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對此看似矛盾的情況作出解釋,那答案或許隻有一個,所有的公司需要的都是那些受過良好的職業訓練、具有非凡才幹的人才和那些能夠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的員工,而不是投機取巧、馬虎輕率、嘲弄抱怨、朝秦暮楚的平庸勞動力。
邁斯曾經做過許多種工作,卻一次次地淪落為一位可憐的失業者。他總是唉聲歎氣地對身邊的人說:“工作壓力太大,生活負擔太重。”他渴望能夠獲得一個有充分閑暇時間的工作,有時候他甚至將無所事事看成一種人生樂趣。
如此他換了很多種工作,但沒一個能達到他要求的標準,於是他到中年時,仍覺得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想改變卻又無從著手,隻好逢人便說:“我怎麼這麼倒黴,這麼多年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我們知道,人一般都有好逸惡勞的習性,按部就班的人不會沒事找事,如果不是被環境所迫,多半都隻會安於現狀,不求上進。而當不幸真的降臨時,他們卻隻會問:“為什麼倒黴的事總發生在我身上?”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好工作不是找出來的,是幹出來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一直都擁有成為優秀員工的潛能,一直都擁有被委以重任的時機,一直都麵對升遷和加薪的大門。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在遭遇人生的“晴天霹靂”之後,才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做事方式呢?不要在平安舒服的日子裏讓光陰一點點溜走,不要在那裏坐等“晴天霹靂”突然將你擊倒。努力工作的人懂得要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給“晴天霹靂”擊倒自己的機會。
有位哲人說過,隻有拒絕成長的人,才會覺得成長痛苦不堪。上天通常都是先用溫和的報警來提醒我們,但當我們對他的報警置之不理時,他老人家就會重重地敲下一錘來。
從平凡的工作中脫穎而出,一方麵由個人的才能決定;另一方麵則取決於個人的進取心態。這個世界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開綠燈,直到他生命的終結。
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每個雇主總是在不斷地尋找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時也在拋棄那些不起作用的人——任何阻礙公司發展的人都要被拿掉。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雇主會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收新的員工進來。不論業務多麼繁忙,這種整頓會一直進行下去。隻有當公司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的情況下,整頓才會出現較佳的成效——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敬業精神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隻有那些勤奮能幹、積極努力的人才會被留下來。”
為了公司的利益,每個老板隻保留那些在工作上最努力、在崗位上最稱職的職員。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珍惜你現在的工作,做一個努力工作的人吧,這或許並不是你唯一的選擇,但肯定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做人智慧
敬業,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我發展負責。隻有勤奮工作、苦心鑽研,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
勞動出智慧,勤奮有幸福
有一個人剛剛到20歲就死了。閻王在生命簿上卻發現這個人原本應該有一千兩黃金的財運,並且可以活到60歲。
到底是什麼原因改變了他的命運,吞噬了他的財富呢?閻王心裏很奇怪,於是就去調查此事。
閻王叫來財神。財神說:“我看這個人的文學天賦不錯,寫文章一定會成名,所以就把一千兩黃金交給了文曲星。”
閻王叫來文曲星。文曲星說:“這個人雖然文學天賦不錯,但武略的潛能更好,我就把一千兩黃金交給了武曲星。”
閻王又叫來武曲星。武曲星說:“這個人文才武略的素質都不錯,但太懶惰,我不知道該怎樣讓他拿到這一千兩黃金,隻好把黃金交給土地公。”
閻王再宣土地公進殿。土地公說:“此人實在太懶了。我怕他拿不到黃金,就把黃金埋在他家的庭院裏,他隻要去庭院裏挖上一鋤頭就能挖到黃金,可是他從來就沒有挖過,活活地餓死了。”
閻王聽完彙報,說了聲活該,就把一千兩黃金充公了。
一位哲人說:“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裏,都離不開兩個字—— 勤奮。”這話深刻啟示我們,成功離不開勤奮精神,有了勤奮精神,哪怕是行動遲緩的蝸牛,也能雄踞塔頂。
世界上到處都是一些看來就要成功的人——在許多人眼裏,他們能夠並且應該成為這樣或那樣非凡的人物,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真正的英雄。原因何在?
