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記(3 / 3)

我們一行最後來到“阿詩瑪”跟前,這塊大石真有點像呢!小拜悄悄告訴大家,“當地人民把阿詩瑪看作是最美好的象征,你們千萬不能說那是一塊石頭”可不是嗎?你看有多少人在瞻仰呢!想來有許多都是阿詩瑪的後輩。

車子啟動了,我還在不停地讚歎:石林,真不愧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區!

昆明——美麗的春城

昆明,位於雲貴高原中部,三麵環山,南臨滇池,是一座風光明媚的高原城市。三月,又是春城昆明最好的,繁花似錦的季節。我們的車子到達昆明時,已是萬家燈火。王雨寧老師為我們安排好了住處。第二天一大早,小孟和藍艾就帶我們出發了,我們首先來到了春城的明珠——翠湖公園。翠湖公園位於五華山西麓,據說十四世紀中葉,這兒還是一片沼澤。可今天呈現在我們麵前的翠湖卻是垂柳新綠,倚葉初浮,唐堤,湖心亭更是遊人如織。這湖心亭又叫碧漪亭。是清朝康熙年間,總督範承勳,巡撫王繼文籌建的。湖心亭造型美觀,亭上飛簷黃瓦,點綴了翠湖春色。兩道長堤,分湖為四,湖心亭東是綠樹環繞,三個半島連成的大花園——水月軒。園內花繁林茂,香味四溢。園內有花廊,九曲橋,兒童公園。因為我在杭州看過了西湖,不想在這兒多待,於是大夥兒一起要求到大觀公園去。

大觀公園,原名觀音寺。坐落在昆明西麵大觀路盡頭,離市區約七公裏。瀕臨滇池與西山遙遙相對。公園四周長堤環繞,虹橋點綴,翠柳輕浮,碧水漣漪,亭台樓榭,做工精細。湖心三潭印月,可與西湖媲美。難怪人稱春城“一花未謝一花開,四季花開開不絕”,真是春城無處不飛花呀,這大觀園又是一個百花園,滿目花枝招展,豔麗芬芳。可我們來的主要目的是登大觀樓,大觀樓的精華理所當然就是孫髯翁撰寫的一百八十字長聯了。聽說解放後周總理還關切地尋問過這幅長聯保管得怎樣。登上大觀樓再誦這馳名海外的第一長聯,真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啊,“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真的,憑欄遠眺,百裏滇池和睡美人山都盡收眼底。

小海南提出要看動物園。我們又驅車直奔圓通山。到了圓通山,我們才真正到了百花山,這裏簡直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垂絲海棠和日本櫻花,吐蕾怒綻,花期正盛,滿樹流火,處處掛紅,遠看宛若一片緋紅的輕雲,朵朵紅雲染紅了百花山,來往的遊人頭頂著花枝,腳踩著花瓣,身披著花粉,全都置身於似海的花潮之中,那飄蕩滿園的花香,真叫人醉嗬!

在動物園裏,我們看到了四川熊貓,西雙版納野牛,猛臘虎,還看到了阿佤山的大象,瑞麗江畔的孔雀。最後小孟帶我們到了圓通寺。剛進正門,就看見了懸掛著的端莊雄勁的“圓通勝境”金字匾。入門坊,道路兩旁仍是奇花異草。寺中有一潭清澈碧藍的湖水環繞著八角亭。最後才是金光閃閃的古剎,裏麵香煙繚繞,有人在磕頭拜佛。

等我們看完了黑龍潭金殿那古老的山茶。已是滿天星鬥了。

第二天,我們興致勃勃地乘車去西山森林公園。二十六公裏的路程一會兒就到。車子在崎嶇的山道上爬行。隻見路旁古木參天,巍峨壯觀。在蒼翠挺拔的密林中,有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古刹。下了車子,放眼望去,西山——睡美人,已經換上一年一度的綠裝,迎春花,玉蘭花,海堂花,杜鵑花鬧鬧嚷嚷地開遍了山野,睡美人在遊人麵前顯示了自己的俏麗和嬌豔。真是“滿山滿穀盡蒼翠,花枝不斷四時新。”

