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智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沒有挑戰的勇氣,哪來引人矚目的成就?
高標準去做事,一步到位
為什麼做事要高標準?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一件事情,如果100%的策劃,15%是外力所產生的意外,30%是人的意外,5%是不可預測的意外。所以一件事情,最後可以實現的是原來的50%。
所以,要把一件事情做好,至少要按照200%去策劃,這就是為什麼高標準。
有人講過這麼一則故事:
一個朋友從日本回來,想投資開一個日式料理店,我幫他選擇地點。我們跑遍了整個城市,看了無數的房子,最後他從中挑選出10個,把它們在位置、環境、 布局等方麵的優劣列成清單,反複比較,從中優選出三個,然後把這三個店的位置、環境、布局及服務內容等方麵列成一個更為詳細的調查表,委托一家信息谘詢公司做市場調查,根據調查回饋,最後確定其中一個,接下來開始裝修。朋友請來裝修公司,詳細地講述他的意圖,對方耐心地聽著,我也在一旁聽著。開始還為他的認真感動,到後來就有些不耐煩了,他也真是太詳細了,不僅店內所有的空間包括門廳、廚房、衛生間裏的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而且,店外遠至百米的路段也做了精心布置,簡直精細到極點。我看著他,突然感覺有些陌生,原來挺豪爽大氣的一個人,幾年不見,怎麼竟變得婆婆媽媽,心細如針?
店終於按照朋友的要求裝修好了,進到裏邊,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舒服,第二感覺還是舒服,你能想到的他全想到了,你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可他還不放心,讓我們幫他挑毛病,看看還有什麼沒想到的地方。我看著他,越發覺得他陌生了,從選店到裝修,不僅多跑了許多路,多花了許多錢,更重要的是,花了許多時間,如果換成我,現在早營業賺錢了,可他還在這兒挑毛病。我說:“挺好的, 趕快開業吧,早開一天早收入一天。”
朋友看著我說:“正式開業還要等一個星期,從明天開始,我請你帶朋友來吃飯,全部免費,但有一條,每吃一次,至少要提一條意見。” “為什麼?” “因為在日本,不能讓客人等候超過五分鍾,不能讓他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現在開業,我沒有把握,所以我付費請谘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顧客來,如果你方便也請你來,多挑毛病,拜托了。”“你也太認真了,這是在中國,不用這樣,要我說, 先開業,發現問題再說,現改也來得及。” “不,我不能拿顧客做試驗,在日本,我做過調查,開業最初10天進店的顧客,基本上就是你店裏長期的顧客,如果你在這10天留不住顧客,你就得關門。”
“為什麼?”我有些不解,“一個新開的店,有點不足是難免的。客人也會諒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不,在日本,沒有下次,隻給你一次機會。我剛到日本和日本人初交往時,覺得他們很傻,你說什麼他都信,你如果想騙他其實很容易,但是他隻給你騙一次,以後他永遠不會和你來往。在日本,隻要是你本人的原因犯錯,你就得走,你不能說:對不起,這次我錯了,給我機會,我保證下次改。沒有下次,隻給你一次機會。”我看著朋友,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天來,他如此認真,如此精細,這個在我看來沒什麼了不起的料理店,在他看來,僅次於他的生命,因為他深深知道,這既是他的第一個店,也是他最後一個店,成敗隻此一次,沒有再一,更無再二。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存了下次再來的心思,那麼這次你就不可能全部投入,失敗的幾率很大。一步到位是一種絕對認真的做事方式。
做人智慧
“隻給自己一次機會”,這種態度對自己或許有點苛刻。但是,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同樣的機會你又能爭取幾次呢?
永遠要做得比要求的更好
伯爵表公司理念:永遠要做得比要求的更好。
陳安之:永遠要做得比要求的更多、更好。
“要求的”隻是底線和起點,隻有不斷超越底線和起點,盡善盡美地完成本職工作,才能彰顯個人能力。
曾經一個人向成功學大師陳安之抱怨,他說老板隻付他一個月3萬元的薪水,老板一直不給他加薪,因此他就一直做3萬元價值的事情。
陳安之告訴他:假如你隻做3萬元價值的事情,你如何有理由要求老板加薪?隻有當你主動做出超過3萬元價值的事情,甚至5萬、10萬元以上價值的工作,這樣,你才有理由加薪啊!
此人聽後豁然開朗。
事實上,老板也很難給一個隻是規規矩矩完成工作的人加薪、升職的機會的,沒準還在想是不是該炒你魷魚。隻有當你做出了超出老板要求的價值,老板才樂意給你更多。
任何市場都將變為兩匹馬的競爭。營銷專家裏斯認為,當你對市場進行考察時會發現,市場上將形成兩家大公司進行競爭的局麵——其中一家生產可信賴的老牌號產品,另一家則為後起之秀。隻有那些在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公司,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
裏斯認為:“第一”勝過“更好”。創造一種新產品,在人們心目中先入為主,比起努力使人們相信你可以比產品首創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要容易得多。
有一首歌的歌詞這麼說: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這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做事態度,它讓做事的人產生出一絲不苟的態度。人們對第一印象深刻,對第二、第三卻沒有興趣。我們能記住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但對第二高的山峰卻印象淡薄;我們能記住中國最高的人,但卻不在乎誰是第二高的人。
投資理財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重量單位,一盎司相當於1/16磅。在這裏以一盎司表示一點微不足道的重量,所謂多一盎司定律,即隻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點就會獲得超常的成果。取得中等成就的人與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隻是多一盎司,但其結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麵,卻有天壤之別。
多一盎司定律在海爾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激烈的電冰箱市場競爭中,海爾對冰箱的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均高於國家標準,其中主要的七項指標實測值均優於發達國家水平。如冰箱外觀,國家標準是1.5米以下看不出劃痕,而海爾的要求是0.5米以內不得看出劃痕;噪音國家標準規定為52分貝,海爾的內控標準為50分貝。正是對自己“多一盎司”的要求,海爾的銷量在電冰箱市場一直遙遙領先。
在工作中,有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多加一盎司。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樣。盡職盡責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隻能算是稱職的員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
做人智慧
成功隻差一點點。在工作中多做一點,凡事認真一點,對自己的期望高一點,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將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