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態度要唱高調,漲滿熱情事業渠成(1 / 3)

我們可能無法掌握風向,但我們可以調整風帆;我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但我們可以把握今天、把握現在。

今天的播種,決定了明天的收獲。未來事情的成與敗無法預料,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決定事情的發展;以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中的任何事情吧!

態度決定高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免會有許多困難、挫折。能不能戰勝它,取決於你的態度。正所謂“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在困難與挫折麵前,倘若你勇敢地去麵對、去挑戰,成功就會向你招手。如果你因膽怯或其他原因而退縮、逃避,你就永遠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實現一個夢想,成就一份榮耀,能力固然重要,但首先是需要正確的態度。態度可以是能力的加油站,也可能成為能力的滅火器。不一樣的態度,成就不一樣的高度。沒有令人敬佩的態度,就沒有令人仰望的高度。

我們都會羨慕成功人士的風采,欽慕其成就。但也應該認識到,他們背後付出了非常艱辛的努力。

兩個農夫的土地隻隔了一條水渠,每天兩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夫甲總是垂頭喪氣感歎命運不公,農夫乙則總是精神飽滿,唱著曲來,哼著歌去。

農夫乙看著那片綠油油的莊稼,總是會興奮地說,“看來今年的收成不會差!”

農夫甲看著農夫乙興高采烈的樣子,十分不理解,他說:“我們每天過著土裏刨食的日子,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受苦受累換得粗茶淡飯,你怎麼還能那麼高興?”

農夫乙說:“我們每天沐浴在大自然之中,耕作屬於自己的土地,看著地裏的莊稼一天天茁壯成長,豐收的希望就在我們眼前。累了,可以在大樹下乘涼;渴了,喝一點山泉水;餓了,老婆、孩子會送飯來!不愁吃,不愁喝,自由自在!負擔一天比一天輕,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有什麼不開心的呢?”

到了收獲的季節,農夫乙的莊稼獲得了豐收,農夫甲的收成則隻有農夫乙的六成。

後來,農夫甲決定到城裏打工,他的土地全部讓農夫乙租種。

幾年過後,農夫乙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不僅蓋了新樓房,兒子也考上了大學。

而農夫甲,因為沒有什麼特長,隻能一直在工地上幹一些苦力活兒。仍舊每天隻是抱怨。

通過兩個農夫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一點成就,前提是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態度比能力更重要。要從細節中去感悟態度,要有正確認識自我的態度。我們每個人的個性、天賦、才能、所處的環境等不同,我們所要做的,是要認真分析自己的特點,找出適合自己做的事情,而不是抱怨自己,更不能抱怨別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時時自我激勵,正視自己,正視困難和挫折,懷抱必勝的信念。

做人智慧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好的態度。有了好的態度,對工作、對他人、對自己都會表現出熱情、激情和活力;有了好的工作態度,你就不怕失敗,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氣餒,而是充滿直麵人生的勇氣。這樣的人一定會、一定更容易在事業和生活中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比別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人需要有一種務實的態度

五代十國時,石敬瑭去世前,學習劉備白帝托孤,讓馮道輔助自己的小兒子石重睿登基。但是馮道並沒有那麼做,反而出迎石重貴。在做人上馮道是有負於石敬瑭的重托,但是在國家大義上馮道是絕對沒有做錯的。因為當時的後晉正是多事之秋,如果不迎立長君,很有可能引起內亂。況且那些地方諸侯各個都掌握著兵權,隨時都可能以奸臣當道為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來篡位。馮道明白石敬瑭愛子的苦心,但是他認為立一個小孩子做皇帝,實際上是把這個孩子往火坑裏推。如果地方諸侯謀反篡位,這個小皇帝隻有被殺的命運。馮道明白這個道理,於是舍棄了幼主,從這點上來講,石敬瑭是應該感謝馮道的。

