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刹越千年 東南第一山——靈隱寺攬勝(2 / 3)

寺前山水 靈氣逼人

合澗橋

“兩澗飛來處,雲深合一橋”,在靈隱入口處的天外天飯店前有一橋跨溪而立,因溪由東西兩澗所合,橋名“合澗橋”。合澗橋上舊有橋亭,名“春淙”,明時亭傾圮。兩澗一為東澗,發源於天竺山,其水經三竺,循飛來峰,至合澗橋;另一澗為西澗,發源於西源峰,流過吳寺橋,彙於靈隱寺前之冷泉,經回龍橋至合澗橋。兩澗會合後,溪流自此經白樂橋、東西行春橋、金沙灘裏五橋,彙入西湖。先前合澗橋下澗寬水深,溪流極大,南宋時可通舟楫,遊人自西湖溯流而上,可至寺前。可惜,今日因澗窄水淺,溪流漸小,已無此等壯觀了。不過在夏日暴雨過後,還可以看到明人陳贄在《合澗橋》詩中所描述的“橋間流過雙溪合,雨後聲喧萬鼓雄”的景觀。

佇合澗橋回首,對麵有照壁一座,壁上書“咫尺西天”幾個擘窠大字,為清代遺存建築。它告示人們,自此前行,即將由塵世抵達淨土彼岸。據記載,照壁舊時為“絕勝覺場”四字,相傳為葛洪所書。

飛來峰

飛來峰,一名靈鷲峰,是一座怪石嶙峋、兀然獨立的峰巒。飛來峰海拔167米,山雖不高,但頗具特色,向有“武林第一峰”之稱。山石表麵淨無寸土,仿佛經過經心剔刮和洗刷一般。石色青中帶紫,瑩滑清潤。在岩石的裂隙和孔穴中,挺立著參天古木,攀附有千載壽藤,長得鬱鬱蔥蔥,一派蓬勃生機。峰岩嵯峨,怪石森立,有的如矯龍,有的似奔象,有的若伏虎,有的狀如驚猿,玲瓏剔透,千態畢呈。飛來峰岩崖空敞,隱隱間似有一種飛動之勢。明代張寧有句:“翠擁螺攢玉作堆,一峰孤絕似飛來。”

而位於飛來峰岩壁上的飛來峰造像,現有五代、宋、元石刻造像四百七百多尊,保存完整和較完整的有一百一十五龕三百四十五尊,分布在峰頂伏犀泉上,射旭洞(即金光洞)、玉乳洞、龍泓洞內外和沿溪崖壁上,直至呼猿洞以西。據現存有紀年題記的石刻,最早的為後周廣順元年(951年)鐫刻於金光洞外的彌勒、觀音、勢至三佛像,最為精致的為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刻於金光洞口的盧舍那佛會浮雕,最為生動的有過春淙亭刻於宋代的彌勒講經群像主尊與十八羅漢。

石灰岩構造的飛來峰,由於長期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形成了許多奇幻多變的洞壑。據前人記載,飛來峰過去有七十二洞,因年代久遠,多數已湮沒,現存的洞壑,多集中在東北端。最為著名的是龍泓洞、玉乳洞以及射旭洞。

龍泓洞在飛來峰東北麓,傳說洞中有龍。北宋詩人郭祥正有詩雲:“洞口無凡木,陰森夏亦寒。誰知一泓水,曾有老龍蟠。”“龍泓”之名由此而來。洞內有一座觀音像,是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元帥伯顏所造,俗稱觀音洞。洞頂有竅,漏天如井,又名通天洞。洞左另有一高大洞室,透過岩頂石縫能看見一線天光,這就是著名的“一線天”。洞口洞外石壁上還有彌陀、彌勒、觀音、勢至等像,容相端莊,衣飾富有質感,都是五代時的遺物。洞口下部還有唐僧取經浮雕,這是元代石刻。龍泓洞右側有小洞極深,傳說從前有人入內采石鍾乳,聽到有篙櫓風浪之聲,大怖而回。因此有人說此洞可通過錢塘江而直達蕭山。當然,這僅是傳說而已。

