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晚清名流馬君武也中過“美人計”(2 / 2)

然而,就是這位在後來痛斥少帥張學良好色誤國的馬君武,曾中過改良派梁啟超等人的“美人計”。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馬君武在成為革命黨之前師從康有為,做過萬木草堂的弟子。他到了日本後,是《新民叢報》的撰稿人之一。萬木草堂的大弟子、改良派旗手梁啟超對他非常倚重,1902年春離日赴美時,曾將《新民叢報》交他署理。

可是當梁啟超從美國回到日本後,發現馬君武變化很大,工作很不上心,在《新民叢報》上發表的文章很少,而且思想漸趨激進,有“離枝別戀”之態。他將這件事告訴了弟子羅孝高。羅孝高表示,要籠絡馬君武不難,他有個辦法,隻需“如此如此”。梁啟超聽了,也以為妙計。於是,兩人依計行事。羅孝高化名“羽衣女士”,不斷在《新民叢報》上發表豔詩和小說,梁啟超則以編者的名義,在後麵加上按語,略謂:“羽衣女士,廣東順德人,才貌雙全,中英文皆有極深造詣,現在香港某女校執教”雲雲,還有意拿給馬君武看。

果然,馬君武讀了這些詩文,內心衝動不已,忍不住去問這位“羽衣女士”的底細。羅孝高見他中計,便謊稱“羽衣女士”是他的表妹,不久就要來日本留學,還拿出一張照片,以示所言不虛。馬君武見了照片更為心動,要羅孝高代為介紹。羅孝高表示,他這位表妹自視甚高,從來不納俗交。要介紹也可以,但最好先通信。馬君武立刻做了八首七律,交給羅孝高。詩寄出後,“羽衣女士”有了回函,表示對馬君武非常仰慕,還希望在《新民叢報》上,經常看到他的詩文。馬君武大喜,開始不斷地做詩做文,《新民叢報》上又可以經常見到他的大名了。

然而這種假戲,畢竟維持不了太久。“羽衣女士”既說要來日本,遲遲不見,就讓馬君武起了疑竇。經他一再追問,羅孝高又編造了一封信,說他表妹即日起程,某日即到橫濱。到了那天,馬君武帶上詩稿,如約到了橫濱碼頭,可是苦等不見人影。他感到事有蹊蹺,回到東京嚴詞逼問,羅孝高隻好承認,這位“羽衣女士”是他扮演的。那張照片,是廣東的一名妓女。馬君武聽了氣急敗壞,“撕其稿,憤然去”,與羅孝高絕交。

馬君武中了“美人計”,很快在留學生中傳為笑柄。也因為這件事,馬君武與《新民叢報》的關係從此斷絕。曾有論者說,馬君武從改良轉向革命,主要是這件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