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說:“三日不讀書,麵目可憎,語言無味。”想必這就是人的真實寫照吧。
書,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結晶,是人類智慧的倉庫。英國學者培根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怡情也,最見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於是,世人甚愛讀書。
生活中我們離不開陽光空氣,同樣,離開書本的日子也會是最乏味的,與書相伴的人生才最有意義。
懂得生活的人就會懂得書中的美妙,願我們都珍惜讀書時間,隨手拿起一本心愛的書閱讀吧,開始愉悅的閱讀人生。
1.讀書可以增加知識
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讀書,便能讀懂曆史,明了世界,於是古人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秀才不出門,卻知天下事。”
2.讀書可以陶冶情操
古人曰:“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真正成為心靈的一部分,可以顯現出內在的涵養。
3.讀書可以調整心情
吃飯的時候,適合看雜誌;白天能擠出時間的時候,適合看小說;晚上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適合看散文、詩和詞。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的享受時刻。
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裏,在寂寞的風雨夜裏,書籍可以給我們的心靈以溫暖和充實。當你遇到煩惱、憂愁和不快的事時,應首先學會自我解脫,去讀一讀或翻一翻你喜歡的書籍和雜誌,分散心思,改變心態,冷靜情緒,減少精神痛苦。
4.讀書可以尋找高尚的朋友
書可以成為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和一個優秀的安慰者。
雨果曾經說過:“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情況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心靈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識去澆灌。
隻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
才能有指揮若定的揮揮灑灑,如範仲淹“胸中自有十萬甲兵”,如諸葛孔明悠然撫琴退強兵。
閑來一杯茶,品茶悟人生
中國喜歡喝茶,茶是中國的第一飲料。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就把茶葉當作禮物送給途經各國。茶葉與咖啡,是世界兩大飲料。咖啡,初時尚甜,一會兒變淡、澀,甚而苦,而且還須有牛奶與糖做伴。茶則相反,無須陪襯,先澀,繼而甘、醇。東西方文化之異同,也在此吧。
年輕人喜歡喝茶,因為茶比任何飲料都解渴。烈日當頭,口渴難耐時,端起一碗涼茶,一飲而盡,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痛快!老年人喜歡喝茶,因為他們能從中品出人生的滋味,茶能讓他們回憶起往昔的酸甜苦辣。
茶如人生,聞之則香味撲鼻,入口則是苦的,但仔細口味,卻又有一股香甜之氣從口至舌,至喉,至嗓,久久縈繞。
茶有紅茶、綠茶、花茶之分。綠茶消熱解暑,適宜夏季飲用;紅茶清香濃鬱,養氣清肺,適宜冬季飲用;花茶爽心,適宜於春秋天飲用。此外,中國名茶如雲,知名的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碧羅春等等。
巴利說:“人生像一杯茶,若一飲而盡,會提早見到杯底。”所以喝茶重在品,如能品出茶的種類便高出一般,如能品出茶的出處更是不凡,最是不凡者能從茶的輕淡厚重中品出茶出自何人之手,是年輕的小姑娘,還是年過半百的長者。飲茶重在那份情趣。泡一壺淡茶,靜坐看山,或獨步尋芳,慢慢揭開悠長的寂靜。喝著茶,對著山,對著樹,對著霧,春去也,秋去也,冬去也,連太陽的血色也褪盡了,品著苦澀後的香醇,驀然抬頭,似乎從中體味出了人生的真正內涵。
喝茶又不能太過於講究。日本人喝茶講究茶道,據說完整的茶會有三段十八步,什麼“沐淋甌杯”,什麼“茶海慈航”,什麼“杯裏觀色”等等,不一而足。中國人喝茶不太講究,紫砂壺也可,瓷壺也行,玻璃杯可以,大粗碗照樣,實在沒有碗,嘴對嘴也行,中國才是真正懂得茶的國家。喝茶不能為茶所困,太過講究,否則,反而被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