出龍泓洞,繞過那座紀念慧理禪師的理公塔南行,就到了玉乳洞。因洞頂岩石上滴下的水含有石灰岩溶液,色呈乳白,故有“玉乳”之名。洞內峭壁高數十丈,人可望而不可攀,卻曾是蝙蝠的棲息之所,又稱“蝙蝠洞”。相傳在東吳赤烏二年(239年),葛洪從祖父葛玄曾在此修煉而得道成仙,所以又叫“岩石室”。洞壁有宋理宗淳祐年間的石刻佛像和宋真宗成平年間的羅漢造像,因而又有“羅漢洞”之稱。洞前有一塊平台,稱翻經台。

由玉乳洞往右約十米許,就是射旭洞,又名金光洞。洞口麵東,清晨旭日東升時,陽光便射入洞內。“射旭”、“金光”之名大概由此而來。洞口的大石傳說是慧理禪師的“石床”。又因洞口如虎嘴,又俗稱“老虎洞”。過去山石上生著很多桂花樹,冬夏常綠,仲秋時節,香氣襲人,又稱“青林洞”、“香林洞”和“香桂林”。

冷泉

從龍泓、玉乳、射旭諸洞折回春淙亭,過回龍橋往前行,有一泓清水,流淌在飛來峰和靈隱寺之間,這就是著名的“冷泉”。泉畔有亭翼然,黛瓦丹柱,便是冷泉亭了。冷泉亭畔,丹垣綠樹,蓊鬱空濛,光影浮動,迷離恍惚。遊人至此,如入淨土,塵意頓消。

冷泉一名“龍溪”,是西湖群山中的名泉之一。冷泉水晶瑩明淨,冷冽淒清,水勢卻不同於其他一些泉,濤奔浪激,聲震山穀。蘇軾曾有句:“不知水從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道出了冷泉的性格。

冷泉名出於唐代中期。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杭州刺史元藇在泉上建造了一座冷泉亭,“冷泉”之名大概始於此前。冷泉的揚名,則是在後來白居易當杭州刺史後。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到杭州;次年八月,他在遊覽了靈隱後寫了《冷泉亭記》。在靈隱寺的眾多景觀中,他讚譽以“冷泉亭為甲”。景以文傳,白公文出,冷泉和冷泉亭的名氣日盛。唐時冷泉並不大,宋代政和年間進行了疏浚,擴大了三倍多,並修建了水閘,蓄水排洪。當時靈隱寺的如壁禪師撰文記其事說,疏浚後的冷泉,水深澗廣,“可以育魚鱉而豢蛟龍”,泉水漫出水閘,猶如“雷奔電激,飛雪噀霧,使人臨是池者,恍然如在天台、廬阜,窺石橋而睨三峽”,相當壯觀。因此,“冷泉放閘”,宋時成為靈隱一大奇觀。

冷泉亭最初建於冷泉池中,亭的體量也比較小,由於經不住這沛乎浩然的大水衝擊而傾毀。現在見到的冷泉亭,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移建到岸上的。這是一座四角亭,寬台紅柱,重簷灰瓦,古樸典雅。冷泉亭是個消夏的好去處。“千峰礙日樹參天,望入空亭已冷然”,“莫道炎威可炙手,雲林尚有冷泉亭”。

翠微亭

冷泉亭對岸半山有翠微亭。亭為宋朝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建。韓世忠與嶽飛一起曾在抗擊金兵的入侵中屢建奇功。昏聵腐敗的宋高宗以苟安為國策,任用奸賊秦檜,屈害忠良。韓世忠因為是主戰派將領,也遭到打擊。紹興十一年(1141年),韓世忠被召至臨安(今杭州),授樞密使,被解除兵權。不久,嶽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遭殺害。此後韓世忠自稱“清涼居士”,經常跨小毛驢,浪跡西湖山水,排遣胸中鬱悶。這座亭子是他為懷念故人嶽飛所建。亭的名字,取自嶽飛的一首詩:“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乘月明歸。”翠微亭已有八百五十年的曆史,其間雖已幾經興廢,卻被保存下來了,也寄托了後人對嶽飛、韓世忠的仰慕和敬意。現在的亭子是1927年僧人慧明修建,重簷鋼砼結構,設坐欄。

