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部隊歌舞團,經過遙遠的路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羅馬尼亞人民的深厚的友誼,帶來了羅馬尼亞人民的優秀的藝術,他們所到之處,均受到我國人民的熱情歡迎,每一次演出,都得到我國觀眾的熱烈讚揚。現在,他們鼓舞人心的歌聲又蕩漾在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這在西安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又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他們的歌舞,我在北京看過一次,這次又在西安看到了。從兩次的觀眾席上,我都看到鄰座的人們,帶著喜悅的笑容,熱情洋溢地交換著讚賞的目光,一再地鼓掌又鼓掌。我們以熱愛自己民族藝術的同樣的興趣,熱愛羅馬尼亞勞動人民的優秀的藝術創造和部隊歌舞團的成功的表演。
我們的觀眾雖然聽不懂羅馬尼亞語言,但是歌聲和舞蹈所創造的力量卻衝破了不同語言的藩籬,自始至終牢牢地吸引著人們,鼓動著人們的情緒,使人們隨著豐富悅耳的旋律和優美歡快的舞步,一同生活在忘我的勞動熱情和幸福快樂的氛圍裏。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在和平民主的陣營裏,我們都有一個理想,向著一個目標,都沿著一條光輝大道奮勇前進,中羅兩國人民的心不可分地連結在一起。羅馬尼亞部隊歌舞團全體同誌的訪問演出,使中羅人民的友誼更加鞏固和發展了。
歌舞團的演員們,成功地運用了羅馬尼亞人民所創造的具有民族風格的藝術形式,以飽滿歡樂的情緒、堅強的毅力和熟練的藝術技巧,充分地表現出羅馬尼亞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麵貌。人們可以充分體會到親愛的羅馬尼亞工人兄弟、農民兄弟和他們的優秀子弟――羅馬尼亞人民軍,在他們勝利的鼓舞者、組織者羅馬尼亞工人黨和他的領袖喬治烏?德治同誌的領導下,在蘇聯的幫助下,在中國人民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走狗蔣介石的偉大革命勝利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勝利建設的鼓舞下,正以忘我的勞動從事社會主義建設的樂觀的情緒、必勝的信念和不屈的意誌。
我國文學藝術工作者,遵循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學科學原理,遵循著黨的文藝政策,承繼了中國人民有數千年久遠曆史的優秀藝術傳統,不斷創造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作品,隨著新中國的偉大經濟建設,將要把中國人民的文化藝術推到一個新的高潮,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更高的文化生活要求,我們正努力學習再學習。我們將從羅馬尼亞部隊歌舞團的演出中得到不少益處,我相信羅馬尼亞部隊歌舞團不辭辛勞的演出,將在西北文藝工作中留下深切的影響,在西北人民的文化藝術上,將會增加新的力量。
讓我們為中羅兩國人民牢不可破的偉大友誼而高歌狂舞吧!讓我們為中羅兩國人民偉大的文化藝術交流而歡呼鼓掌吧!
1953年10月16日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