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山傳說(2 / 3)

其實柳江平川已經在家靜等了。據已入耳的消息,柳江平川知曉那使眾多好手喪命的人,是個劍法無門無派、詭神奇絕的白袍少年,人稱白袍劍客。此人在武林之中,無恩怨情仇可查,一如橫空出世。還知此人無情無義,無恨無愛,視比武論劍惟今生至高,劍即命,命即劍,命劍合一,並有諾言立世,即穿喉奪命,差之自果。也就是說,他奪殺你命的那一劍,百分之百刺穿你的喉嚨,要是刺到別的什麼地方讓你斷氣了,他就履行諾言,自己把自己給宰了。這個諾言,叫柳江平川的後背上沒少冒涼氣。因為那些斃命的人,確實是個個被穿喉奪命,可想那白袍劍客的劍法了!

武林眾人翹盼的那一天,終於來到了。人們都對柳江平川手中那把冷月寒風劍寄予厚望,禱劍染血求勝,還武林一個安寧。

柳江平川和白袍劍客的比武地,選在了離熊膽山不遠的一塊巨石上,四周鬆林密布,青草扶花,鳥鳴不絕,觀戰人散立巨石四周。此情此景宛如一幅天然油畫。

白袍劍客的麵相,真就如傳說中那樣蕭索,無凶氣無善意,身軀不像是人間五穀雜糧養成。擱現在,就要懷疑到外星人了。

像以往一樣,過招前,白袍劍客把許在天下的諾言,鄭重送人柳江平川耳中。再看柳江平川,劍豎背後,足錯一拳,立出一副大家風範,微微致去的一笑,給眾人一種嫌其白袍劍客出此警語多餘之感。

然而,眾人的願望,卻是隨著柳江平川的落血而破滅。

一劍穿喉呀!

說來,二人劍起,並沒過上幾招,人們甚至連那奪命一劍的影子,都沒來得及看清,天底下最後一個劍王就倒下去了。

白袍劍客收劍人鞘,欲去之容,如初來之態,蕭索二字依舊拿得住臉盤。一時間武林中危言四起,如臨末日。

葬了北劍王柳江平川,其內人左瑩放言天下,若有誰提得來殺夫者白袍劍客頸上人頭,願送黃金萬兩,並陪上貌美如花的獨根小女。

此諾擲地,給恐慌一片的武林,添上了一抹陽光。

柳江平川一去,柳府即顯敗相,北劍王的弟子及家傭雜役,拿了夫人的賞銀後,腳跟腳離開柳府,各尋生路去了。

我要為師傅報仇!跟左瑩說這句話的人,叫宋三,是柳江平川眾弟子中最平平常常的一個,所以這宋三在他師母眼中,自然也就是個不起眼的人物。他留下的這句話,他師母還能往心裏去?也就是一聽一過。

這一日,一自稱飛影的劍客,來到尚在舉喪的柳府,於賞月亭內向左瑩呈上一個血淋淋的布包,說是白袍劍客的頸上人頭在此!

左瑩先差丫環備茶,後展開布包查驗。血肉模糊的一張臉,難辨真假白袍劍客,左瑩一時作難。而就在這時,忽起一陣急風,似有劍影驟過。左瑩側步探尋,睹一銀白色飄物,軟狀如雲,已飛過宅牆。不等心明,又聽身旁“撲嗵”一聲,左瑩臉上霎時生驚,尋聲落目,但見那剛才還直立的飛影劍客,這會兒已背朝地臉仰天了。喉處一股鮮血,湧流不止。

白袍劍客!左瑩尖聲一叫,再揚目光於半空,那銀白色的飄物早已無蹤無影。送茶來的丫環,見此景,不禁失色,手中茶盤咣當落地,濺起茶香陣陣。

自此後,又有以假充真者來柳府,結果自是有來無回,劍於喉處奪命。白袍劍客來如風去如風,搞得左瑩是哀中有驚,驚中有歎,心難落靜。

說話間就到了柳江平川的周年祭日。

在一年前柳江平川與白袍劍客論劍的那塊巨石上,又有人要劍挑白袍劍客,武林震撼。在過去的一年裏,除有歪門邪道者在柳府內做假找死,也不乏取財有道的武林君子,憑功夫討要白袍劍客一命,結局雖都難躲那致命一劍,但卻名落清白,魂碎譽全,立碑不辱。

天色晴好,風過無聲。

今年的白袍劍客,與去年無異,該說的那番話,管你愛聽不愛聽,照說一遍,這是君子重諾,更是能人自信所致。

今天是北劍王的祭日,也是你的還債日,出劍吧。挑戰者說罷,先啟動身子,繼而發力,旱地拔起,劍走蛇路,寒光顫晃。

但見半空中,血花飛揚,閃閃爍爍,別一番景象。

挑戰者落地後,左一晃,右一搖,似穩未穩時,又衝前踉蹌了幾步,末了靠劍尖戳地,才算撐住敗身。

屏息觀戰的人們,從白袍劍客那張蕭索的臉上,隱約看見了一層驚色。這很難得呀!

還債吧……挑戰者微笑著倒下去,似對其死大為滿意。

白袍劍客凝視著死者的左胸,心髒那兒一片洇紅,宛若鮮花盛開。

白袍劍客拔直身軀,就地忽啦一旋,劍在喉處劃出一條細長的血線,之後慢慢倒下,帶動四周一片目光跟著傾斜。

這時左瑩徹悟,原來這不顯山不露水的宋三,是用白袍劍客的諾言,要了白袍劍客的命,神演了一出借刀殺人戲。何等一個智者啊!

而在場的高人,卻是看出宋三剛剛使了雲霧輕功,才障了白袍劍客的眼,求得刺心一劍。

雲霧輕功在武林享有盛譽,可謂蓋世輕功,非一般人求得。此功係熊膽山上的仙人道長所創,被眾弟子視為鎮山之功。此功深奧莫測,功到絕處,身影疊幻,真假璧合,虛實無形,勝敵之處無法言表。

比鬥雙方,同是輸家,也皆為勝者。如此戲劇性的結局,讓在場的人,長籲短歎,無言品評。

也難住了左瑩,昔日擲地之諾,如何兌現?

後有人將宋三和白袍劍客收走,葬於熊膽山上。

至於說宋三是怎麼練成的雲霧輕功,還有左瑩的那個諾言到底有沒有法兒實現?這兩處是這個傳說的謎眼,沒人解得開。但凡是個傳說,就都有謎眼,設前布後還是埋中,也是個講究呀!沒有謎眼的傳說,不能叫傳說,那是故事,故事都是拿懸念抓人,聽過了也就罷了,想頭不大,流傳起來不如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