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年輕人或多或少都存在這些毛病: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於投機取巧為榮耀,老板一轉身便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做不好工作,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自省,卻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
對工作懈怠,不僅說明你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因為你的應付差事,其實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終將一事無成。
為自己工作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說過:“為我工作的人,要具備成為合夥人的能力。如果他不具備這個條件,不能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我是不會考慮給這樣的年輕人機會的。”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年輕人這樣說:“一個月隻有這麼點錢,憑什麼要做那麼多工作。”“我不過是在為老板打工,幹嘛那麼拚命。”“隻要能對得起薪水,上班幹活,下班走人,天經地義。”“這又不是我分內的事,誰愛幹誰幹。”
這種將工作等同於薪水,認為自己不過是在為老板打工的想法在現在這個社會的年輕人中間相當普遍。他們本來有著豐富的知識、不錯的能力,同時也有很好的潛力,但卻因為觀念上的一時狹隘,認為工作隻是一種簡單的雇傭關係,隻要每月能拿到薪金,做多做少,做好做壞,對自己的意義不大,隻要達到要求,無愧於心就行了。未曾想,正是這樣一種觀念,使他們錯失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成功機會,甚至使自己的一生從此與成功無緣。因此,每一個工作著的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們到底是在為誰工作?如果不在年輕的時候弄清這個問題,此後的一生或許也隻能碌碌無為。
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應邀在一次對大學生的演講中說道:
“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作自己開的一樣。你的職業生涯除你自己外,全天下沒有人可以掌控,這是你自己的事業。”
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能夠讓你擁有更大的揮灑空間,使你在獲得實踐和鍛煉機會的同時,能夠為自己的工作擔負起責任。樹立為自己打工的職業理念,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企業家精神,讓自己更快地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小李高中畢業後隨哥哥到南方打工,哥倆一起在碼頭的一座倉庫裏找到了工作,給人家縫補篷布。小李很能幹,工作認真,做的活兒也特別精細,當他看到別人丟棄的線頭碎布便會隨手拾起來,留下備用,好像這個公司是他自己開的一樣。
一天夜裏,暴風雨驟起,小李急忙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手電筒就衝進大雨中。這時,他哥哥不僅不在他的呼喚下一同前去,還一個勁勸他不要那麼傻。
在露天倉庫裏,小李察看了一個又一個貨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這時老板正好開車過來,隻見小李已經成了一個水人兒。
當老板看到貨物完好無損時,當場表示要給小李加薪。
小李說:“不用了,我隻是看看我縫補的篷布結不結實。再說,我就住在倉庫旁邊,順便看看貨物是輕易的事。”
老板見小李如此誠實,如此有責任心,就讓他到自己的另一個公司當經理。
公司剛開張,需要招聘幾個文化程度高的大學畢業生當業務員。小李的哥哥跑來找小李,說:“你現在當經理了,給哥也弄個好差事吧。”小李深知哥哥的個性,直接回絕道:“我現在當了經理更要為公司負責。你不行。”哥哥說:“看大門也不行嗎?”小李說:“不行,你沒有責任心,更不會把公司的活當成自己家裏的幹。”哥哥說:“真傻,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不料小李卻說:“就是你這樣的想法讓你跑來找我,公司是不是我的並不重要,但我可以把它當成我的去幹,幹好它。”
幾年後,小李成了一家公司的總裁,他哥哥卻還在碼頭上替人縫補篷布。
這就是為自己工作和為別人工作的區別!
