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規劃分為:目標規劃,即在確定使用該戰略的同時,識別與之相聯係的營銷渠道和組織,提出改進的目標和方法;技術規劃,即網絡營銷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強大的技術投入和支持,因此資金投入和係統購買安裝以及人員培訓都應統籌安排;組織規劃,即實現數據庫營銷後,公司的組織需要進行調整以配合該策略的實施,如增加技術支持部門、數據采集處理部門,同時調整原有的推銷部門等;管理規劃,即組織變化後必然要求管理的變化,公司的管理必須適應網絡營銷需要。
(三)組織實施
在網絡營銷方案確定後,關鍵是組織實施。網絡營銷實施的核心部分是網站的建設,創建全麵反映營銷活動內容的網頁,它是網絡營銷信息傳遞的主要渠道。關於網絡渠道的建設,在本書第五章已做了很詳細的介紹,這裏不再贅述。網絡營銷實施是一項係統工程,它需要資金準備、設備采購、軟件采購、人員組織等各方麵協調工作。
二、網絡營銷實施的時機決策
一些企業實施網絡營銷的經驗表明,網絡營銷的實施雖然可以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優勢,但是實施網絡營銷是一項投資比較大、涉及高新技術、有很大風險的決策。任何一種信息技術,隻要在社會上健康存在,就必然會為企業所利用。但因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必須能夠有助於拓展企業的核心業務,因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必然受到行業特點的製約。雖然網絡營銷已經在一些行業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但仍有相當多的行業還未找到有效運用網絡營銷的途徑,企業麵臨著實施網絡營銷時機的選擇。
要掌握實施網絡營銷的時機,必須能夠判斷出行業競爭、消費行為、經濟與社會在2~7年間的變化趨勢及其對於信息技術的影響。企業的決策者必須積極主動地製定網絡營銷的實施規劃。企業率先進入網絡營銷領域無疑是想借此獲得先發性優勢。但是,先進入的企業通常會麵臨以下風險:(1)市場觀念風險:再好的網絡營銷觀念,如果顧客不接受,企業是很難實施的。如消費者對網上信用卡支付不習慣,那麼網上支付滯後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網絡營銷實施。(2)技術風險:一般技術越新所麵臨的風險就越大,因而新技術必須經過多次實踐和反複完善才能滿足需要。(3)執行風險:網絡營銷是一個係統工程,它涉及係統開發、組織結構調整、人員培訓和市場培育等諸多方麵,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勢必影響整個網絡營銷的實施。(4)經濟風險:一項有效的商業觀念與技術,實際執行的結果及所產生的成本與效益,是否與原先的樂觀估計有所出入。(5)組織風險:一項技術上可行的新方案,可能無法保證公司內部人人都能接受。一方麵,它可能威脅到公司的傳統、規範、管理過程或文化,另一方麵,公司員工可能缺乏推行新方案所必需的能力與技巧。(6)政治風險:這指的是一項網絡營銷的應用方案,有可能因政府政策、法令、社會爭議或利益集團的壓力而產生問題,甚至不能實施執行。
雖然跟隨者可以學習領先者的經驗,避免冒領先者所麵臨的各種風險,但選擇等待與觀望的公司卻要冒落後的風險。究竟是采取領先政策還是跟隨政策並無標準答案,但企業可以重點綜合考慮三個方麵的因素:(1)行業內競爭手段的飽和程度:即除了網絡營銷外,是否存在其他值得公司集中精力采用的主要競爭手段,如產品開發等。(2)網絡應用方向的明顯程度:是否可以預見到網絡的應用能夠明顯提高企業某些核心競爭能力,如掌握顧客需求、顧客服務,配送等。(3)本企業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麵的能力:公司在以往信息技術應用方麵的成果如何,是否具有較好的基礎架構以從事網絡營銷的一些實驗性工作,同時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
如果企業認識到網絡營銷的重要性,但現階段網絡營銷的實施還不夠成熟需要進行等待時,企業就可以采取一種變通的方式,即在互聯網上注冊一個空的網址。許多企業都采用這一方式。這樣做有幾個方麵的好處:一是防止好的網址被其他企業搶占;二是建立空網址花費甚少,卻可以樹立企業的先鋒形象,至少可以向消費者展示本企業積極進取的態度;三是事實上目前擁有電腦並聯網的消費者並不多,空網址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多大傷害,而一旦網絡營銷開始普及化,企業便能夠以該網址為基礎構建自己的網絡營銷係統。
所有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問題:網絡營銷並非是萬能的,至少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傳統營銷方式依然是大部分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隨著網絡營銷技術與觀念的發展,網絡營銷的重要性也會日益提高。企業的任務是如何實現兩者之間的良好配合,既充分利用網絡互動性的特點帶來的營銷觀念與功能的變革,又避免自身的不足,形成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之間的相互支撐結構,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網絡營銷實施的投資決策
網絡應用於營銷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更快、更好地獲取顧客信息,使企業做出更加高速而有效的反應,但網絡本身並不能獨立完成這一任務,它僅僅為此提供了通道,通道要發揮作用,勢必要求企業具備與之相配套的信息處理及決策係統。因此,這必然涉及一整套信息技術的建立與應用問題,從而企業花在網絡營銷上的信息技術投資便十分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