馮道是比較務實的一個人。當李從厚逃亡,李從珂進逼都城的時候,以封建朝代忠臣的標準來看,似乎在這個時候,馮道要麼就應該追隨李從厚而去,要麼就在李從珂麵前自殺。但馮道這兩樣都沒有選擇,他知道跟隨李從厚去是沒有前途的,而在李從珂麵前自殺於國家無益,於自己的家庭更是重大傷害,所以他同樣沒有選擇,在這一點上他是絕對明智的。

馮道從來沒有把自己想象成為救世主,認為國家有難,作為臣子的應該死節。在他的世界觀中,他堅持認為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就足夠了,至於君王弄權、胡亂猜忌而丟失了國家那是君王自己的事情。況且他承認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國家是百姓的國家,因此即使朝代更迭,所丟失的也隻是君王的國家,而不會是百姓的國家,百姓的國家是永遠存在的。

人們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就必須有一種務實的態度,千萬不要不能做卻偏偏要求扛大梁。有很多成功學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無一例外都是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偶然,最後卻獲得了成功。這樣的事情都隻是故事。如果哪個人真的為這樣的故事所煽動,真的去做自己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那麼很容易會遭遇失敗。

做人智慧

做人和做事是兩碼事。務實的態度並非要放棄做人的原則,而是要你在實際中學會變通。

培養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通用電氣公司的最高主管韋爾奇連續數年被英國一份雜誌評為最受推崇的企業家,他把通用電氣公司由一家龐大僵化的企業變成了“最具競爭力的企業”。

一次,韋爾奇找一個部門的主管來開會,在韋爾奇心中,這個部門雖有盈利,但還可以表現得更好。韋爾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那位主管不大了解他的意思,隻是一味地說:“請看看我的收益,看看我的投資回報率,我選用的人,我做的事……”韋爾奇希望這位主管能明白他隻是希望他對工作再多一點激情,再投入一點,這樣就更有利於控製時間,提高效率,但這位主管仍一頭霧水。

最後,韋爾奇幹脆給他一個建議:“我要你做的,就是休假一個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來時,變得就像剛接下這個職位,而不是已經做了4年。”

事情的發展果真如此,那位主管回來後精神煥發,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部門效益也明顯提高了。韋爾奇通過這種措施,不但使各部門員工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將飽滿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又大大地節約了時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任何情形之下,你都不可以對工作產生厭惡感。若你為環境所迫,隻能做些無趣的工作,你也要努力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樂趣、意義來。要知道隻要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工作,不可能是完全無意義的。這由你對待工作的精神狀態好壞而定。良好的精神,會使一切工作都成為有意義、有趣味的工作。

若你認為你的工作是乏味的,那你厭惡的心理、厭倦的念頭就會導致你的失敗。樂觀的、積極的、熱忱的心理,才是吸引成功與幸福的磁石。

無論什麼工作,隻要是為社會所尊崇的,都具有無上的神聖性。隻要是有利於人類的工作,都不是卑賤的、可恥的。隻要聚精會神,工作上的厭惡、痛苦的感覺,就會消失。不明白這個秘訣的人,也不會懂得獲得成功與幸福的方法。

人生下來就要去做一名競爭的選手。當你加入這種盛大的競賽中,你的對手到處都是,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競爭的項目。應該把生活、事業看做是一種永遠的戰鬥,每天都要克服種種困難,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能看見勝利的機會,它們隨時能讓你獲取勝利,隻要你不放棄競賽的權利!

做人智慧

卡耐基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從工作中找出樂趣,那不是工作本身枯燥的緣故,而是他自己不懂得工作的藝術。”

讓自己富有熱忱的感染力

一個真正熱忱的人,他內心的光輝熠熠發光,一種炙熱的精神本質就會深深地植根於人的內在思想中。

無論是誰心中都會有一些熱忱,而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們的內心世界更像火焰一樣熊熊燃燒,這種熱忱實際上是一種可貴的能量,用你的火焰去點燃別人內心熱忱的火種,那麼你又向成功邁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