無論你在什麼樣的公司工作,都要把自己當作公司的主人,而不是為老板工作的仆人。要知道,你不是在為老板打工,而是在為自己打工。當你具備做主人的心態時,你就會把公司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你離成功也就越來越近。
為自己工作,能夠讓你在工作崗位上更主動更積極地處理各項事務,為自己不斷開創新的工作機會和發展空間。
做人智慧
將每一份工作都當作一生要從事的事業來對待,意思是說,要將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當作自己事業的一部分。為自己,盡心盡力地工作;為自己,將每一項事業做到最好。
工作第一,自我退後
炎熱的一天,大衛?安德森正和他的夥伴們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遇見了前來視察工作的老朋友——鐵路總裁吉姆?墨菲,他們倆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愉快交談,分別時,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同事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解釋說,20多年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人半認真半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你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為1小時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工作。他幾乎犧牲了他的全部時間,每天下班之後我還經常看到他在鐵路上忙活,而我們其他的人早就去酒吧喝酒了。在休息日的時候,他也經常沿著鐵路行走,檢查鐵路的建設情況。即使生病,如果病情不太重,他也會跑來工作。這樣的人不當總裁,難道由我們這些‘痛恨’工作的人來當麼?”
忘我工作的精神會折服很多人,當然包括那些可以給你提供機會的人。忘我工作的人一般都會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一個人若想得到社會的肯定,就必須學會犧牲休息時間,努力工作。不要以為僅僅是作為職員的你要如此,你可以看看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
他是一位年近五旬的開發商,人人謂之“鐵算盤”的老企業家。從樓盤打地基到100多棟樓齊齊拔地而起,他天天都在現場第一線指揮,從沒休息過半天。
當時,樓盤的遊泳池剛建成,第一次灌了滿池的水清洗消毒,但卻無法放走。一個個工程師都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時候,已經熬了兩個通宵、聲音沙啞的“鐵算盤”指著池底說:“可能是下麵的出水口堵塞了。”那些專業的工程師個個都說不可能。他二話沒說就跳進髒兮兮的遊泳池,很快就從水裏挖出一個粉紅色的塑料袋,說:“就是這個袋子塞住了出水口。”全場寂然。
大家心裏無比震撼,現場一個個比他年輕的工程師沒有人肯跳下去,到底是什麼驅使這個身價過億的老板有如此勇氣跳進滿是蘇打水、消毒水和泥沙的水池裏?
工作第一,個人退後。這就是最好的詮釋。
當你把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時,你會發揮出自己都無法想象的潛能,創造出極佳的業績。作為一名職員,沒有什麼可以依賴,隻有比別人更多一點奮鬥,隻有在別人喝咖啡和休閑、健身的時間都在忘我工作,否則很難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當鬆下公司剛開始製造收音機時,生產出來的產品故障非常多,調整也很困難。實際上,聽眾常常因收音機故障而聽不到想聽的節目,常常感到遺憾。鬆下幸之助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一定要用自己的手製造出沒有故障、使用方便的收音機。
鬆下幸之助馬上叫來負責技術的員工,下令設計出新型的收音機。技術員聽了很吃驚,說這太難了,希望給予充足的時間來研究。他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當時的鬆下電器創業時間很短,隻能生產配線器和電熱器,也沒有收音機專家。
鬆下幸之助鼓勵他:“你說的不是沒道理,請看一下你戴的手表,在那麼小的地方,安裝了那麼多零件,它不是也在正常運轉嗎?收音機也不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關鍵看你是否有必勝的信心。”
於是那位技術負責人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設計出來。他放棄了休息,夜以繼日,沉浸於嚴肅認真的開發之中。結果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製造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近乎理想的收音機。正巧當時CHK征選收音機,於是他帶著它去應征,結果壓倒了同行的老廠生產的產品,以第一名的資格入選,令鬆下幸之助大吃一驚。
後來鬆下幸之助把這位技術負責人提拔為工廠主管,用來感謝他的奉獻精神。而那位負責人也感慨道:“原本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居然這麼輕易就被完成了。一個人如果能有為工作犧牲的精神,好像什麼問題都難不倒啊。”
