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目飛餘脈 道教小仙山——玉皇山宮觀一瞥(3 / 3)

大羅寶殿,又叫靈霄殿,俗稱玉皇殿,殿內供奉玉皇大帝。“大羅”即道教所謂“三十六天”中最高一重的“大羅天”,這裏是“道境極地”。玉皇大帝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人間的福禍休咎,夭壽生死都操縱在他手中,後來成為“諸天之主”、“萬天之尊”,也就是在天上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全名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也叫“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總執天道最崇高的神仙,就像是人世間的皇帝一樣。

鬥姆閣,是一幢兩層樓閣,樓上供奉鬥姆等神像,樓下用作方丈、丹房。

鬥姆,據說是北鬥眾星之母,是道教信奉的女神。據《道藏·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鬥本生真經》載:鬥姆原為周禦王之妃,名叫紫光夫人,生有九子。長子天皇大帝,次子紫微大帝;後七子是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道藏·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則記載:“鬥姆為北鬥眾星之母,鬥為之魄,水為之精。”鬥姆神像頗為奇特,有四頭,每頭三目,左右各出四臂,看了讓人心生畏懼。

鬥姆像左側,配祀九天玄後,即九天玄女,俗稱九天娘娘。《雲笈七簸·九天玄女傳》及《黃帝內傳》載,九天玄女“人頭鳥身”,是黃帝的老師,聖母元君的弟子。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圖策、印劍等物授予黃帝,還製作了八十麵夔牛鼓供黃帝部下作戰時使用。在她的幫助下,黃帝終於打敗了蚩尤。

有趣的是,鬥姆像右邊還配祀了另一位女神——觀音娘娘。觀音雖是佛教女神,但她在民間早已家喻戶曉,是一位具有無限法力可包攬一切佑護之職的世俗化的女神。福星觀道士深知她的威望,為了招徠香客,就將佛寺的觀音大士請入道觀與鬥姆、玄女同受朝拜。反正大家都是女神,並不缺少共同之處。這多少說明了道教作為多神教,隻要於其有利,佛道來者不拒、多多益善的特點。

三清殿供奉的是居住於三清天的三位尊神,他們是: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天寶君),禹餘天上清境的靈寶天尊(太上道君),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所說的三清天或三清境,是指三十六天中僅次於大羅天的最高天界,也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

三官殿裏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祇。調查起來,他們的“資格”竟比“三清”還要老。東漢末年有組織形態的道教剛剛出現,就有了三官信仰。當時漢中張繡傳五鬥米道,命鬼吏為病人祈禱,將病人姓名書寫出來,一個送上天,一個埋於地,一個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早期的民間道教吸收了傳統信仰,奉天、地、水三官為主宰人類禍福的最高神靈。說是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到唐代,三官信仰依然十分流行,而且被官方承認和接受。女皇武則天就曾下令製作金簡祈禱三官九府求福免禍。至遲從宋代起,三官又稱為三元: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掌人類的善惡,被稱為“三元大帝”。到了明代,三官的傳說還被編成說唱文學的腳本而廣為流傳民間,成為下層百姓喜聞樂見的道教偶像。所以,舊時福星觀三官殿常常比大羅殿、三清殿等來得熱鬧,因為三官與一般人的關係更為密切,香客無論如何也要向三官們敬香禱祝以求賜福、赦罪、解厄。

福星觀大羅寶殿前西廂的祖堂,供奉全真道北五祖之一的呂洞賓和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

如今,每逢正月初八(一說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及其他道教重大節日,仍有不少人到這兒來燒香。觀內尚存宋代遺物“白玉蟾井”和清代辟建的“天一池”。白玉蟾井井圍用白玉石製成,雕刻著三足蟾等飾物。天一池的開鑿,用意同七星缸一樣,也是為了消除杭州火災,池名取“天一生水”之義,語出《周易》。池中碧水晶瑩,池周圍以假山,襯以綠樹,頗存庭園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