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殿堂遍峰壑 湖上小西天——三天竺徜徉(1 / 3)

從靈隱寺照壁“咫尺西天”處轉往南,順彎彎山道前行,可以深入這支山脈東南側山穀腹地。一路上,青山巍巍,雲影天光,泉聲鬆籟,山鳥啁啾,香凝鍾靜。處處是詩情,物物有畫意。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古寺,就分處在這峰巒聳秀、林澗藏幽的林野山穀。在漫長的歲月裏,這兒曾經殿堂林立,高僧輩出,佛號不絕,鍾磬常喧。杭州人習慣上稱這塊佛國聖地為“三天竺”。

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林逋有一次來遊三天竺,感到這裏比他隱居的孤山更勝一籌,便在山麓岩壁上題詩一首以表遷隱於此的願望:

山水未深猿鳥少,此生猶擬別移居。

直過天竺溪流上,獨樹為橋小結廬。

佛教發源地天竺國(古印度),因在我國西麵而被佛門稱為“西方極樂世界”,即“西天”。三天竺地處西湖之西,故有“湖上小西天”的美稱。“小西天”的境況雖說已經今非昔比,但近年來每到春季“朝山進香”期間,各路香客蜂擁魚貫,摩肩接踵,一年盛似一年。

上、中、下三座天竺寺,以它們所在位置而言,上天竺地處最高,故稱“上”;中天竺居中而被冠以“中”;下天竺地勢最低,所以叫“下”。如果從它們創建的時間看,次序則要來個顛倒:下天竺最早(東晉),中天竺其次(隋代),上天竺最晚(五代)。

曆史上,三天竺各寺都以供奉觀音菩薩而出名,卻又各具千秋:上天竺寺規模宏大,寺內有“來曆”與“法力”均神秘奇特的觀音木像;中天竺寺的創建者據說是一位年逾千歲的高僧,人們自然把他與祈求長壽聯係在一起;下天竺寺是從靈隱分離出來的,曆史久遠、風物綺麗。徜徉三天竺,古刹往事俯拾皆是,山林野趣更增添幾分尋幽探勝的悠悠韻味。

天香岩壑下天竺(法鏡寺)

下天竺,與靈隱寺僅飛來峰一山之隔,古人所謂“飛來峰南屏天竺,北障靈隱”中的“天竺”,指的就是下天竺寺。

下天竺寺位於天柱山蓮花峰下。東晉鹹和元年(326年),印度高僧慧理在飛來峰北創建西湖第一座佛寺靈隱寺後,又於東晉鹹和五年(330年)在峰南辟翻經院,當時是靈隱寺的一部分,主要用於翻譯佛教經文。隋開皇十五年(595年),翻經院經佛教天台宗法師真觀、大比丘曇超等擴建,改稱“南天竺”,唐永泰年間(765—766年)朝廷賜額,成為完全獨立的寺院。

唐代“詩仙”李白傳世詩作與杭州西湖有關的僅兩篇,所寫的卻都是下天竺寺。一首是《送崔十二遊天竺山》:

還聞天竺寺,夢想懷東越。

每年海樹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此地遊,已屬流芳歇。

待我來歲行,相隨浮溟渤。

曆史上,下天竺寺曾多次更名。隋代時曾為“南天竺寺”,五代吳越時,下天竺寺一度改叫五百羅漢院。北宋大中祥符初年,寺內隋代時種植但早已枯萎的檜樹,竟然重新萌芽發葉,茂盛如初,朝野上下異口同聲讚歎這是吉祥之兆,預示寺廟與國家都將複興。樹被命名為“重榮檜”,寺也大獲皇上青睞,被賜名為靈山寺。天禧四年(1020年),重用天竺寺額,下天竺寺進入全盛時期。北宋以來,這裏一直是宣講佛教天台宗的“教寺”。寺院在天禧年間(1017—1021年)和宋仁宗天聖四年(1026年),經曆了兩次大的營建,下天竺寺內大殿巍峨雄壯,更增添了一批富麗堂皇的建築,如法堂、僧堂、金光三昧堂、老宿堂、延壽堂及香積廚(廚房)、倉庫、浴院、舂米房等建築共計有一百二十多間。各殿佛像也都重上金身,又增造旃檀木刻觀音像,安置在金光三昧堂中,慈相穆如,受人膜拜,完全按照天台宗祖師智