如果你永遠保持努力的工作態度,你就會得到他人的稱許和讚揚,就會贏得老板的器重。沒有付出驚人的代價,沒有不懈的努力,是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任何人都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收獲。收獲成果的多少取決於這個人努力的程度,沒有“太幸運”這樣的事存在。因此,為了好的前景,努力工作吧。
做人智慧
隻有對敬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將自己的職業視作自己的生命信仰,才能真正掌握敬業的本質。
將工作當成使命去完成
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愛崗敬業應是一種普遍的奉獻精神。
無論從事何種行業,什麼職位,不妨拿出高調的敬業精神。這種高調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要從內心裏將最平凡的工作當成一項使命,高標準、高質量地去完成。
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有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小職員。每次遠行住旅館時,總會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而且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後,總不忘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聽說了這事,便叫來阿基勃特,問他:“別人用‘每桶4美元’的外號叫你,你為什麼不生氣呢?”阿基勃特答道:“‘每桶 4美元’不正是我們公司的宣傳語嗎?別人叫我一次,就是替公司免費做了一次宣傳,我為什麼要生氣呢?”洛克菲勒聽完,大為感歎:“沒想到竟有如此敬業的員工……”洛克菲勒卸任後,阿基勃特成為了該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如阿基勃特這樣敬業的職員,有哪個老板不喜歡呢?無論是經濟如何不景氣,失業的危機如何迫近,阿基勃特這樣的職員是永遠不會丟掉工作的。
作為一名企業員工,隻有具備敬業精神,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獲得豐厚的薪水、更高的職位和更完美的人生。而對一個企業來說,員工的敬業精神將決定這家企業的競爭力。在企業裏,員工敬業精神越強,工作效率就越高,企業的發展也就越迅速。
有些工作從表麵上看,也許索然無味。但是如果你投入其中,就會發現不同尋常的意義。因此當你在從事一項極其枯燥、毫不起眼的工作時,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你就會從枯燥無聊中解脫出來,不再有煩躁、厭惡的感覺。
任何工作都是對你自身的一種磨煉。當你圓滿地完成那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後,你就超越了別人,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盧克和瓊斯是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後,經濟不景氣,他們很長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一次,兩人去一家工廠應聘。工廠負責人告訴他們暫不招人,但是缺少兩個打掃衛生的職員,工資很低。盧克略一思索,便下定決心幹這份工作,因為他不願意依靠領取社會救濟金生活。
瓊斯很不情願,認為這種工作太浪費人才了,但是考慮一時之間恐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於是表示願意留下來陪盧克一塊兒幹一陣子。
雖然有了工作,但是瓊斯內心深處對這份工作抱著很強的抵觸情緒,每天都隻是草草應付了事。剛幹滿3個月,他便徹底斷絕了繼續幹這份工作的念頭,辭了職,又回到社會上,重新開始找工作。
相反,盧克在工作中一絲不苟,每天把辦公走廊、車間、場地都打掃得幹幹淨淨。半年後,老板便安排他給一位高級技工當學徒。一年後,他成為了一名技工。兩年後,經濟動蕩的局麵稍稍穩定,他便成為了老板的助理。而此時的瓊斯呢?總是不斷地出現在街頭,尋找著新的工作。
從清潔工到老板助理,工作崗位變了,不變的是高度的敬業精神。
人們現實中的職業和工作,是一種具有非常神聖意味的使命。無論工作和任務多麼艱難,我們也要不辱自己的使命,也要拿出傳教士的使命感來,將職業上的進步和事業上的拓展始終當作一種神聖的使命來對待。隻有樹立了這樣一種使命感,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來。
做人智慧
使命是責任,是決心,是夢想。所有想成就事業、想獲得成功的人,就必須確立自己的使命,在工作中牢牢記住自己的使命。
在工作中獲得提升的機會
人生在世,每幹一件事都有一件事的意義,沒有人願意在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長久地耗費自己寶貴的時間。我們知道,工作對每個人而言,是一輩子的事。無論你從事一項工作到老,或是到老時已換了幾個工作。工作對你生命曆程的重要,隻要認真想一想,便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