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美國在西藏問題上的兩麵政策(1941~1949)(2 / 3)

神聖閣下

達賴喇嘛,喇嘛教之最高教長

拉薩。

他們和西藏地方當局多次商談有關陸上補給線的問題。雖最終未獲結果,但是他們卻利用大部分時間搜集到了大量情報,並通過和西藏政界實權人物的秘密接觸,發現了中藏關係“並不可喜,至少可以說,中國所說的宗主權很少有實際意義”。為此,他們表示完全讚同西藏的“獨立事業”。回國後,他們向美國政府建議:“美國政府應該繞過中國政府支持西藏,以滿足西藏從中國獨立出去的願望。”對於托爾斯泰等人在此期間的活動,連英國駐拉薩的官員們都抱怨說:“托爾斯泰對運輸顯得不感興趣,或興趣極少。”

由於呆在拉薩商談通過西藏恢複印中運輸線無果,1943年3月,托爾斯泰離藏回國。離開拉薩前夕,達賴喇嘛給羅斯福總統一封信及一些禮物:

尊敬的F·D·羅斯福

美國總統

白宮

華盛頓

親愛的總統先生:

我非常滿意,通過托爾斯泰上尉和杜蘭副官收到你的信和作為友好情誼象征的一塊華美的金表,它能表示月和星期。他們安全到達了他們要訪問的教區和拉薩城。

我高興知道,美國人民對我們的國家表示極大興趣。美國人民聯合27個國家進行保衛自由的戰爭具有巨大的意義。這場戰爭是由侵略成性的國家所強加於他們的,其意圖是摧毀思想自由,宗教自由和行動自由。

西藏珍惜她自古以來就享受的自由和獨立。作為佛教聖地,我正在努力,盡管我年幼,發揚我們的宗教精神以求勝過我的前輩們的虔誠事業。我真誠地希望並為之祈禱,戰爭早日結束,使全世界的國家能夠建立在自由和善意基礎上的持久而正義的和平。

作為我敬意的表示,我給你帶去一條哈達,三枚西藏最貴重的金幣,我的照片,三幅手繡的唐卡,表示六道輪回的長存,四個和睦的兄弟,八種吉祥符號。全部用金絲緞裝裱。

您最忠誠的

西藏達賴喇嘛

水羊年正月十九日。

西曆1943年2月24日。

這封達賴致F·D·羅斯福的信,顯然不能代表達賴本人的想法,那時他才八歲。這封信可能是由噶廈的“外交局”代辦的。

除達賴親自接見這兩個美國人並回函羅斯福總統外,“外交局”在給兩個人的信函中還說:“羅斯福總統致函達賴並饋贈禮品,此為西藏首次與美國建立友好關係之始。茲特準前往甘肅蘭州,其他外人不準援例請求。此行沿途不靖,特派僧官、士官各一人,士兵與人伴送以策安全。”

從以上史實可知,太平洋戰爭一爆發,美國就開始重視西藏的戰略地位,並與西藏上層悄悄地拉上了關係。

與夏格巴保持距離

1946年5月下旬,一個宣稱為鞏固與美國之間“友好關係”的西藏代表團帶著達賴和西藏地方政府的禮物和信件,拜訪了美國駐印度新德裏的大使。隨後又於次年8月,西藏地方政府背著當時的國民黨中央政府組織了一個以孜本夏格巴為團長的6人“商務代表團”,名義上是準備赴美英等國作商務“考察”,實際上卻是在美英等帝國主義幕後策劃支持下,西藏親帝分子的又一次分裂祖國行動。他們企圖與美英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借以造成一個實際上已經“獨立”的既成事實,去乞求美英帝國主義承認西藏為“獨立國”。同時,這也是美國政府暗中策劃,為其以後更多地插手西藏事務,和英國政府合謀幹涉我國內政而準備外交上的借口。該“商務代表團”在赴美國之前,於1948年初到達南京,當時國民黨政府也曾勸阻其出國,並稱如一定出國應拿中國護照。但西藏一小撮上層反動分子卻陽奉陰違,在印期間一再向美外交人員表示,出外訪問將不使用中國護照,並與美國商人及美駐港總領事暗中勾結,由香港美領事館在沒有得到中國政府同意和批準的情況下,擅自發給簽證,於1948年7月17日飛抵美國。在此期間,他們受到了美國政府格外“慎重”的接待。當時的美國政府出於染指西藏地區的野心而又迫於與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盟友關係的壓力,對“代表團”采取的政策是:“避免可能激怒中國政府的任何行動,使中國政府抓不到可解釋為有辱於它對西藏的主權的任何把柄”,“既不想傷害中國人的感情,也不願傷害西藏人的感情”。為此,“代表團”在美國大失所望地呆了兩三個月之後,又飛往倫敦,受到英國首相的親自接見。他們在沿途發表了大量反對祖國的荒謬言論,進行了反對祖國、出賣西藏民族利益的勾當。他們胡說“西藏處在三大國環視之下,北方是蘇聯,東方是中國,南方是印度,我們不好偏向某一國而給予它一種特權,冷落其他兩國,因其如此,幹幹脆脆把他們全部拒絕。……希望美國政府籌借8百萬美金,作為藏幣的準備金,希望貴國用大量的機器和電力設備,同我們交換藥材和羊毛。”還說什麼:“西藏與中國的聯係,僅隻是宗教上的聯係,中國根本無權管轄西藏人民,我們用什麼護照出國,中國根本就不配過問。”從他們的言行可以明顯看出,這次出國的真正目的,決不是一般的商務考察和與各國建立貿易關係,而是想在國際上獲得對西藏“獨立”的承認。然而,事與願違,他們這種分裂祖國的可恥行徑,在國外到處碰壁,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承認。1948年冬,他們隻好取道法國、瑞士、意大利、印度返回西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