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封號之謎(2 / 2)

知識鏈接

慈禧積極懷孕待產,不難看出她時刻都想母以子貴,夢想著通過兒子迅速提升自己的身價。慈禧不但自信還非常自戀。她曾經得意地對別人說,入宮後,宮裏的人都以她為美,甚至美到遭人嫉恨。《十葉野聞》一書記載了鹹豐帝迷戀那拉氏的情景:“當鹹豐帝初幸慈禧之日,頗有惑溺之象,《長恨歌》中所謂‘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大有唐明皇愛慕楊貴妃的浪漫與癡迷。

誕下皇子

皇帝的後妃有孕,在宮內是大事,皇宮上下皆忙忙碌碌地準備,竟於表象形成了一種喜慶的氣氛。和皇帝希望能誕下皇子的忐忑不同,後妃們關注的是若懿嬪誕下皇子她們日後的處境問題,於是也紛紛送上玉如意、紅包等,以示祝賀。

宮內也提前做著後妃生產和迎接小皇子降生的準備,比如易產石、大油布、接生工具、嬰兒搖車、皇子的小龍袍等,還要提前安排好穩妥的接生婆。

此時,慈禧的心中應該也是極為忐忑的,她的忐忑與鹹豐皇帝的忐忑不同,也與其他人不同,她一生的成敗得失全都指望在這一胎上了。直到小皇子呱呱墜地,她才算心石落地。

鹹豐皇帝喜得皇子之後,極為喜悅,連呼:天大的喜訊呀!我大清愛新覺羅家族有後了。鹹豐皇帝在喜悅之下,於慈禧生產之後三天就將她的位份由懿嬪升為懿妃。宮中女子升到妃這個位子才算是正當的主子,才可以居住在一宮的正殿,名正言順地享受奴才的伺候。而此時,慈禧一想到日後自己的兒子可能是皇帝,她的野心便開始膨脹。

抓周之禮

皇子剛剛降生,別的後妃也有可能再生養,誰也不能保證慈禧的孩子就一定是皇太子,那慈禧為什麼能夠得到鹹豐皇帝這麼大的信任和如此深的寵愛呢?

古來有個傳統,在孩子一歲時要進行“抓周禮”。就是在一個盤子中放上文房四寶、小弓箭、小算盤等小物件,讓小孩子去抓,以孩子抓到的東西來判斷他將來的誌向,所以“抓周”在古代被視為很重要的儀式。

在慈禧誕下的小皇子“抓周禮”上,老嬤嬤抱著小皇子“抓周”,鹹豐皇帝和當時還是懿妃的慈禧在旁觀看。

可想而知,以“抓周禮”定孩子將來的誌向,等於說是判定了孩子的一生,慈禧一定非常緊張。而小皇子也特別爭氣,一把將玉璽抱在了手中,而後又將一支毛筆抓了起來,慈禧縱然心中喜悅,麵上也不敢過多地表露出來。而此時,小皇子在抓完毛筆之後又將小弓箭抓了起來。鹹豐皇帝大悅,認為這是文武雙全的象征,於是說小皇子將來一定是個好皇帝,一定能夠振興大清江山。

在慈禧誕下皇子以後,也有其他的妃嬪為鹹豐皇帝誕下過皇子,隻是一個都沒有健康成活。

位居貴妃

能彈會唱的慈禧自然讓鹹豐覺得情投意合,為皇家生了“龍種”的慈禧又將得到怎樣的封賞呢?

自慈禧進宮到誕下皇子,她從蘭貴人,到懿嬪,再到懿妃,經曆了三個封號。還有一個關鍵的冊封便是在小皇子“抓周禮”之後,鹹豐皇帝龍顏大悅之下晉升其為懿貴妃。在當時的宮中,除了慈安皇後,便數她的位份最高了。可以說在後宮之中,她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位同“副皇後”。而後,在鹹豐皇帝在世期間,慈禧的封號便再沒發生過變化。

小心謹慎

慈禧一生都很注重美容養顏,對自己的皮膚尤為在意。但鹹豐皇帝在世時對後妃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穿衣太過奢侈。比如,清朝宮廷旗袍分為五層穿著,稱為“五緣”。鹹豐皇帝下旨不許超過“三緣”,耳墜不許超過兩寸長,花盆底兒的鞋跟不許超過3寸,等等,嚴禁流俗於市井穿漢人的服飾。所以鹹豐皇帝在世時,慈禧並不敢十分張揚。她那時隻是悄悄地塗抹一些脂粉,生怕一著不慎被鹹豐皇帝重處。

知識鏈接

慈禧自戀,鹹豐也不遜色,他說慈禧生的這個唯一的皇子隨他,文武雙全。對照鹹豐頹廢執政的表現,這似乎是一種極大的諷刺。傳說鹹豐帝很有藝術細胞,酷愛看戲,有時親自當導演,甚至粉墨登場。無論在紫禁城、圓明園,還是在熱河行宮,他都經常點戲看。他時常指導太監演戲,並學唱過《朱仙鎮》《三岔口》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