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我上學就是跑,跑慣了!”\r
就這樣,我一直推著老師的車跑。我們路過一個又一個村莊,到家的同學告別老師,紛紛離去了。末了,隻剩我和新老師。我緊跑幾步,和老師並排,說出了我最後的要求……\r
“老師,把你那本手冊給我吧?”“為麼?”他驚訝地問。“我要把它貼滿!”“可是我的文章往哪貼?我還要寫的!”\r
“你到了新學校,還會組織文學小組,還會辦小圖書館,我知道你的。那你就不會有時間寫了!”\r
我的話,似乎觸動了新老師的心事,他停下來想著什麼,久久沒有說話。\r
“你相信我吧,我會把它貼滿的。給我吧,給我吧……”\r
新老師語調沉重地回答:“不,我還要走下去……”\r
終於分手了。風刮得正猛,撕亂了他的頭發,吹歪了他的車身。但他聳著雙肩,躬著腰,倔強地向前蹬,向前蹬!我站在村前的老槐樹下,目送他遠去,直到他縮成一個黑點……\r
好吧,讓我在這老槐樹下,讓我對著這努力前進的黑點,發一個誓吧:我要攢錢買一本手冊,像新老師的那本一樣厚,一樣精致;我要把第一頁——新老師貼散文詩的那一頁留出來;然後,我就要用我發表的小說把它貼滿!貼滿!\r
我就這樣起步!\r
哦,他還記得那天的大風,他還記得那個衣服破舊、臉上總是掛著幾道灰痕的孩子,他還記得壞孩子是如何糾纏著要他的剪貼手冊的……他確信,那孩子已經實現了他的誓言——孩子那本厚厚的、精致的手冊,已經貼得很滿很滿了。他笑了,腦子裏產生一個念頭:明天,給劉保良——華翎同誌寫一封信,和他交換手冊——一本隻有第一頁,後麵全部空著;一本已經全滿了,隻有第一頁空著。\r
人生何等壯闊!何等壯闊……太陽沉入灰色的大海,晚霞也終於被海水湮滅。他在海灘上獨行,久久地思索著人生的真諦。當他登上一塊礁石,高高地站著,他看見了它——擋浪壩!在昏暗的海麵上,它謎一樣地聳立著。海浪撲到它身上,濺起丈把高的雪花。與嶙峋的礁石、崢嶸的山壁相比,它顯得那樣地巧奪天工。它體現出人的優越和偉大!它是人給自然打下的印記!這時,他開始思考擋浪壩建設者們的命運。他們早已離去了,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他們的身影和蹤跡。但是,擋浪壩是一塊豐碑,它證明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生活過、勞動過!他記起席勒的美學理論:一個雕塑家,以石塊為自己的對像;在製作過程中,他把自己的智慧、氣質、情感、技巧,統統溶浸在對像裏。當石塊變成塑像時,雕塑家便從這尊塑像中見到了自己。這陵他忽然明白:理想的實現,原來要通過人的創造物來證實!\r
他回想起朱麗與父親的關於熱情的兩個結論。現在,他理解父親的意思了——“一種廣義的實現”這就是我,你隻要積極地麵向社會,麵向生活,按照美好的意圖滿懷熱情地去建設和改造世界,你總可以實現理想,達到目標的,盡管實現的方式可能是你所完全沒有料到的。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這裏麵有一個前提——你必須熱情地栽花插柳。熱情!\r
潮水漲得很快,浪頭越來越高。他站在礁石上,向擋浪壩那邊眺望。蒼茫中他隱約看見了那孩子,看見了他曾教過的許許多多的學生。他們都在海的盡頭,遠遠地向他招手。他在心中默默地呼喚:“過來吧,過來吧,讓我看看你們——”\r
他們跑過來了,唱著那支歌,歌聲在海天之間回蕩——\r
“將來會有那麼一天,\r
我們要走得很遠很遠……”\r
大浪撲向礁石,飛濺的水花打濕了他的雙腿。他沒莉後退,熱烈地、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大海。\r
“到那時候,我們的思念,\r
都要飛向老師的身迪……”\r
他們回來了。他們環繞在老師的身邊,跳躍歌唱。他們擁抱老師,與老師溶為一體……\r
是的,學生——這就是他的對像,他的作品。他已經把一生的精力、熱情,還有理想,全部熔鑄在這對像之中;他又從這作品裏見到了自己。他們是他建造的擋浪壩,他們將證明他的理想的實現!\r
夜海。浪花簇擁著礁石。礁石上,站著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