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討厭把時間浪費在喧鬧上(2 / 2)

巴菲特的意思是說,這位寡婦在節省廣告費用方麵做到了極致,非常值得所有公司管理層學習。當她得知最少計費字數是7個字時,幹脆在本來很哀傷的訃告中增加轉讓丈夫生前使用的高爾夫會員卡信息,達到既沒有增加額外費用又能變廢為寶、開辟財源的目的。

巴菲特的這種風格是從小就養成的,並且作為一位美國公民,生活在美國這樣一個自由社會,促使他能夠在這方麵“為所欲為”。反之,如果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視人情交往的社會,他就未必能任性而為。不但會被所有人看作是怪物,而且必將處處碰壁。但說實話,這種務實作風卻是企業發展所必需的。如果他成天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撲在接受各級領導接見、接待新聞媒體采訪、與工商稅務等部門打交道上,熱鬧的背後必定是交際費用大增,最終損害全體股東權益。

在平時,巴菲特每天的工作時間極有規律,每天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用在打電話上的時間大約占1個半小時,其餘時間就是用來閱讀來信、各種文件資料,然後就是在辦公室裏來回踱步、喝可樂。

巴菲特非常喜歡閱讀來信,這和中國企業家喜歡聽彙報或從各種會議上獲得信息截然相反。他經常是當助手還沒來得及把信件轉交給他時,自己就先去取了。如果他出差在外,助手每天晚上都要向他報告當天有哪些新來的信件。在這種情況下,巴菲特閱讀信件非常認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而且經常會用風趣、簡短的語言進行答複。

走進伯克希爾公司總部,到處像圖書館那樣安靜。辦公室門外掛著一塊牌子:“未經許可,不得入內。”事實上也確實很少有人能走進巴菲特的辦公室,包括伯克希爾控股公司的那些高級管理人員。巴菲特對自己的規定是每星期隻約見很少的幾個人,很少接待來訪。

美國《貨幣》雜誌記者加裏·貝爾斯基曾經有一次打電話要求采訪巴菲特就遭到拒絕。他不甘心,專門坐飛機來到伯克希爾公司總部樓下大廳,然後打電話聯係,沒想到得到的答複和以前一樣。

這時候一位門衛在旁邊聽見了他打電話的內容,稱讚他的這種方式比其他人要高明得多——與其到了樓上進不了門,還不如先打個電話試試看。於是他問門衛,貿然前來拜訪巴菲特的人多不多?對方說,大概每天會有1個;又問,你認為像我這種情況他們會讓我上樓嗎?門衛說,肯定不會。回去後,加裏·貝爾斯基用4頁篇幅報道了自己的親身經曆,題目是《巴菲特無視貨幣》。當然,這裏的“貨幣”是指一本雜誌。

[啟示錄]

企業最高決策者需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為此巴菲特杜絕一切不必要的迎來客送和廢話閑談。這在大大降低一切不必要的管理費用的同時,也有效避免了無效信息的幹擾,與許多同行形成了鮮明對照。

§§33 從常識中嗅出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