要登龍門了,我們每人都運足了力氣。天氣熱,遊人多,成群結隊堵滿了路口。這龍門是人工在懸崖峭壁上雕鑿而成。窄的地方,隻容下兩人側身而過。我艱難地向上爬,隻上了一半,就氣喘籲籲了,要想在半道上歇息是不可能的,除非讓大夥從你身上踏過去。再看那登攀的男女老少,個個都是滿臉汗水,不少外國朋友也大張嘴巴在喘呢!上吧,吃不住勁,下吧,前功盡棄,這時我才領悟到“追求總有痛苦相伴”的含義。我咬了咬牙,上,手攀岩石,腳登石級,一步甩一把汗水,登上龍門時,襯衣全透了。龍門終於被我們踏在腳下了,大夥兒發出了勝利的歡笑。我望了望走過的石崖,石梯,不由感慨萬千。是的,成功是要靠再堅持一把,攀登不能吝惜汗水。貴州的小青年吟起了李白的詩句“一登龍門,聲價百倍”,我不同意。我說,還是藍疆的詩句好,“登上龍門,眼界真美”。是啊!這群山環抱的滇池,湖域寬闊,湖水如鏡,與這令人陶醉的湖光山色相比,一個人算得了什麼!我們難道不應該有滇池一樣的胸懷,龍門一樣的心扉嗎?

大家要下山了,小艾提醒我們: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身子朝前,下山身子朝後。我覺得下山還是快些。可下來以後就不行了,兩腿上的肉直顫抖,甚至用手也按不住,我埋怨說不該下來,小孟說,“不下來怎麼辦,我們不能老占著那個位置”。我想,這話也對,要能上能下嘛!果然,一會兒腿就不抖了。

我們是從海埂返回的,走了好遠,大家回頭遠眺西山,不由嘖嘖稱讚。它真像青絲垂海的少女躺臥在滇池之畔。你看那高聳的乳峰還有那細細的脖頸,兩股。難怪人們稱睡美人呢!因為晚上要乘火車,我們沒有在路上停留,就匆匆趕回旅社。

桂林山水甲天下

乘火車到桂林時,隻有我和小葛倆人同路了。我們決定當天在桂林下車,第二天乘船到陽朔。我們在高大的南溪飯店安排了住處後,就直奔蘆笛岩七星岩。雖然在雲南看了石林,但看了桂林的岩洞,我們還是大吃一驚,這真是舉世罕見的藝術之宮啊!一洞瓊瑤,萬種景象,電鈕一按,順著講解員那甜美圓潤的聲音看,真叫人眼花繚亂。有的像綾羅綢緞,有的像珍禽異獸,有的如琥珀瑪瑙,有的似玉液瓊漿,有的像石柱擎天,有的如大廈林立,有的像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還有的像北國的萬裏長城。那石筍,石柱、石花、石幔,構成了一幅幅生動圖畫,讓人覺得一會兒遨遊天宮,一會兒飄進海底,真是仙境啊!剛出七星岩時,碰到一群外國朋友,其中一個用生硬的中國話問道,“我們進洞要八角錢,你們怎麼才要兩角錢。”瞧他們那神氣的樣子,小葛馬上用普通話答道:“因為這優美的風景區是我們自己家的。”他們的臉上現出了愧色,連說good。

