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目飛餘脈 道教小仙山——玉皇山宮觀一瞥(1 / 3)

西湖東南,有一“龍”一“鳳”兩座山峰,它們就是相傳為晉代郭璞所寫詩句“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中的“龍”——玉皇山,和“凰”——鳳凰山。鳳凰山以南宋皇城所在地而馳名;玉皇山,則可稱之為道教仙山。

玉皇山海拔237米,古稱龍山,又名玉龍山。山雖不高,但淩空突兀,頗有氣勢。五代時,吳越王曾從明州(今浙江寧波)迎取阿育王像供奉山上,所以又叫育王山。明無為宗師在山頂創建褔星觀,供奉玉皇大帝,始有玉皇山這個名字。“玉皇飛雲”現已列為“新西湖十景”之一。

勝跡天開迥不群,江湖襟帶一亭分

慈雲宮

從玉皇山北麓的林海亭,沿青石鋪築的石階路拾級而上,不出十分鍾就可來到慈雲嶺上。慈雲嶺是玉皇山和鳳凰山的分界嶺,嶺上的慈雲宮遺址,五代時是吳越王錢鏐所築的登雲台,是他稱王後的“祭天”之所。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登雲台改辟為天真禪寺,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毒蜂禪師重建。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這裏改建為道教靈官殿,殿內供奉靈官中名氣最大的王天君。靈官殿作為玉皇山的道教建築,實際上相當於佛寺的天王殿,因為靈官在道教中是護法神。

王靈官在民間被廣為信奉,相傳他姓王名善,北宋末年人,是林靈素的再傳弟子,後來當了玉樞火府天將,掌管用火以及與火有關的一切事務。清初官方支持道門在玉皇山辟建宮觀,出發點是為了借用道教“神力”抑製杭州城的火災,因此靈官殿裏要供奉王靈官這位火神。

王天君在明成祖時被封為“隆恩真君”,這一舉措使得王靈官信仰大火,發展起來。他的塑像為紅臉,三目,身披鎧甲,手執金鞭,是一員威武勇將。

清鹹豐末年,靈官殿與靈官塑像一並毀於兵燹。 同治末年,浙江巡撫楊昌浚重修靈官殿,增辟玉皂宮,俗稱老玉皇宮。因殿、宮均在慈雲嶺上,漸漸被稱作慈雲宮。20世紀50年代以來,玉皇山道觀被廢除,慈雲宮改建為一處花木扶疏、疊石玲瓏的小庭園,原殿堂改成一敞軒供遊人歇息,假山也可任人攀登穿遊。

從慈雲宮沿山道往西上行,一路柳杉夾道,草木滋長,綠陰匝地,怪石疊現,鳥語頻傳。突然,山道上揚,一道陡坡出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名的“金門檻”,意思是要登玉皇山洞天福地,這裏才剛到大門口。

行過金門檻,山道狹隘,左依玲瓏山崗,右傍幽深穀地,幾番曲折之後,到達了紫來洞景區。

紫來洞,原名飛龍洞。《玉皇山廟誌》稱其“極深奧,相傳通江。石多奇怪,時有雲霧從洞裏出,有聲”。洞中逸出的霧靄在陽光斜照下呈現紫紅色。民國時有人在洞口石壁題刻“紫氣東來”,飛龍洞從此改叫紫來洞。

紫來洞深邃幽奇,洞中有洞。盡管近百年來洞內常發生崩坍,有的洞廳已經湮沒,但洞室空間之大在西湖群山諸洞窟中仍首屈一指。現在洞內分為三個台級。從洞口下達到可容一二百人的洞內平地,是第一台級。這裏奇石倒懸,涼氣襲人,崖下水池,倒影清晰,安謐恬靜的氛圍,頗顯出道教洞天福地的氣象。從洞內平地南側往下,穿越黑暗步行約五米,就到了第二台級。這裏有變幻多姿的“雲門”,跨虹般的“天生橋”以及大片黑色紋理的岩壁,地下橫亙直躺的巨石,據說是近七八十年內才塌落的。人們要摸黑才可到達第三台級。這裏有形如鯨喉的鍾乳石和清涼甘美的泉水。在微弱的光照下,看著延伸無底的洞穴不知去往何方,倒確有深遠莫測的神秘感。近年來西湖園林管理部門已對洞裏進行全麵排險整治,確保遊人安全,對外開放。紫來洞裏原有一些泥塑佛、道神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紫來洞頂有一豁口,天光雲影透入洞中。豁口旁的山坡上有一座大亭子,名七星亭,亭旁置有七隻鐵鑄大缸,人稱七星缸。七星缸按北鬥星座形狀放置,每一個缸上刻有梵文經咒及八卦圖,舊時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防弭火災。

從玉皇山紫來洞前向山下俯瞰,則可飽覽“西湖名勝”之一的八卦田奇景。偌大的一塊田地呈八角形,被劃分成八大塊,中間為一圓土墩,形似半陰半陽的太極圖。八塊田上種植八種莊稼,一年四季,呈現不同的色彩,狀若八種卦象。

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由“—”和“——”符號排列變化組合而成。在《周易》中,它們代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後來又用來表示不同的方位、顏色等等,是道教經常使用的符號工具。玉皇山設七星缸“以坎製離”就是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奧理論。然而,玉皇山下的八卦田起初與道教關係並不密切。它原是南宋籍田,也就是皇帝象征性躬耕以示勸農的田地,也有人認為它原是南宋的郊壇,即皇帝每年定時祭祀天地的場所。南宋人在記載籍田或郊壇時,均未提及有八卦圖像的情形。但至遲在明代,八卦田已經成形。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載:“宋之籍田,以八卦爻畫溝塍,圜布成象,迄今猶然。春時菜花叢開,自天真高嶺遙望,黃金作埒,碧玉為疇。江波搖動,恍自《河洛圖》中分布陰陽爻象。海天空闊,極目了然,更多象外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