55517.png

55516.png

開山時立下的法規行事。

下天竺寺一躍成為可與靈隱寺相頡頏的西湖巨刹後,北宋宮廷、皇室人員凡到京城以外的佛寺進香禱祝,首先要到的就是這裏。宋仁宗曾兩次派親信侍臣黃元吉來下天竺寺賜施檀香鏤金佛、菩薩、羅漢等共五十二尊,琥珀雕刻的釋迦、文殊、普賢、阿難、迦葉等像五尊,還有“西天靈塔佛骨舍利”以及仁宗手書的題額、扇麵等。此後,大殿前又增建鍾、經二台,山門左側構五百羅漢院,右側建天台教藏院用以收藏天台宗佛學典籍,還添造了看經堂、茶堂及亭、軒、房、牖等多處。一時“鍾梵通於霄漢,金碧照於岩穀。新澗春夏眾聲琤然,靈峰蚤暮雲氣馥若”。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改天竺寺為“薦福寺”,皇帝親書寺額,作為皇家禦園,合為皇親吳秦王的香火院。慶元三年(1197年),太皇太後下旨,說下天竺寺是名刹,不要再占用,這才恢複為天竺靈山寺。嘉定年間(1208—1224年)朝廷品第江南禪教“五山十刹”時,下天竺寺被評定為“教院五山”第二,僅次於居首席的上天竺寺。這時寺內殿堂更加華麗,主要有金光明三昧殿(觀音殿),神禦殿(供奉南宋帝王畫像)、七寶普賢殿、無量壽閣、七葉堂、淨土九品觀堂、西嶺草堂、日觀庵等,還有舊時已建的曲水亭、回軒亭、神尼舍利塔、客兒亭、翻經台、枕流亭等,古跡新構,美不勝收。

下天竺寺的禦書閣,曾藏有宋仁宗手書“龍鳳”、“國泰民安”等六軸,宋高宗手書“時思薦福之寺”、“天竺靈山寺”、“枕流亭”、“適安亭”四軸,宋寧宗題匾“淨土九品觀堂”、“神禦之殿”二軸,理宗手書“無量壽佛寶閣”、“金光明三昧堂”、“瑞光之塔”等八軸。這在當時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介紹三天竺風光時特別推崇下天竺:

三竺之勝,周回數十裏,而岩壑尤美者,回聚茲區。自飛來峰轉至寺後,岩洞玲瓏,瑩拔清朗,如伏虯飛鳳,層花累萼,縐

44688.jpg

44689.png

疊浪,妍態怪狀,不可縷陳。

曆史上,下天竺寺人才輩出,高僧常在此學經行懺。南宋定都臨安之初,下天竺寺不少僧人如景遷、慧通等都能詩善文,精通教義,並著書立說,聞名一時。經過上千年經營、積澱的下天竺寺,到元朝末年終難逃兵火之厄。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雖經重建,畢竟元氣大傷。到清初康熙年間,皇帝賞銀修建下天竺寺。到了乾隆年間,清帝賜名“法鏡寺”,寺院狀況雖逐漸有所恢複,但全寺也不過天王殿、正殿、伽藍殿、祖師殿、白衣觀音殿等,比起兩宋全盛時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鹹豐年間(1851—1861年),下天竺寺因太平天國攻打杭州再度毀於兵燹,後來勉強恢複到清初的規模。

民國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下天竺寺日漸衰落。新中國初期,寺宇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築破損甚多,“文化大革命”時期寺院又被占用。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杭州市佛教協會積極整修,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圓通殿)已重新整修,寺內四十九座佛像重新貼金。其中,藥師殿內藥師如來壇,按《藥師經》儀規設計塑成,造型別具一格,堪稱傳統佛製,為國內僅有。

改革開放以來,下天竺寺恢複為佛寺,寺院現已成為西湖唯一的佛教女眾道場。雖然院落不大,但也多了幾分秀雅,杭州到底是杭州,法鏡寺比別處尼姑寺廟都顯的清雅脫俗,更適合尼姑修行。信女們多喜在此處禮佛。

在下天竺法鏡寺後蓮花峰的東麓,有一塊三生石,是清初《西湖佳話》中所言“西湖十六遺跡之一”。石高三丈許,由三塊天然石灰岩組成,峭拔玲瓏。石上鐫刻“三生石”三個篆字及《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的碑文。

