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要求要唱高調,提升標準漂亮做事(3 / 3)

每個人都不甘於平庸,追求事物的完美。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做著平凡的工作,因為平凡,容易懈怠。有無數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手頭工作敷衍了事的態度,終致一生處於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

平凡孕育卓越,有的人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出光彩照人的業績,是因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忘卻平凡,以高度的責任心和鍥而不舍的精神為鑰匙,一掃塵世俗見,用精誠打開平凡背後的業績之門,從而將不平凡的業績展示在世人麵前。如此,個人才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脫穎而出。

麗薩在電台找到一份工作。她每天的任務是報時和節目介紹。不僅每天的工作內容一成不變,而且每天還要重複做幾遍相同的事情。經過了初入職場的新鮮期,麗薩越來越覺得鬱悶:如此單調、枯燥的工作,實在讓人受不了!因為工作時沒精神,麗薩受到了領導的批評。

有一天,麗薩從中醒悟過來,她感到自己的這種狀態,實在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於是,她不斷地要求自己:雖然工作是如此平凡,但是也應該全身心地融入進去,使自己樂在其中。

後來,她利用每天晚間節目介紹的前10秒鍾時間,與聽眾分享她的所見所聞,一些感悟。雖然這是一些小事情,但是這讓麗薩的心情發生了徹底轉變。

麗薩的創意得到了聽眾們的廣泛好評,領導對她提出了表揚,這樣使她對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不久她就被提拔到了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崗位上。

既然無法改變工作,那就改變自己。工作可以平凡,但是工作的態度不能平凡。

平凡人需要的就是不平凡的努力。

要學會改變自己,適應平凡的工作。羅茲有句名言:“生活的最大成就,就是不斷地改變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環境時時在變,倘若墨守成規、固執己見,遲早要被生活的洪流所吞沒,唯有改變,才能緊跟時代,獲得發展的良機。也可以說,隻有不斷改變自己,才能從平凡的崗位中脫穎而出。

要穩住腳步,踏實前進。多麼不平凡的人物,他的起點一定是平凡的,他的奮鬥曆程一定是平凡的。但是,在這樣平凡的工作中,他們能夠不斷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日積月累,於是就發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平凡不等於平庸。平凡的人安於平凡的生活,卻在做著不平凡的努力;而平庸的人不安於平凡,卻因為放棄努力,不得不過平凡的生活。

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傑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該永遠帶著熱情和信心去工作。這樣,你就會從平凡走向卓越。

做人智慧

真正的平凡是一種偉大。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平凡的工作,隻要用心去做,同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做事力求完美

《巴爾紮克》是法國偉大的雕塑家羅丹創作的最後一座偉大雕像。關於這個雕像,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羅丹10歲時候,大文豪巴爾紮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羅丹做了大量的閱讀、考察和研究,前後完成了四十多件形象習作。

羅丹花費了兩年時間創作巴爾紮克,並精心塑造了巴爾紮克的手。在這兩年當中,巴爾紮克塑像沒有在任何人麵前展露,直到羅丹最終認為滿意。終於有一天,他把雕像展示給他的學生們看。他的學生們無不讚歎:“這雙手雕得太好了!”

羅丹聽後一言不發,然後拿起斧子毫不猶豫地將那一雙手砍掉了。

他的行為讓在場的學生們極為震驚,每個人都感到非常疑惑。這麼好的一雙手老師怎麼舍得砍掉呢?

在學生們的驚愕中,羅丹給出了解釋:這雙手太出色了,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人們因此忽略了巴爾紮克本人的形象。

此後,又經過長時間不斷地修改、完善,終於雕刻出了滿意的巴爾紮克像。羅丹很堅定地認為:“巴爾紮克像是我一生的頂峰,是我全部生命奮鬥的成果,是我的美學理想的集中體現。”

即使這件在羅丹自認為完美的作品,也飽受爭議和批評。但是,羅丹的這種追求完美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在做事時學習的。

在理想目標與實際情況之間,多少會有些差距。譬如,一天預定讀書8小時,卻由於種種的原因隻達到7小時,甚至隻有5小時,類似這樣的差距,都應逐日記錄在你的“進度表”上。

事實上,不論預定的計劃有多理想,現實生活裏總會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影響計劃的完成。現實生活裏戲劇性的突發事件雖然不多,但阻撓計劃達成的事卻不勝枚舉。可能是生病,也可能是友人的突然造訪,所以,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千萬不要沮喪、悲觀,目標無法達到也沒有關係。

但是,卻也不能因為“沒有關係”,就不盡全力去完成它。為了達到目標所做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彌補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所做的作業更是不容忽視。雖然這個差距也許永遠無法彌補,但無論如何總是朝目標更前進了一步。

“目標”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完成,它本是為了提高工作成績而定的假設。換句話說,設立目標隻是完成工作的手段而已。因為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嚐試的樂趣,也就無法做出任何的成績來。“目標”是為了避免人性中苟且偷安的弱點所設的。

眼高手低的空想當然另當別論,如果是一個有實現可能的目標也無法達到,就有必要深究其原因了。因為在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裏,必定潛藏著自己未被激發出來的工作潛能。

譬如,某一位業務員的工作成績始終不理想,那麼他就有必要回顧、檢討一下以往的工作方法。問題可能是出在自己的交涉能力,也可能出在事前準備工作的不夠周全。總之,必定是過程中某處有了缺失。如果這位業務員不加以檢討,改進以往工作缺失的話,永遠也無法提升工作成績。在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中,不僅可以找出提升工作實績的潛力,就算工作成果已經很令人滿意,也可以讓它更臻於完美。總之,在工作完成時再一次檢視其過程是絕對有必要的。從檢視過程中你可找出客觀衡量自我能力的標準。不論工作還是念書,隻看到表麵所得到的70分,卻從不去探討失去另外30分的原因是永遠無法進步的,隻能永遠停留在70分的程度。

“進度表”就是方便個人找出目標與實際之間差距的原因的最好資料。越是凸顯差距的存在,就越能感受到檢討差距原因的重要性。而加強其視覺效果,更有助於早日發現差距的產生。

為了有效地檢討工作上的缺失,最好的方法就是換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有許多時候,你可以借助他人的忠告達到改進的目的。

如果沒有人可以提供給你改進的方法,就必須自己積極地尋求突破才行。這時,你得嚐試換個角度來看事情。這就像寫文章一樣,在完成之際,要換個角度檢視一下是否前麵是口語體,後麵是文章體,是否有前後不一致的情形,或是文章有沒有涉及人身攻擊,有沒有錯別字,文章格式是否一致等等。如果能再三檢討的話,就可以使文章更臻完美。

做人智慧

做事力求完美,不但可以使你的精神愉快,並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提高,經驗日漸豐富,從而被老板委以更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