因為他們沒有付出與成功相應的代價。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巔峰,但不希望攀登那些艱難的梯級;他們渴望贏得勝利,但不希望參加戰鬥;他們希望一帆風順,而不願意遭遇任何阻力。
懶漢們常常抱怨,自己竟然沒有能力讓自己和家人衣食無憂。勤奮的人會說:“我也許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但我能拚命幹活以掙到麵包。”
生命的延續是艱難的,為了活下去,人必須辛勤工作。為了發展和成長,必須努力克服挑戰,設法解決許多難題。所以勤奮肯吃苦的人,不但精神生活充沛,福報也多。勤奮的人健康有活力,前程樂觀。反之,好逸惡勞的人,會逐漸消沉、墮落。
勤奮代表一個人肯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是一位不敷衍塞責的務實者,他們肯在失敗中尋找教訓和經驗,肯在順境中打下更堅實的根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樂觀和衝勁。當別人笑他們不懂得享受時,他們卻暗暗地告訴自己:勞動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依我們觀察,這些人的幹勁是多方麵的,他們不但工作得好,家居和教育子女都很成功。
幸福是從我們的勞動、工作中產生的,事業是幸福最主要的源泉。很多諺語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幸福來自勤奮的真理。
巴西諺語:勞動出智慧,勤奮有幸福。
俄羅斯諺語:樹以果子出名,人以勞動出名。
德國諺語:祈禱從天堂中取出幸福,勞動從大地中挖出幸福。
古代波斯諺語:千萬不要認為勞動可恥,因為,凡是認為勞動可恥的人,在眾人眼裏反而是最可恥的人。
阿爾巴尼亞諺語:光靠禱告,葡萄長不起來,必須用鋤頭和鏟子來勞動;不懈的勞動才能蓋起大廈。
這些諺語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麵通俗地說明了勞動、事業和幸福的關係,從勤奮的勞動中獲得的幸福是現實的幸福,真正的幸福。
做人智慧
別把勤奮當成苦難,別把吃苦當成吃虧,別把堅持當作忍耐,幸福就在勤奮之中。
勤奮的人自有回報
古羅馬人有兩座聖殿,一座是勤奮的聖殿,一座是榮譽的聖殿。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秩序,即必須經過前者,才能達到後者——勤奮是通往榮譽聖殿的必經之路。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勤奮是一所成功之人必須進入其中學習的高貴的學校。在這裏你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獨立的意識會得到培養,堅忍不拔的意識也會得以養成。勤奮本身就是財富。你是一個勤奮、肯幹、刻苦的員工,就能像蜜蜂一樣,采粉越多,釀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威力的東西。懶惰、懈怠從來沒有使人在世界曆史上留下好名聲,也永遠不會留下好名聲。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去戰勝那些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因此,那些生性懶惰的人永遠不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功。成功是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頭上的花環,懶惰是惡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負。
閻若璩是我國清初一位著名樸學大師。他畢生研究經學、古地理學,治學嚴謹,善於思考。
閻若璩小時候是個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在母親和老師的鼓勵下,閻若璩憑著勤能補拙的精神,刻苦讀書,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史載其“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但他仍自強不息,勤勉不怠。母親心疼他,聽見他讀書就勸他休息,他則默誦暗記不敢出聲。傳說他15歲那年冬天,一天夜裏讀書,遇到疑難問題,決心不搞懂便不睡覺。經過刻苦思考,終於在四更天以後,豁然開朗,自此以後穎悟異常。15歲的時候閻若璩以商籍補山陽縣學生員,此後更是鑽研經史,深造自得,最終成為著名學者,為清代學術史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對於勤奮的人來說,上帝總是會給他最高的榮譽和獎賞,為了達到更好的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須不斷地奮鬥,刻苦地學習專業技能尤其重要。如果你是有誌於工作的人,你就不會抱怨現在的工作,因為所有的抱怨都是徒勞的。你應不斷地問自己:“我勤奮嗎?”勤奮是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當你有一天得到發展的機會,你應該自豪地對自己說:“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結果。”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不管是愛迪生、愛因斯坦還是比爾?蓋茨,他們的成功決定於成功之前的勤奮工作。通過勤奮工作,就可以縮小我們同成功人士之間的差距。
今天你勤奮工作了嗎?
做人智慧
工作不能應付,要幹一行,愛一行。勤奮工作,將自己變成那顆閃閃發光的“金子”。
比別人更努力
一位年輕人,長時間被公司當作“替補隊員”,哪兒缺人手就被調到哪兒,工作長期不定,自己的能力無法正常得到發揮。這個年輕人沮喪地對他的父親說:“我不想幹了。我覺得自己的專長無法發揮出來。”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他,經常被調到不同的崗位磨煉,是辛苦了點,但隻要努力肯學,應該也能勝任,否則公司不會做這樣的調度。“現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現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還是努力,那麼過不了多久,公司員工之中磨煉最多的是你,能為公司貢獻才智的也是你,你應該有這種認識。這也是你成長的機會。”聽了父親的建議,這個年輕人堅持下去了,兩年後,他終於成為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
如果有人問沃爾瑪百貨公司的董事長山姆?沃爾頓成功是什麼,他會說:“比別人更努力。”
如果有人問世界富豪保羅?蓋蒂成功是什麼,他會說:“比別人更努力。”
如果有人問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會說:“比別人更努力,然後找一群更努力的人一起來工作。努力是成功的捷徑,而且是成功必須要付出的代價。要想比別人優秀,就要比別人更努力。”
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要成就一件傳世之作,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不知道要經曆過多少年的磨煉;一個作家要成就一部優秀的作品,不經過幾番痛苦的思考是寫不出來的;一支部隊要贏得一場戰爭的勝利,就必須要做出巨大的犧牲。這些藝術家、作家和戰士,都是用艱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鑄就榮耀的桂冠。
奈迪?考麥奈西是第一個在奧運會體操比賽中獲得滿分的運動員。他說:“我常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做得更好。要成為奧林匹克冠軍,你就得有不平凡的地方,要比別人更吃得了苦。我不要過普通而平庸的生活,所以給自己確立的生活準則是:‘不要過簡單容易的生活,而要追求做一個堅強有實力的人。’”
真正的冠軍都明白,不論有多麼充分的理由,任何失敗都是自己懶惰的後果。
“當一個人覺得不滿意、不舒服和受折磨的時候,他才會得到最好的磨煉。”另一位金牌選手彼特?維德瑪這樣說,“每天,我都會把準備在體育館裏完成的項目列出清單,不管要花多少時間,沒有把這些項目完成,我絕對不會離開。我每天的生活目標就是這樣,隻要走出體育館,我都可以說今天盡力了。”
人才是磨煉出來的,人的生命具有無限的韌性和耐力,隻要你始終如一腳踏實地地做下去,無論在怎樣的環境,都不放鬆自我,不自暴自棄,你才可以創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驚的成就。
“跬步不休,跛鱉千裏”,跛腳的鱉也能走到千裏之外,因為它總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許眾生願,心堅石也穿”,態度堅決可以穿透頑石,足見心力的神奇。
成功的人永遠比一般人做得多。當一般人放棄的時候,成功的人總是在尋找如何自我改進的方法,他們總是希望更有活力,有更大的行動力。
做人智慧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不趁年輕時候努力工作,等到想努力的時候,恐怕已經沒有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