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碧水映嵐翠 寶地藏仙寰——抱樸廬探幽(1 / 2)

在寶石山與棲霞嶺之間,橫亙著一座山嶺,綿延數裏,俯瞰西湖,風光秀美,有“瑤台仙境”之稱。相傳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曾在此設爐煉丹,故名為葛嶺,亦稱葛塢。抱樸廬是當年葛洪修煉之所,在葛嶺的半山腰。葛嶺抱樸道院與黃龍、玉皇合稱“西湖三大道院”。

葛嶺相君之故居,昔年甲第臨通衢

傳說東晉時期著名道教領袖葛洪晚年從羅浮山來到杭州,見兩峰與西湖之秀美,甲於天下,有意卜居。他遍遊湖山,過棲霞嶺,忽見一嶺蜿蜒而前,忽又回環,顧盼嶺左朝吞旭日,嶺右夜納歸蟾,嶺下結茅,可以潛居,嶺頭設石,可以靜坐,有泉可汲,有鼎可安,於是便建抱樸廬,開丹井,築丹台,繼續悉心煉丹。“葛嶺”之名由此而出。

抱樸廬始建於晉,至唐逐步擴建,曆五代至宋猶存。葛嶺,享有“瑤台仙境”之譽,南宋時曾為權相賈似道據為別墅,建造了“半閑堂”、“集芳園”,搜羅了不少佳卉異草,珍禽奇獸,園中有秋壑亭、養樂園等亭台樓閣,繁華奢侈。有詩說:“聞道朝中無宰相,果然湖上有平章。(賈似道曾任太師平章軍國事)”

當時元軍圍攻襄樊頗急,賈似道一麵遣人向元軍求和,一麵在度宗麵前詭稱鄂州解圍,自己卻在葛嶺相府中,坐擁妻妾,飲酒作樂。賈似道就戮後,集芳園故址被毀,隻剩得幾堆瓦礫,一片荒草。明代重建,改稱“瑪瑙山居”。清代複加修葺,以葛洪道號“抱樸子”而改稱為“抱樸道院”,遂沿用至今。

千秋功罪,曆史自有評說。賈似道這個權奸,當年何等炙手可熱,樓台亭閣,豪華奢靡,到頭來也不免為人捶斃,連遺址亦蕩然無存。而葛洪在此山中常為百姓采藥治病,並在井中投放丹藥,開通山路,以利行人往來,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人們自然會銘記他,奉祀他。

對此好湖山,再休提世外滄桑

從斷橋東堍沿北山街不遠,有智果寺山門,從山門前往西,就到了葛嶺山麓,入口處赫然聳立著一座磚石結構的赭黃色穹門。這是民國初染料業中人建造的。葛洪煉丹,原想煉製長生不老藥,但是沒有成功,而他在多次的化學實驗中卻發明了許多種染料,所以舊時染料業奉葛洪為祖師。穹門正麵題額:“葛嶺”,背麵題額:“黃庭內景”。穹門兩邊有一副對聯:“ 初陽台由此上達,抱樸廬亦可旁通。”

此聯猶如一座指點迷津的路標,指引遊人進內尋勝。入穹門,古柏鬱鬱蔥蔥,清泉低悠鳴奏,時有鬆鼠歡跳其間,一派靈秀清幽的風光。拾級而上,途經流丹閣,閣有一聯:“ 神仙事業三生訣,襟帶江湖一望中。”從閣中望西湖,波鱗閃爍,碧水與白堤綠柳相映,自然美景,可入畫卷。

穿過流丹閣,循石級上攀,一堵氣勢磅礴、雄渾嵯峨的黃石疊山,橫阻去路。轉過黃石山,迎麵苔痕斑駁的岩坡上,鐫刻著兩個擘窠大字:“葛嶺”,旁邊還有“湖山唯一勝景”、“咫尺瑤台”等題刻。由此向左,山腰間有一座迎客而立的四角方亭,有聯曰:

明月倒涵漁港棹,曉霜背聽鳳林鍾。

舊時有鳳林寺原址即在今香格裏拉賓館,緊靠葛嶺西側。此地正是欣賞聲景“鳳林曉鍾”的佳處。另有一聯雲:

江痕斜界東西浙,山色都收裏外湖。

佇亭內望去,外湖裏湖盡收眼底,“蓬萊宮在水中央”的孤山,隔水而立、遙相呼應。穿過方亭,就進入一個寧靜幽深的山腰淺穀,這裏有晶瑩的泉池、精巧的小橋、壁立的奇岩和玲瓏的假山。假山石上也有許多題刻,如“人間福地”、“不亞蓬瀛”等。四周石徑縈回,綠樹垂陰,滿眼堆黛擁翠。從滌心池畔拾階而上,便是抱樸廬舊址。“抱樸”,是道教教義,亦為道家的人生觀。“樸”,指“本真”。抱樸,即抱守本真,不為物欲所誘惑,不為世事所困擾,所謂“人行道歸樸”。

在抱樸廬舊址上現存有抱樸道院。這是後人奉祀葛洪的廟祠。道院的黃色圍牆,瓦蓋如鱗,隨山勢起伏,狀若一條黃色遊龍,翹首山間,將內庭的殿閣輕輕護住。道院門首道教護法神懸立梁下。殿內正中供奉的是葛洪祖師,兩旁是純陽祖師和朱大天君。

當年,葛洪為煉長生不老之藥,在此建有煉丹井和煉丹台。煉丹井,在右側的庭園綠地內,相傳葛洪在此煉丹時,曾沉石函於井內,故居民飲此井水不患眼疾。後石函被人盜去,井遂渾濁;居民索回石函,則井水甘潔如故。此井曾淤塞多年,20世紀80年代重新疏浚,才使千年古井複歸清澈。煉丹台,一說即今日之初陽台,一說是初陽台下那十數平方米的方形平台。其實,究竟哪個是,並不重要。在抱樸廬上下隨處可見“鼎爐”、“渥丹室”、“流丹穀”等刻石,都標誌著當年葛洪曾在此燒煉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