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策
漢語對大學英文寫作的負遷移涉及寫作的各個環節:從謀篇布局到篇章銜接,從構句到用詞都會有負遷移現象。如不努力排除母語幹擾,就難以寫出中心突出、行文連貫、句法錯落有致、用詞準確地道的英語作文。要克服漢語對英文寫作教學的幹擾,我們不妨從教育學與遷移理論的基本原理出發,在如下方麵作出努力:
(一)加強控製性寫作
控製性定又稱指導性作文。它在理論上基於這樣兩種觀點:從結構語言學看來,語言是言語;從行為心理學看來,學習是習慣組成。控製性寫作要求準確運用係統性習慣嚴密控製程序,這樣做能盡可能避免差錯――這種差錯很可能會由母語幹擾而引起,並能積極地增強適當的外語行為。其方法論包括了模仿和操練、精心構造含有階梯式詞彙和句型的典型段落。國內通用的分級英語教材基本上都采用控製性寫作模式安排寫作教學。實踐證明,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安排是行之有效的,對於克服漢語負遷移具有積極作用。
(二)注重過程教學
國內外寫作研究的新成果證明寫作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傳統寫作教學一般隻注意完成稿(written product),老師忙於教寫做法,分析範文要點,然後叫學生動筆模仿,最後辛辛苦苦改卷評分。盡管付出不少精力,但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忽略了寫作過程的複雜性,對寫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影響寫作教學的因素考慮不夠。事實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種種行為以及解決處理問題的方式表明整個寫作過程是一個尋求表達思想的最佳方式的連續體。注意過程的各個環節(包括構思、起草、動筆寫作、反複修改、潤色直至終稿),進行必要的過程分析與階段引導,能有效地提高寫作質量。由於負遷移是在過程開始便發生作用並滲透於全過程,因此注重過程教學,在過程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排除母語幹擾,無疑是防止負遷移的有力手段。
(三)注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針對學生因漢語負遷移而造成的寫作弱項,安排專項訓練。例如,不少學生主題句觀念淡漠,針對這種情況可安排集中性講練並在平時教學中不斷強化,使學生能根據作文題目與提示寫出語義恰當、具有統率作用,且句義易於拓開的主題句。通過針對性的強化教學,加強新技能與新概念的獲取,使之不與母語中對應的概念與技能混淆,這樣就能較好地排除幹擾,提高英文寫作質量。
(四)進行適當的英漢對比
比較方法是排除負遷移的有力手段。在英語寫作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大至於謀篇布局,小至遣詞造句,均可進行英漢語言與中西文化對比,使學生對某些有關寫作的英漢差異能了然於胸,從而自覺地排除負遷移。在進行對比時要做到適時、適量、適當,不可過於頻繁、過於深奧或過於膚淺。
三、結語
在外語寫作中如何排除母語的幹擾,使學生能用外語寫出比較地道的文章,在理論上與實踐上都值得高度關注。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排除漢語的負遷移,決非一日之功,但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大幅度地提高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