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常樂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後,不愁吃穿,衣袋裏也有了銀兩,變得容光煥發,生活上也逐漸放縱起來,染上了吃喝嫖賭的惡習,把報酬花得精光,還背了一身的債。債主上門追索,府台大人大怒,寫了封信,對常樂說:“明天一早,你不要講課了,把這封信送到去年我們相見的石橋旁,交給一個叫喬尚觀的人。”第二天清晨,常樂帶著信按時來到石橋旁,等了半天,不見人影。太陽已經升得老高,常樂問了幾個路過的人,都說不姓喬,心中納悶,莫不是大人把時間或地點搞錯了?他拿出信來,忽然想到,“喬尚觀”,莫不是暗示我到橋上去觀此信?他立刻走到橋上,抽出信箋看了起來。信是一首詩:常樂先生不滿足,忘了橋下灰一堆。如今吃喝又嫖賭,樂不知足反生悲!
常樂知道,自己已經被辭退了,隻好垂頭喪氣回到自己原來住的那間破房子,繼續過著賣畫和行乞的日子。
這故事很快便在人群中傳開了,於是“知足常樂”和“樂極生悲”便成為成語,用來告誡人們自覺克製物欲,不要貪得無厭,釀造人生苦酒。
之所以“樂極生悲”,還因為人們常常會得意忘形,以為自己享受盡了天下的快樂,將自己的位置、身份忘得一幹二淨。每個人取得的成就,不可能離開外力的因素,每個人做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因素的製約。當周圍的一些事物都在反對你的時候,你自己必然也會無所作為。
做人智慧
人們常說:“你別笑,有你哭的時候。”其實這句話是在告誡人們,凡事都有“度”,快樂本是好事,但樂過了頭也會發生悲劇。
謙遜是成就的別名
人不能沒有自信心,但自信並不等於驕傲。驕傲是前進路上一個最大的阻力,它總是慫恿人對鏡自賞,洋洋得意,自我感覺超過了現實。這種虛幻的良好感覺是無知、褊狹和傲慢的同行者,是與積極進取、樸實和謙恭完全背道而馳的。這種錯誤的思維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也在傷害你自己——它使你遠離現實,阻止你達到完美和正直。
中國最早的典籍《尚書》也指出:“滿招損,謙受益。”民間俗諺也說:“大意失荊州,驕傲失街亭。”古今中外關於戒驕破滿的論述不計其數,正是告訴我們驕傲是人類的宿敵,如果不戰勝它,它會毀了我們自己。
晶體管之父肖克利於1955年回到老家聖克拉拉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矽穀。肖克利在矽穀建立了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當時矽穀還沒幾家大企業,他可算是矽穀的先驅。在矽穀這裏有著一流的天時和地利,但肖克利還需要另一項關鍵的條件:人才。
對於人才的挑選,肖克利的眼光絕對和他的技術眼光一樣敏銳、獨到。他回到人氣旺盛的美國東岸,發布了招聘信息,渴求有誌人才與他一起打天下。肖克利作為一名慧眼識英才的伯樂,聘用了8位優秀人才。這是從未有過的偉大人才的集合,所有的人都在30歲以下,正處於他們才能噴湧的頂峰時期,極具戰鬥力。
大夥慕肖克利的名而來,摩拳擦掌要幹一番大事。但他們初到肖克利實驗室,都大吃一驚:所謂的實驗室是光禿禿的白牆、水泥地和裸露在外的屋椽。物質條件如此之差,更沒想到的是,肖克利是一位極其傲慢的人物。這位在研討會和講演中令年輕人十分欽佩和仰慕的偉大科學家,卻是最不好伺候的老板。這位大科學家的市場學問十分可憐,而雄心又極大。偏偏對管理技巧一竅不通,甚至跟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沒有,還十分自以為是。
肖克利跟人說話,總像對待小孩子一樣,態度日趨驕橫。對於手下的一幫精英,他總是像老板對待學徒工一樣頤指氣使,怨氣滿天,肖克利唯我獨尊的作風很快受到了報應。他的門徒們提議研究集成電路,用擴散方法將數個矽晶體管的電路放在一個晶體管大小的位置上。現在我們看來,這是電子世界發展的趨勢。但肖克利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到了1957年,8人中有7人產生了跳槽的想法。不久,8個人很快向肖克利遞上辭職書。肖克利當然大為震驚,繼而大發雷霆,由著他那傲慢的脾氣發泄了一番,把這些人罵了個夠,把他們稱作叛徒,時稱“叛逆八人幫”。現在看來也許他們是曆史上最有實力的叛逆者。
“叛逆八人幫”成了矽穀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有人曾說過:“偉大隻不過是謙遜的別名。”虛懷若穀的人,不會被頭上各色各樣的光環所蒙蔽。他清楚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失敗與成就。他能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更能以寬廣的胸懷接受他人的批評,甚至為批評自己的人鼓掌。
19世紀的法國名畫家貝羅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是每天仍然背著畫架到各地去寫生。有一天,他在日內瓦湖邊正用心畫畫,旁邊來了三位英國女遊客,看了他的畫,便在一旁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一個說這兒不好,一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都一一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一個地方去,在車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婦女,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議論些什麼。過一會兒,那三個英國婦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過來,問他:“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在在什麼地方?”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回答說:“不敢當,我就是貝羅尼。”三位英國婦女大吃一驚,想起昨天的不禮貌,一個個紅著臉跑掉了。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謙遜是愛好勞動、盡心竭力、堅定頑強的親姊妹。誇誇其談的人從來不是勤奮的勞動者。腦力勞動是一種需要非常實際、非常清醒、非常認真的勞動,而這一切又構成謙遜的品德——謙遜好像是天平,人們用它可以測出自己的分量。傲慢具有很大的危險性——這是現代人常見的通病,它往往表現在:把對於某種複雜事物的模糊的、膚淺的、表麵的印象當做知識。”
因此,我們要養成善於正確看待自己優缺點的習慣。無論人家怎樣誇獎你,你都要明白,你還遠不是個盡善盡美的人。你要懂得,人們讚揚你,多半是要求你這樣進行自我教育: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再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教育——那就是一種自高自大的表現。
人們稱謙遜為一切美德的皇冠,因為它將自覺的紀律、天職、義務以及意誌的自由和諧地融會到一起。一個謙遜的人如果將自己身上一切值得讚揚的東西都看做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那麼他就會將紀律當做真正的自由,並且為之努力奮鬥。
做人智慧
老子講,聖人的胸懷空虛得好像天地間的風箱,又好似山間的低穀,無邊無際。所以他對自己從沒有過自滿。“虛懷若穀”,就是一種偉大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