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藝術結構的不成熟,您的中篇便出現了第二點不成熟之處,這就是沒有集中筆墨對生活場景作生動逼真的形象性描繪,對人物形象也未能作精細生動的個性化的描寫。雖然,您在小說中也對各個人物的性格,作了某些方麵的規定性,但還都是一般化的,缺少有個性特征的細節描寫,這樣,人物形象也就流於模糊朦朧之中。
此外,在細節描寫上,一定要嚴格地掌握其真實性。例如,當過縣太爺的趙承祖的夫人,素芳的婆婆,早晨起來要素芳給她倒尿盆子,素芳堅決反抗,趙夫人用雞毛撣子抽打兒媳,當長工的興田火冒三丈,奪了撣子大罵趙老爺的老婆的整段描寫,從故事情節到人物對話的細節,都很難說是真實可信的。別的不說,就單說引起這場衝突的那件生活小事,兒媳婦侍奉公婆,給婆母提盆子的事,在舊中國,在關中農村,這是件極其平常的事,誰家做兒女的不給父母公婆端盆子?在這類事情上,是不會發生像您的小說裏發生的那樣一場衝突的。即便是別的事情,發生了婆婆虐待兒媳,毆打兒媳的事,那麼,作為剛到這家來的一個小長工,他要阻止女主人毆打另一女主人,一位青年少婦(小寡婦),處在他的地位,他的心理,他的表情,他的言語動作應當是怎樣的?換句話說,他應當怎樣拉架?用怎樣的表情、話語、口氣、動作?他內心怎樣?外部表情又是怎樣?才符合他在當場的人際關係中所處的既定地位,和當時的情境以及他本人的性格和他當時這麼做的心理動機,並從而引出了當時的和合理產生的一係列後果(素芳對他萌生了愛情等等)。這也就是恩格斯所說的“做什麼”和“怎麼做”。希望您在這方麵再多花點時間練練藝術技巧的基本功。
順祝
成功!
王汶石
198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