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密竹青無數 絕壑隱臥龍——黃龍洞擷英(2 / 2)

黃龍洞的假山,在西湖風景名勝區乃至在我國眾多的寺觀園林中堪稱借用與改造自然山水的成功典範。假山用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築,各座假山石峰之間有石門、石橋、平階連通,或孤峰獨立,或聚石造型,或堆疊成山,與周圍的山林景物和諧融合,渾然一體。遠望,石峰如林,重巒疊翠;入內,迷離曲折,剔透空靈,雄渾與秀逸兼而有之。這與蘇州園林中以精致典雅見長的假山風格迥然不同,顯示了山林寺觀造園藝術貼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著痕跡的長處和魅力。就在這一大群儼然天成的假山中,隱藏著人們由於神奇傳說的渲染而急於一睹真容的黃龍古洞。所謂洞,其實是由造園巧匠精心堆疊而形成的假山洞。巧妙的手法,良好的環境,使得人力所為的黃龍古洞照樣充滿迷人的野趣。

黃龍洞竹景曆史悠久,“竹徑通幽”又是一絕。剛勁挺秀的大毛竹高達十多米,彙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卻又矮僅二三十厘米,茸茸可愛;竿細色深的紫竹,相傳最早引種自普陀山;羅漢竹、筆杆竹、黃金嵌碧玉竹等庭園觀賞竹子點綴在假山疊石之間,風韻蕭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園”中的方竹,《花鏡》上說它“體方有如削成,而勁挺堪為柱杖,亦異品也”。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麵之時,牆邊、路旁、山腳、庭中,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勢不可擋;有的二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裏園外,洋溢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勃勃生機。

清末黃龍洞成為道觀後,建有靈官殿、老君殿、玉皇殿等道教殿堂。靈官,在道教中是護法神,相當於佛寺裏的天王,對凡界來講則能濟世助人。靈官有九地靈官、十天靈官、水府靈官等名號,後來還模仿佛教中的五百羅漢,又造出了五百靈官。據說真武大帝入山修道,他的父親淨樂國王派兵五百前往尋找,誰知五百兵丁也修道不返,修成道果之後便成了五百靈官。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曆史上實有其人的老子成為道教的太上老君後,由人變神,一步登天,受到曆代各階層廣泛崇拜,唐朝時達到頂峰,李姓皇帝與他因為同姓而攀親聯上了家譜。老子被封為“玄元皇帝”,他的神像是一位笑容可掬、仙骨長髯的老翁。玉皇殿是主殿,供奉道教中總執天道的神仙玉皇大帝。在道教宮觀中,玉皇大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不過,黃龍洞無論靈官殿、老君殿還是玉皇殿,規模都比較小。從遊覽觀賞功能看,它們的價值遠遠不如這裏的山、林、水、石、庭、園、亭、台等來得重要。

1985年,集宗教文化內涵與寺觀園林景物為一體的黃龍洞被辟建為仿古遊樂園。如今黃龍洞又成為了以“緣”文化為主題的民俗園,並突出設計了以“投緣、嬉緣、問緣、圓緣”為主題的活動內容。進入黃龍洞,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塊巨大的緣石,緣石高4米、寬7米,上書“緣”字,使人未見其景,先結其緣。景區內有禧園,園內有清吟閣、行雲樓、文緣閣等樓房,內設茶館、酒坊、棋會等。禧園大門正對著按江南梨園模式仿造的禧園台,每天有專業的劇團定時上演經典越劇折子戲《五女拜壽》、《白蛇傳》、《唐伯虎點秋香》等,出出姻緣故事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景區投緣池中有六個古裝孩童,分別代表財緣、情緣、姻緣、文緣、仕緣和子緣,而他們抬著古銅幣的四方孔,稱為投緣孔。據說,人們有何心願,隻需在心中默默祈禱,然後就投幣。假如投中了四方孔就說明有緣分,投中得越多,就說明緣分越深。景區圓緣台還高懸著一把直徑約5米的同心鎖,堪稱中國之最。銅鎖上遍布緣字花紋,暗示金玉良緣、永結同心,兩邊還掛滿了許多小小的金鎖,它們是情人間的信物,是愛情的見證。

而黃龍洞景區內原先奉祀太清道德天尊老子,舉行法事大典的太清寶殿也改建成月老祠。月老祠內有月老塑像,手執尺牘和紅線,慈眉善目,為百姓指點姻緣。人們在此,可以求簽、求姻緣。

可以說,如今的黃龍洞不再單純是一個景區,更是一個緣分與愛情的代名詞。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這兒都會有一場大型公益相親大會,這個日子被稱為“中國紅娘日”。在這裏,單身男女憧憬邂逅愛情;在這裏,父母期待擇選佳婿良媳;在這裏,人們共築著一個個愛與被愛的夢想。近年來,“中國紅娘日”黃龍洞公益相親大會已發展成為杭州家喻戶曉的相親盛會。誰會想到,在悠悠歲月中,黃龍洞由佛寺廟演變成道觀,如今又成為了與人們世俗生活息息相關的“圓緣”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