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裏·鮑托采用的方法既原始又簡單,卻非常有效。為了達到巴菲特提出的存貨周轉率指標,在存貨數量已經很低的情況下,他找來一名油漆工,在一間最大的倉庫四周牆壁上10英尺高的地方畫了6條白線,然後告訴工廠主管說,如果貨箱在規定期限內不能降到白線以下,除運輸工以外的所有人員都必須辭退。在這以後,他不斷降低白線高度,一直達到滿意的存貨周轉率為止。
哈裏·鮑托非常清楚,當時該公司的問題很多,不采取強硬措施根本不行。但非常可貴的是這個人特別自信,他堅信有誌者事竟成,隻要下決心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他說,盡管有些目標事後看來高不可攀,但通過出售積壓產品、呆滯商品、殘餘原材料,削減甚至取消所有部門的費用開支、提高產品銷售利潤率、重新調整市場營銷部門等措施,終於實現了巴菲特提出的目標要求。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巴菲特、查理·芒格還是其他人都一直在幫他出謀劃策,這讓他在工作中如魚得水。例如,在調查銷售價格結構時,需要通過所有完工產品的合計數來計算備用品及維修部件價值,這時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就幫他出主意,教他如何把所有部件進行簡單分類。結果,原來估價30萬美元的存貨居然賣到了200萬美元的價格。
顯然,這是一種高定價策略。然而讓他欣慰的是巴菲特並沒有對此提出任何質疑,並且在以後的高價銷售過程中也沒有遇到任何阻力,充分顯示了巴菲特“用人不疑”的原則。
正因如此,他又一鼓作氣對其它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並為繼續提高價格尋找依據。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整套成本數據係統。
巴菲特興奮地說:“對於巴菲特有限公司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我們得到了一位最有價值的合作夥伴,在未來的控股公司中,他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更多的收獲。”“聘用哈裏也許是我一生中作出的最重要的管理決策。在前兩任經理任期裏戴姆斯特簡直一塌糊塗,而且在銀行看來幾乎到了破產邊緣。如果戴姆斯特不能翻身,我的人生和財富都不可能有今天。”從中容易看出,哈裏·鮑托對巴菲特有多麼重要了。
事實上,在哈裏·鮑托一生的職業生涯中,他先後成功地扭轉了25家公司頹勢,被人們稱為“不良業務的醫生”;而他自己也經常這樣自稱。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他過早拋出了伯克希爾公司股票。
[啟示錄]
巴菲特認為起用哈裏·鮑托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決策,但顯而易見這要特別感謝查理·芒格的推薦。否則,哪怕哈裏·鮑托本事再大,巴菲特又到哪裏去找這個人才呢?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是這個道理。
§§35 把股東大會辦成投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