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殿堂遍峰壑 湖上小西天——三天竺徜徉(2 / 3)

五代末年,吳越王得知中天竺寺的開山祖師是這麼一位神奇高僧,就撥款將它改建為“崇壽院”。“崇壽”,正是希望長命百歲的意思。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北宋宋徽宗為祈求保佑趙氏江山,將中天竺寺改名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顯然,帝王們不僅自己想長壽,還企圖一姓江山永固。寶掌壽命長而佛根深,正好借光利用。中天竺寺於是在當時這一帶為數可觀的寺院中脫穎而出,逐漸興盛。時人題“中天竺十二景”有:七星潭月、永景竹浪、獅崖晚色、天香月桂、千岩古意、竺領新桐、合澗沉鍾、盥漱鬆濤、稽留旭日、雙樹高峰、臥龍香翠、玉液重泉(現均已不存)。文人騷客紛紛在此結社聚會、吟詠酬唱。

北宋王朝結束後宋室南渡,為了維持半壁江山,佛教漸漸受到重視。紹興年間(1131—1162年)後期,中天竺寺伽藍殿中的護法女神摩利支天菩薩“顯靈”,朝野上下為之轟動。宋高宗隨即傳旨撥款,增廣殿宇,並單獨辟建摩利支殿,還將皇宮中所供奉的摩利支佛像賜給中天竺寺。

摩利支天是佛教護法神“二十諸天”中的第十六位,梵文Marici的音譯,意為“光天”。由“光”的意義引申附會出她有隱身術,說她出現在太陽之前,太陽看不見她,她卻能看見太陽。沒有人能見到她,更不用說捉住她、欺誑她或加害於她了,而她則常常用自己的隱身術救人脫離苦難。

摩利支天很早就在印度古代神話中出現,後來被佛教吸收為神。在我國佛寺中,這位護法神以三頭八臂女神的形象出現。她麵呈朝陽之色,衣如鮮紅彩霞,身上飾有耳環、腕釧、寶帶、瓔珞等,佩無憂花鬘,頭頂寶塔,塔內有毗盧遮那佛(即盧舍那佛,又名大日如來)。她的正麵是微笑善相菩薩臉;左麵卻是長獠牙、吐舌頭、皺眉頭的豬容;右麵為童女相,稚嫩如蓮花之色。每麵各有三目。她左麵四手分持絹索、弓、線圈、無憂花枝;右麵四手執金剛杵、鉤、箭、針。全身作三折腰舞姿,腳旁站立著一頭雄豬。

這麼一位女神,對於如驚弓之鳥般從金兵的窮追猛打中脫逃到江南的南宋君臣來說,格外能增強安全感。既然她在此危難之際大顯其靈,自然要倍加尊崇、禮拜。

淳熙年間(1174—1189年),中天竺寺又辟建了氣勢不凡的華嚴閣。南宋嘉定品定禪院“五山十刹”時,中天竺寺被列為禪院十刹之首。寶祐二年(1254年),宋理宗再次撥款重修嚴華閣,同時修建神禦殿,以供奉其父宋寧宗和皇太後神位,並禦題“天寧萬壽永祚禪寺”寺額,以祈求永保南宋國統。至寶祐五年(1257年)年底又命住持佛照重新開鑿水月池。

本來,中天竺寺是從下天竺寺分離出來獨立成院的,那時上天竺寺已經後來居上,而中天竺寺卻仍蕭然孤立於上、下二天竺寺之間,相形失色。為了能與上、下二天竺平起平坐,中天竺寺僧們倒是憋了一口氣,想方設法尋找時機。終於,在摩利支天“顯靈”之後,他們又爭到了一次接待官方大員到本寺祈雨的機會,而且很幸運,祈雨以“靈驗”告終。從此,中天竺寺也被人刮目相看,當華嚴閣建成後,它的聲望和地位就更加顯赫,成了湖上巍然巨刹。

