能料到這聲音是出自一個纖纖女子。小女子卻長就一個大大咧咧的男孩子的性格,上樓唱下樓唱,除了播音就是唱歌,是個透明而又細心的人。也有人說她“快人快語不設防,刀子嘴豆腐心”。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凍,一位同事騎摩托車沒有頭盔、小妮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悄悄買了一頂頭盔放在同事桌上。女同事生了孩子,小妮子讓自己老媽做好全棉內衣給女同事送去。父母家不寬裕,房子又漏雨了,維修需要幾千元,打電話找小妮子。雖然小妮子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負擔,但她還是二話不說就掏腰包把父母的房子修好了,娘婆兩家的事、自家的事,親朋好友的事,小妮子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值得開心的是,她的如意郎君在她的督戰和支持下,考研到中科大讀書去了。眼下這個小媳婦成了家中名副其實的頂梁柱了。真是天生一副熱心腸,舉止儼然大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