翠微亭背依飛來峰山崖,對麵便是古刹靈隱寺。古寺深居於這清幽絕佳、靈氣逼人的山水間。

寶刹勝境 莊嚴恢宏

靈隱寺經幢

兩座經幢分別位於靈隱寺天王殿的東西側。東幢高7.17米,西幢高11米,為多層八麵形,基座為兩層須彌座,幢身刻佛經。左幢刻有《尊勝陀羅尼經》,故稱“尊勝塔”;右幢刻有《大自在陀羅尼咒》,故稱“大自在塔”。幢身上部疊置華蓋、腰簷、聯珠、仰蓮、傘蓋、流雲、覆蓮以及磐石等,磐石上刻迦陵頻伽,雙手合十,背有翅膀,形象生動。

該經幢建於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原置吳越家廟奉先寺,該寺後廢圮,景祐二年(1035年)由靈隱寺方丈延珊遷置於此,幢身刻有“靈隱寺住持傳法慧明禪師延珊於景祐二年十一月內移奉先廢寺基上”。古人讚靈隱寺經幢雲:

高幢垂五代,瑞拱寺門雄;地湧虯蟠角,天成神鬼工。

蓮花開仰覆,佛頂峙西東;卓出靈峰北,招搖雲霧中。

天王殿

靈隱寺的第一進大殿是天王殿。天王殿麵寬七間,進深四間,單層重簷歇山頂。上懸“雲林禪寺”匾額,書法雄偉沉厚,民間傳說是康熙皇帝所寫。殿門上方還有一塊匾額:“靈鷲飛來”,指的就是大殿對門那座從印度飛來的靈鷲山。“山皆學靈鷲,佛亦愛臨安”,盡管飛來峰是個傳說而已,但從前人留下的這些題詠可見,人們是十分喜愛飛來峰這個美好傳說的。

大殿正中佛龕裏,便是那尊“皆大歡喜”的彌勒佛雕像。他袒胸露腹,趺坐蒲團,笑容可掬,極有生趣。彌勒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他修得慈心三昧,所以稱作“慈氏”。這尊彌勒佛雕刻生動,確實給人一種大慈大悲的感覺。

在彌勒佛的兩側是“四大天王”的彩塑。四尊塑像均高8米,個個身披重甲,神態威武,除了頭上那頂毗盧帽,其餘都是中國古代將軍的打扮。四天王也叫“四大金剛”,源出印度神話,說須彌山腹有四天王管轄的天國。佛教也從其說,宣稱四天王各有自己管理的天地。膚色棗紅,執寶劍,呈凶相的是東方持國天王,能護持國土;膚色朱紅,執金龍(蛇),呈怒相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能維護人間安寧;膚色乳白,持琵琶,呈笑相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能令人善根增長;膚色乳黃,持寶幢,握神鳥,貌和悅的是北方多聞天王,賜人福祿,福德聞於四方。這四尊彩塑,每尊都是有典型化性格的藝術傑作。

彌勒佛的背後,是立於鏤刻精致、裝飾華麗的佛閣之中的金色韋馱像。韋馱像高2.5米,頭戴金盔,甲胄裹身,神采奕奕,衣褶流暢。韋馱左手叉腰,右手執降魔杵,儀態剛毅正直,威武生動。整座雕像用香樟木鏤刻而成,為南宋時期的作品。在被稱為“東南佛國”的浙江眾多寺院中,本有三處聞名的韋馱像:一為韋馱道場的西天日禪源寺,一為“五山”之首的餘杭徑山寺,再一處就是靈隱寺。現在前兩處已不複存在,靈隱寺的韋馱像則成了一枝獨秀的稀世之寶。韋馱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南方增長天王的八神將之一,又居四天王三十二將之首。據說佛的舍利曾被魔王搶走,是韋馱給追了回來。因此,寺廟的規矩是,韋馱麵朝大殿,以保護佛法,驅除邪魔。在佛教中,韋馱為護法神。天王殿門楣上懸掛著一塊橫匾,上書“威震三洲”。佛教認為須彌山周圍有四個洲,隻有北洲是淨土,韋陀要管的是東、西、南三洲。這就是匾額的意思。

大雄寶殿

出天王殿,是一片開闊的庭園。沿著古木蒼翠的甬道踏階而上,巍峨壯麗的大雄寶殿迎麵聳立。靈隱寺的大雄寶殿,最初叫“覺皇殿”,明萬曆年間重建時易名。現存的建築是清宣統年間的。大殿是一座單層、重簷、三疊的建築,飛簷淩空,氣勢嵯峨。殿高33.6米,是國內著名的大型佛殿之一。殿內雕梁畫棟,飾以朱紅油漆的圖案,輝煌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