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在這裏做什麼好人啊?有能耐你自己去搬。”那個胖子大聲嗬斥他。
“不是我要做好人,我是說做人做事要厚道。”他據理力爭。
“你厚道,你就多幹一些,我們少幹一些,但工錢要拿一樣的。”幾個人譏笑著難為他。
“沒問題,我多幹一些。”他竟然爽快地答應了。
那幾個人故意刁難他的“逞能”,不僅把最重的幾個大件都讓他來扛,還把怕磕碰的冰箱、電視給等東西交給他來搬運。他一趟趟地樓上樓下地穿梭,累得雙腿直打顫,汗水濕透了衣衫,頭發濕得像在水裏洗過的一樣。
當他把最後一件東西搬進教授的新家時,他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連那份平均的工錢都接不住了。
教授感動地要塞給他二十塊錢小費表達心意,他搖頭謝絕了:“說好的,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多收的。”
那幾個同伴便笑他太傻了,說他的腦袋裏灌水了,太不會辦事了。
他不置可否,坦然地走了。每次幹活,仍是特別賣力氣,隻為掙一份心安理得的工錢。
冬日的一個早上,他正在落雪的人行道上急急地走著,他要先去郵局給家裏有一筆錢,然後去接一個同鄉介紹的一份好活兒。忽然,他看到一台沒有牌照的小車將一位老人刮倒在路邊,肇事的小車飛快地溜走了,隻留下昏迷的老人躺在地上。過往的路人生怕沾惹麻煩,紛紛躲到一邊,隻有他趕忙跑過去,伸手攔了一輛出租車,把老人送到了附近的一家醫院,並掏出了兜裏的錢把老人送上手術台。
老人的家人趕來後,以為是他惹的禍,非但沒有感謝他,還要讓他拿醫療費。而這時,被摔成腦振蕩的老人也不能幫他說明真相。他百口莫辯,委屈得眼淚都出來了。爭執了兩天後,恰巧一位當天的目擊者來醫院,把當天的事情經過告訴了老人的家人。
老人的家人羞愧難當,他們說沒想到一個打工者會做這樣的好事,忙拿出一筆錢來答謝他。他拒絕了:“碰上這樣的不幸,你們心情不好,我能夠理解。再說了,我做這件事可不是為了讓你們感謝的。”他一身輕鬆地離開了醫院。
同鄉知道他為救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不但丟掉了一份好活兒,還受了一頓冤枉,直笑他太傻了,簡直是天下難找的傻瓜。
他卻嗬嗬地笑著,一臉的無悔無怨:“傻就傻吧,反正我沒做錯事。”
如今,他依舊是那座城市裏辛苦的打工者,依然喜歡犯傻,做了很多叫人搖頭的“傻事”。
有一天,他幫一個逃債的老板看庫房,凍傷了雙腳,被送進了醫院。一位記者報道了他的事跡,他的名字和照片上了那座城市非常有影響的晚報。於是,他成了那個嚴冬裏給人們帶去溫暖和感動的人。人們都說他像電影《天下無賊》裏的傻根,傻得親切,傻得可愛。
再後來,他被打工所在的那座城市評為“十佳打工者”,戶口遷進了城市,還被一家大公司錄用了,有了一份體麵且收入穩定的工作。
他是我的鄉下鄰居陳大軍。他的經曆告訴我們――有些傻,其實是真正的聰明。厚道地做人做事,可能會吃虧一時,但不會永遠吃虧。就像陽光有時會被遮擋,但它溫暖的照耀總會被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