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巴菲特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明確了,那就是他隻有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內投資,才能確保這種投資取得合理的回報率;而微軟公司這隻股票顯然不是他的“擅長區”。
巴菲特有一次在接受《福布斯》雜誌記者采訪時說:“比爾·蓋茨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我認為,他是我所見過的人當中最精明的一個。但是,我搞不懂這些小東西(電腦)是幹什麼的。”言外之意是,所以他才不主張去碰這樣的高科技股票呢。
而比爾·蓋茨也同樣非常欣賞巴菲特,認為他很有頭腦,不拘泥於傳統,所以巴菲特堪稱是他最喜歡的首席執行官。比爾·蓋茨的這一觀點發表在1992年12月29日的《財富》雜誌上。
巴菲特對此解釋說,他們是“兩個非同尋常的人”,但是他沒有資格去判斷比爾·蓋茨的技術能力,隻能說他的商業頭腦非同一般。
他說,如果讓比爾·蓋茨經營一家賣熱狗的攤位,他照樣會成為“世界熱狗之王”。可是他做的電腦這一行自己無論如何搞不懂,所以伯克希爾公司從來不投資電腦行業股票,他個人也隻是象征性地購買了100股微軟公司股票。
他說,每當他從電腦旁邊經過時總擔心會不會被電腦咬一口。他1995年在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上說,有一次他去比爾·蓋茨那裏取財務年報,比爾·蓋茨為了讓他搞清楚電腦是怎麼回事,特地花9個小時向他介紹微軟公司的經營情況。巴菲特說,他為此深受感動,所以在比爾·蓋茨領著他參觀完整個微軟公司後掏錢買了100股微軟公司股票。他特別強調,這是他個人而不是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
巴菲特的意思是說,電腦行業等高科技股不是他最擅長的投資區域,所以他不會用伯克希爾公司的錢去冒險投資該行業包括微軟公司。而這裏購買的100股微軟公司股票屬於他的個人投資,其投資風險理所當然由他個人來承擔,與伯克希爾公司無關。所以,這並不意味著伯克希爾公司將來會投資微軟公司或者與微軟公司有什麼業務來往。
後來巴菲特學會了使用電腦,並且經常利用電腦熟練地上網、收發電子郵件、查看公司報表了,但他最喜歡的還是在網上和比爾·蓋茨一起玩橋牌,有時一玩就是一整天,而不是投資微軟公司。
比爾·蓋茨坦言道,在他寫一本名為《未來之路》的書時,就是把對電腦技術幾乎一竅不通的巴菲特想象成讀者對象的。
[啟示錄]
要想提高投資成功率,就必須隻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和股票。這和打棒球一樣,不在自己有把握的擊球區域內揮棒就很難保證成功率。巴菲特坦言自己看不懂高科技行業,所以不肯投資微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