據蘇東坡的《僧圓澤傳》記載:唐代文人李源,因父親死於安史之亂,滿腔悲憤,發誓終身不當官、不娶妻,並把自己的家改建成了慧林寺,並住在寺裏修行。他與僧人圓澤和尚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年,兩人相約同遊四川峨眉,李源提議走荊州過沂峽的水路,而圓澤希望由長安斜穀走陸路。李源堅持己見,圓澤強他不過,歎息一聲:“人的命運真是身不由己啊。”船至南浦,見一婦人在江邊取水,圓澤告知李源:“這是我來世托生之處。這位婦人已經有孕在身三年,我一天不到,她就無法分娩。如今既然見麵,也就無須逃避。三天後,希望你登門來訪,我會以一笑為信。十三年後的中秋夜,我與你重逢杭州天竺寺。”言罷,圓澤圓寂。李源又悲又疑,三日之後,去婦人家探視,新生小兒見到李源果然一笑。李源也不去峨眉了,返回慧林寺和圓澤的徒弟說了師傅的事,徒弟說圓澤臨走前就有遺書了。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到杭州天竺寺,去赴圓澤的約,神思恍惚中忽見一牧童唱著竹枝詞緩緩而至,歌曰:“三生石上舊驚魂,賞月臨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生雖異性常存。”李源一聽,知是故人,於是問:“澤公,你還好嗎?”牧童答曰:“李公,你真是守信約的人,可惜我俗緣未盡,不能與你相親相近,隻有勤奮修行,以待來生相聚。”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說罷,再也不知他往何處。

三生石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源遠流長,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漢、魏晉、南北朝,已經滲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佛教的三世因果,輪回轉世等觀念也已經深入人心。而高僧圓澤和李源之間一諾千金、隔世不渝的友情與宿命的神奇,也正好契合了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恒的期盼和對友情的珍視,引發了人們對前世今生的幽思與共鳴。如今,許多戀愛中的人們也會特意來下天竺法鏡寺後這塊三生石前祈禱美好姻緣,期望能夠緣定三生。

壽星古意中天竺(法淨寺)

從下天竺寺沿溪上行約一華裏,便到達稽留峰下的中天竺寺。中天竺景色優美,古樹眾多。寺始建於隋開皇十七年(597年),一千四百年來,這座以開山高僧長壽而為人稱道的禪寺,屢經興衰,終於留存到現在,可從說是西湖佛寺中的“壽星”。

相傳三國時期,中印度高僧寶掌禪師弘法東來,自稱已有六百七十三歲,是東周威烈王年間(前425—402年)出生的。據說他出世時,左手緊握成拳,手掌中有一粒熠熠生輝的寶珠,因此名叫“寶掌”。寶掌來到中國後,先到峨眉山,轉往五台山,又南返衡山、廬山,複入建業(今南京),與佛教禪宗祖師達摩相遇,同受南朝梁君主的隆重禮待。後來,他到了錢塘縣(隋時升為杭州),一眼看中天竺之勝,在稽留峰下結茅築庵,弘播佛法。嗣後,又往浙東四明山、天台山諸名山,遊曆殆遍。到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才回到中天竺。十多年後,寶掌移居浦江(今浙江浦江)寶岩。唐顯慶二年(657年)元旦那天,寶掌召集他的弟子們說:“我曾發誓,要在塵世間生活一千年,自從來到中國,倏忽間已過去四百個春秋。如今,我的壽命已超過千年之數七十二年了,是去的時候啦!”言罷,說偈語一首,坐化西歸。世人由此又稱他為“千歲和尚”。宋時釋元複撰《中竺千歲和尚傳讚》雲:

人壽幾何,朝露逝川。生周涉唐,本誓則然。

東遲達摩,心印始傳。孰雲佛法,獨在西天。

寶掌竟然“生周涉唐”,閱盡千秋,堪稱空前絕後。可惜,這隻是佛寺僧人精心巧編的神話而已。開山祖師是如此一位高壽長者,這對於中天竺寺的聲望、利益可是意義重大。隻是寶掌禪師資格雖然老,來到西湖天竺的時間卻晚了點。其時下天竺寺已經雕梁畫棟,儼然一大佛國。而寶掌化去之後,中天竺寺也隻爭得下天竺寺(當時叫天竺寺)一個分院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