第二天,我們乘導遊船去陽朔,這時才感到桂林,確是“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處處充滿了“幾程漓水曲,萬點桂山尖”的詩情畫意。參觀了蘆笛岩,七星岩感到桂林洞奇,石美;遊漓江覺桂林山青水秀。獨秀峰、月牙山、老人山、象鼻山、普陀山雄立四野,有的像青蓮出水,有的像月牙吐輝。看那象鼻山多像大象酣飲,老人山呢,恰如老人安坐。漓江水流勢緩慢,清澈見底,江心小洲,花草蓊鬱,兩岸數不盡峰巒疊翠,奇岩怪石,看不完的煙嵐雨霧,流泉飛瀑。我出神地看著,小葛專心地畫著,那江岸的漁船,鳳尾竹全都裝進了他的畫冊。船到陽朔,景到陽朔,簡直就是一百六十裏的風景畫廊。真不愧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在陽朔,我們下了導遊船乘上汽車去看千年古榕,這榕樹真大,虯枝盤曲,樹皮綻裂,橫的像巨龍飛騰,立的如壯士托天。導遊告訴我們,大榕樹下就是當年劉三姐對歌的地方。原來這兒就是歌手劉三姐的家鄉!

大榕樹下遊人很多,天太熱了,不少人都跳進了嘩嘩的溪流,而我卻穿著呢大衣,因為早晨離桂林天較冷,我沒帶單衣,隻好一路委屈了。

到韶山

我們到達株州,已是四月初了。在株州住了一宿,第二天就乘上去韶山的列車。到韶山火車站才知道,這兒到毛主席舊居還要乘公共汽車走十五分鍾。火車站到舊居的汽車三十分鍾一班。我們越過一個杜鵑花盛開的小圓坡,乘上了汽車。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韶山衝。記得小時候,一唱起《東方紅》就想起了韶山。如今這個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的心情很激動。我們來到了毛主席讀私塾的舊址——南岸。當年毛主席刻苦攻讀的情景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我們瞻仰了毛主席舊居陳列館,親手撫摸了毛主席從小勞動用過的工具、還有毛澤民、毛澤潭小時住過的臥室。我們在毛主席小時候栽荷、遊泳的小水塘邊留影紀念。這就是毛主席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想一想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到這兒的人誰不肅然起敬呢?

我們來到了舊居後麵的山坡上,小山坡竹林叢生,遠遠望去還一片青綠呢!中午,我們在韶山飯店吃了飯,吃飯的人很多,原來中央教育部正在這兒召開中學教學儀器展銷會。我們和來自安徽、江蘇的幾位同誌聊了一會兒,我覺得舊居應該有講解員,應該向到韶山來的每一個人宣講毛主席的功績,宣講毛主席全家為革命做出的貢獻。小葛也有同感。

下午,我們漫步在韶山的田間小道上,韶山人告訴我們,韶山也實行了責任製,農民的生活有了改善。在韶山衝裏,我看到農田長滿了許許多多晶瑩粉狀的小白花。這種小白花,我在連綿起伏的苗嶺中見過,在秀麗的漓江畔也看到過。那時問別人這是什麼花兒,他們告訴我說,叫榆菜花。可是,韶山人告訴我,叫蘿卜花。他們說,這花是在寒霜裏孕育,發芽;是在冰雪裏綻蕾,是在春寒料峭時怒放。我想,那應該叫報春花了。韶山人還說,春耕時,就把它翻到地下,因為它是農田最佳的底肥,莊稼之寶。我肅然起敬了,榆菜花啊——蘿卜花!你青春美,生命短,但你的生命充實,有價值。你像繁星綴滿大地,你如白雲飄蕩山川。你經曆了疾風暴雨,春光燦爛之日,你卻投進了大地的懷抱。你的精神無私、偉大。當碩果累累的金秋到來之時,人們會想起你,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啊!我愛韶山衝裏的蘿卜花。

尾聲

隨著隆隆奔馳的列車,南國的春天竟跟我們的腳步北上了。你瞧,大江南北,楊柳依依,紅桃灼灼,百鳥鳴囀,溪流吟唱。望著車窗外一幅幅變換的畫圖,我不禁思念起淮河了。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不論女兒走到天涯海角,總不能把母親遺忘。我輕輕地翻動著南行日記,望著那“離家常念家鄉月,玉盤皎皎何曾缺”的詩句,不由得熱淚盈眶了。三十多天,漫長啊,而又短暫!小葛輕聲地問我:“你在想什麼呢?”我默默地吟出:“三月的南行啊,三月的分離,你給我的人生,留下一片最美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