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恐懼心自療術——激發正能量,人生無畏無懼(1)(2 / 3)

如果,我們用“無畏”的態度來觀察恐懼,可以看得出它的雙重麵孔:因為心懷畏懼,我們積極活躍迎戰;因為害怕不已,我們束手無措,如同長不大的小孩。

危難當頭,恐懼往往是一個信號或警告,激勵我們打敗它。接收害怕的訊息,克服恐懼,可以讓我們成長成熟;避開它,不正麵響應,會讓我們停滯不前。

恐懼兩大類型,正常恐懼與非正常恐懼

恐懼,是一種人類的心理活動狀態。恐懼是因為周圍有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的無所適從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種強烈反應,是隻有人與生物才有的一種特有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恐懼有正常和非正常之分。

正常的恐懼心理可以訓練我們應對真正的威脅。這點從野生動物的例子也可看出。

馬裏蘭州貝色斯達國立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員史渥米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看到蛇,目不轉睛地跟它相互瞪眼,通常都不長命;如果母猴教得好,凡事小心謹慎的小猴子,反而不容易早死。”

密西根大學的中古史專家米勒出了一本書——《神秘的勇氣》。書中從曆史的角度闡述了畏懼心理,指出,勇氣其實是害怕的幻影,隻不過被榮耀化了。

米勒研究了許多英勇武士的背景,結論是:“剛猛不是正麵的特性,而是負麵的特性,缺乏自省能力的人才具備這種特性。”他認為,大部分人都不是剛猛之士,也就是不勇敢、心存畏懼的普通人,隻願麵對少許的可怕狀況,而不願不顧一切地豁出去。他說:“麵對的可怕狀況如果不致造成生命危險的話,我們反而認為具有娛樂效果呢!大多數我們喜歡的娛樂,不就是有一點點危險嗎?”

哈佛大學心理係主任卡林說:“養成凡事稍微害怕的心理,有個重要的作用:教我們明白四周環境裏,有些東西必須十分注意、十分小心。這本領是可以訓練的。”

非正常的恐懼,根據對象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1.廣場恐懼症

有一類病人,一參加公共廣場集會或群眾性狂歡時,就出現病理性恐懼反應。一旦離開廣場後,病情隨之消失。此症患者對商場、大百貨公司、登高、仰視高大建築物、乘坐電梯、公共車輛、過江輪渡、穿過隧道、繁忙的馬路,以及走過很長的走廊等都會產生恐懼反應。深入病理心理機製的研究才發現,任何環境如果存在擁擠、封閉、使其感到無法逃脫或回避,皆可導致恐懼發作。因為患者感到進入或留在這些地方,對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險,有發生暈厥或失去控製而無法逃離的可能。

廣場恐懼症患者,多數在25~35歲時發病,女性多於男性。這類病人初期隻對1~2種環境產生恐懼和回避,如乘汽車恐懼時改乘火車旅行尚能適應。隻要有人陪伴,甚至與愛犬同行,尚可出門辦事。若不及時治療,隨著時間推延,病情逐漸加重,症狀泛化,會對上述任何場所、環境都產生包圍感和威脅性恐懼心理,伴隨嚴重的回避行為,最重時自我封閉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2.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指對特殊的人群發生強烈恐懼緊張的內心體驗和出現回避反應的一類恐慌症,故又稱為“見人恐懼”。這類病人平時不接觸人群,見到自己父母等熟悉親近的人,無恐懼緊張現象。一旦遇到陌生人、異性、上級領導甚至馬路上的行人都會恐懼緊張,出現拘束不安、焦慮不寧、手足無措、麵紅耳赤、心悸出汗、頭昏嘔吐、四肢顫抖等身心異常反應。同時本人會想方設法加以回避,脫離現場,躲避人群,以求減輕心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