元朝時,朝廷實施籠絡佛教高僧的宗教政策,元初佛教界一些著名人物,如耶律楚材、劉秉忠等,或為朝廷所尊信,或居政府的要職,對於當時佛教的護持,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且禪宗盛行江南,天台、白雲、白蓮等宗亦相當活躍,但對佛教教義未有多大的發揚,僅寺院經濟的發展與僧尼人數之增加,有甚於過去。而寺院大力經營工商業等,尤成為元代佛教的一特殊現象。元天曆年間(1328—1330年),中天竺寺僧大忻博得元文宗圖帖睦爾的歡心,被封為“廣智全悟大師”,寺名改為“天曆永祚禪寺”。凡有朝廷賞賜,大忻都用於修葺寺院。大忻自幼熟讀史書,對佛學研究頗深。他在中天竺寺住持期間退居蒲庵,著有《四會語靈》、《禪林法規》等,並有《蒲室集》等詩文著作。在至正年間,由廷俊住持天竺寺,整修殿宇,並著有《泊川集》等。大忻、廷俊等都為飽學儒僧,在他們先後住持下,中天竺又一次盛極一時。

誰知“永祚”不“永”,在元末的戰亂中,中天竺寺同樣沒有躲過寺毀僧散的災難。明洪武初,寺重建,賜名為“中天禪寺”。一代名僧宗泐住持該寺,天下高僧紛紛來禪寺住山,中天竺寺一時群賢雲集。宗泐之後又有無旨可授(號休庵)等名僧住持中天竺寺,潛心弘傳淨土法門,也曾興盛一時。正德年間(1506—1521年),寺又毀。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僧慧鋪等募化重建,原後殿改建為白衣觀音殿。

中天竺寺以南宋後期最為宏敞,到明嘉靖時重建,當年的華嚴閣已無力恢複,但大體上還是完整的佛寺,內有天王殿、正殿、後殿(白衣觀音殿)、地藏殿、摩利支天殿和諸天殿。至於南宋時十分豪華的禦書閣以及崇奉宋寧宗和皇後之像的“神禦之殿”這時已經名存實亡了。

中天竺寺重建後不久,被侵擾杭州的倭寇燒毀,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複建。清初,康熙帝兩次到過中天竺寺,又是賜金三百兩,又是題寫“靈竺慈緣”匾。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賜寺名為“法淨寺”,中天竺寺略呈複興之勢。但清初幾代帝王大多對上天竺寺觀音殿特別眷顧,對中、下天竺寺常常隻是出於順道才巡視。不出百年,在鹹豐末年太平天國軍攻占杭州的戰火中,中天竺寺又蕩為廢墟。光緒十八年(1892年)雖得以重修,畢竟無複盛時的景象了。

中天竺寺,在三天竺寺中是“老三”,規模上無法和上、下二天竺寺相匹敵,但卻有自己的特色。托名北宋詩僧契嵩所作的《中竺十二景題詠》,就給後人留下了古刹內外的勝景風貌。如《千歲古意》寫道:

千歲岩頭碧樹森,昔年寶掌獨知音。

蒲團坐破僧何處,寂寂青山任古今。

相傳寶掌初來時,常坐在一塊巨大岩石上說法,後人稱這塊岩石為“千歲岩”,岩在寺後。

又如《七星潭月》:

水沼形聯北鬥名,來源脈引天河清。

夜涼雲去秋空淨,冰魄渟渟萬裏平。

七星潭位於中天竺寺內大殿前,七汪清泉相通,形似北鬥七星排列。

再如《永清竹浪》:

琅玕清蔭碧於水,有時掠地狂風起。

窗前卷起伏如揚,莫驚林下化龍鯉。

“永清”即永清塢,就在中天竺寺對麵。

明清時,中天竺大殿裏有一副柱聯,文字通俗易懂,文意冷峻而又不乏嘲諷,聯文是:

我門中締結福緣,豈唯在一炷清香,幾聲佛號;

你心裏能全善果,自然地秋生桂實,春茁蘭芽。

民國時期,中天竺寺又毀於火,大批宗教佛學經典被毀,中天竺寺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新中國成立後,中天竺寺更是黴運連連,佛像損毀,殿宇、寮舍或毀或被移占他用,僧眾遭逐出寺院,有的被迫還俗。“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盛世重開,寺院重歸佛教協會,十方檀越踴躍資助,重建寺宇殿堂,廣傳佛法妙音,寺院佛事再度興盛。20世紀90年代初,重修梵刹,修複麵積近千平方米,並興建安養堂,供老年僧尼安養終老。自1994年起,時任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的俞昶熙在法淨禪寺為在家居士舉辦“佛學講座”百餘次,聽眾已達五萬多人次。1998年開始創辦“杭州市僧伽培訓班”。該寺慧燈燃犀,三寶重光,法淨永祚。

