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責任,有些人能力所限,不能擔當;有些人怕苦怕累,不願擔當;有些人品行太差,推卸責任,不想擔當。能不能擔當,敢不敢擔當,這是衡量一個人責任心的試金石。一個人隻有勇於擔當才能直麵現實,不畏挑戰,在困難中成長,在磨礪中成才,才能凝聚力量,創造輝煌。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
上級分派給我們一件事情往往是要一個結果,或一種效果。我們不可能向上級一一問清楚該怎麼辦。否則,那無異於讓上級自己去辦這事。
《致加西亞的信》裏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係。加西亞在叢林裏,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但是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取得他的合作,於是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而羅文接過信後並沒有問“他在哪裏”等任何問題,隻是靜靜地把信拿去,想盡一切辦法把信送到。
在這裏要強調的是責任心。做事的人應該明白自己需要做什麼。要達成一個目標,其實存在很多路徑,關鍵在於我們要自己去尋找,而不是走別人鋪好的路。否則那樣也不需要你去做了。我們要認識到尋找這些道路是我們的責任,應該積極而勇敢地承擔起來。
如果事事都要向別人或上司請教好了再去做,他要麼是一個懦夫,要麼是一個懶蟲。能獨立完成任務的人必然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要在做事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開拓能力和處理能力。
在《致加西亞的信》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師走進來找速記員艾倫,問他能不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幫自己一個忙。
艾倫告訴他,公司所有速記員都去觀看球賽了,如果晚來五分鍾,自己也會走。當聽到律師這個急切的請求後,艾倫表示自己願意放棄看球賽的機會,留下來幫助他。
工作順利地完成,律師問艾倫應該付他多少錢。艾倫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約1 0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艾倫表示謝意。
艾倫沒有想到的是,律師竟然把他的玩笑話當真了!六個月之後,在艾倫已將此事忘到了九霄雲外時,律師卻找到了艾倫,真的付給了他1 000美元!並且邀請艾倫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現在高出1 000多美元。
如果不是艾倫的責任心,他是不會有如此好運的。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每一個崗位所規定的工作內容就是一份責任,你應該對你所做的那份工作充滿責任感,盡心盡責,絲毫不放鬆,絲毫不輕率疏忽。讓責任感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並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一點每一滴,一直堅持下去,那樣,我們將會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做人智慧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人們更應該意識到,一個人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因為傑出的才能,而是在於他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人生使命感。
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鬆下幸之助曾說:“責任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獨自承擔這些行為的哪怕是最嚴重的後果,正是這種素質構成了偉大人格的關鍵。”事實上當一個人養成了盡職盡責的習慣後,無論從事任何工作他都會從中發現工作的樂趣,並在這種責任心的驅使下,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功幾率大幅度提高。
小李是一名毫不起眼的理發師。他的理發店在街角最不起眼的地方,但卻顧客盈門。理由很簡單:這裏麵有一位很好的理發師。他總能把顧客的頭發剪出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好發型和一份好心情,在路上多花一點時間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僅如此,他的客人還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薦這家理發店。久而久之,小李的理發店名聲大振,成為這個城市中首屈一指的理發店。在這個過程中,小李招收了一批小學徒。在每次教授技藝的時候,小李總是不忘說這樣一句話:記住,每一刀剪下去都要負責任。這句話也是在小李正式做學徒的那一天師傅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小李對工作的態度近乎偏執。
有一次,一位有錢人來店裏理發。小李告訴對方,剪發大概要用40分鍾的時間。對方沒有異議。可是,剪到30分鍾的時候,這位顧客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馬上走。小李堅持說:必須把頭發剪完才能走,不然的話,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顧客很生氣,但是小李仍然不肯放他走,並且再三強調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顧客沒有辦法,隻能留在店裏把頭發剪完。
半年後,那位顧客又來了,他笑眯眯地對小李說:“上次因為在你這裏剪頭發而耽誤了生意,我曾發誓再也不來這裏剪發了。但後來發現其他理發店剪出來的效果都沒有這裏好。現在,我和我的朋友們隻認你這一家理發店。”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每一個職位所規定的工作任務就是一份責任。你從事這份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所擔負的責任充滿責任感。責任感與責任不同。責任是指對任務的一種負責和承擔,而責任感則是一個人對待任務、對待工作的態度。
一個人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責還是敷衍了事。如果你在工作中,對待每一件事都是盡職盡責,出現問題也絕不推脫,那麼你將贏得足夠的尊敬和榮譽。
生活中,我們常常認為隻要準時上班、按時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對工作負責任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了。其實,光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心中常存責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出忠於職守、盡心盡責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敬業。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當我們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懶散敷衍成為一種習慣時,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會輕視你的工作,從而輕視你的人品。
有一位母親和兩個女兒,母女三人相依為命,過著簡樸而平靜的生活。後來,母親不幸病倒,家裏的經濟狀況開始惡化起來。這時候,大女兒珍妮決定出去找工作,以維持家庭生計。她聽說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片森林,裏麵充滿著幸運。她決定去碰碰運氣。
如人們傳說的那樣,一切都很幸運。當她在森林中迷失方向、饑寒交迫的時候,抬眼一看,不知不覺之中她已經來到一間小屋的門前。一跨進門,她吃驚地縮回了腳步,因為她看到了杯盤狼藉、滿地灰塵的場麵。珍妮是一個喜歡幹淨的姑娘,等她的手一暖和過來,她就開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盤子,整理了床,擦了地。過了一會兒,門開了,進來12個她從沒見過的小矮人。他們對屋裏煥然一新的環境十分驚訝。小女孩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她做的。她媽媽病了,她出來找工作,想在這裏歇歇腳。小矮人們非常感激。他們告訴她,他們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由於她不在,房子變得又髒又亂。現在他們需要一個臨時保姆。
小女孩高興極了,她馬上表示願意當他們的臨時保姆。珍妮的工作生涯開始了。第二天,她早早地起床,給主人們做早餐,打掃屋子,準備晚餐,手腳勤快,工作又認真。
第三天、四天也是如此。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她透過廚房的窗子看到了美麗的森林風景。“對了,自己從來到這裏,我還沒有見過白天森林的景色。出去看看吧。”小女孩對自己說道。
一切都是那麼新奇。她在外麵玩了整整兩個小時。回到屋裏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她急急忙忙地跑過去整理床鋪,洗盤子,準備晚飯。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打掃地毯和地毯下麵的灰塵。但由於時間太短,她決定不打掃地毯下麵的灰塵了。“反正地毯下麵沒人看得見,有點灰塵也沒有關係。”
一切都非常順利,小矮人回來後,並沒有發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