如今,中天竺寺以積極的態度從事慈善事業,經常主動去福利院行善事,也請各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來寺內遊玩。中天竺寺廟的還有一大特點是佛事、法事較多,如“浴佛法會”、“盂蘭盆會”等,且對外公開,信徒、遊客皆可參與。

近年來,中天竺寺致力於弘揚禪茶文化,推介法淨禪茶。“法淨禪茶”出於“西湖龍井茶”一係,是杭州法淨寺僧人自種、自采、自炒和自用的有機綠茶。由於法淨寺的茶園遠離公路,山中霧氣氤氳,且從不對茶樹施加農藥,因此所產茶葉綠色純淨、品質上佳。每年春季,法淨禪寺按照佛教儀軌舉行禪茶開摘前的灑淨儀式,一百多位僧人隨後背起茶簍收獲寺院種植的“法淨禪茶”。禪茶是佛家“以茶悟道”的一種特有茶文化,來源於“茶禪一味、茶僧一緣、茶寺一體”之說。

女神靈感上天竺(法喜寺)

古人稱上天竺景色為:“萬竹參霄,碧蔭數裏,寂然空穀,維聞泉聲。”上天竺寺位於天竺山麓與白雲峰麓相交的天竺路西端,始建於五代吳越。相傳,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僧人道詡深入當時尚未開發的白雲峰下處女林中結庵修行,稱“大名山房”。一天晚上,道詡看見庵前山澗中閃閃發光,心中納悶。走近去仔細觀察,發現發光的竟是一段木頭。他把這段奇特的木頭取回庵中,發現其紋理、色澤與一般木頭大不相同,而且還散發出陣陣異香。次日,道詡把香木送到杭州城裏竹竿巷的雕刻名匠孔仁謙的作坊裏,請他雕一尊觀音大士坐像。據說,孔仁謙雕木成像後,見觀音像妙貌莊嚴,寶光煥發,頓起邪念,想據為己有。他立即以另一段木頭照樣刻了一尊觀音坐像,企圖魚目混珠。哪知就在孔木匠做手腳的當天晚上,觀音托夢給道詡,將孔仁謙耍弄的花招一一告明。結果道詡揭穿了孔木匠的詭計,將香木觀音“真身”迎回庵中。後人認道詡為上天竺寺的開山祖師。

後漢乾祐年間(948—950年),洛陽僧人從勳帶著一枚古佛舍利(即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來到上天竺,將古佛舍利安置在香木觀音像的頭頂部。觀音木像因此居然“妙相鹹備,晝放白光”。吳越王錢弘俶聞訊後誠惶誠恐,驚喜交加,立即派兵丁開通自下天竺經中天竺到上天竺的道路,接著就撥款建起一座像模像樣的“觀音看經院”供道翊居住。

北宋鹹平初,浙西大旱。杭州知州張去華聽說上天竺寺觀音像有“神異”,便率領僚屬,拉上一支儀仗隊,幡蓋鼓吹,把香木觀音像迎請到城南梵天寺,供奉敬香,虔敬祝禱,懇請大士開恩,普降甘霖,解救旱情。碰巧當天就下了一場透雨。這一來上天竺寺的觀音名聲大噪,從此凡遇天災人禍,杭州地方官就來此向觀音大士求助。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沈遘出任杭州知州,奏請朝廷把原屬禪寺的上天竺寺改為教寺,名“靈感觀音院”,委派著名高僧元淨法師(辯才)主持寺務,同時不斷擴建殿宇。治平二年(1065年),杭州郡守蔡襄奏請朝廷正式賜給上天竺寺“靈感觀音院”寺額,題寫寺額的牌匾製作費用達十萬緡錢,其考究可想而知。由於靈感觀音,上天竺寺備受朝廷厚待,每逢天災或是戰爭,到上天竺寺進香祈福是少不了的事情。上天竺寺,仗著“靈感觀音”,地位扶搖直上,超過了下、中二天竺寺,香火極盛。總體來說,宋代重佛遵道,推崇佛教,當時官員如蘇軾、蔡襄等都與佛門關係密切,三天竺寺日漸興盛。皇祐元年(1049年),宋仁宗曾將秘典五千三百三十卷賜予看經院,作為教藏,為此專門造了藏經殿。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攻入杭州,宋室南遷,統帥兀術慕名來到上天竺寺,親眼目睹“靈感觀音”,喜出望外,下令將這尊香木觀音像以及寺中所藏的大藏經一起裝載送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