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逃兵曹子樂(1 / 2)

曹子樂決定逃走。

他沒想到八路軍打仗會這麼不要命的,子彈打光了就拚刺刀,嗷嗷叫著往上衝,刺刀紮彎了用牙咬,咬得鮮血四濺。小鬼子也是些不要命的,好像遇上了好對手,碰上八路軍就特別興奮,哇啦哇啦迎上來。雙方一交火就打得血肉橫飛,屍陳遍地。

曹子樂嚇壞了。

曹子樂其實是個老兵了,從軍閥時代就開始當兵,那時才十五六歲。他並沒打算為誰去拚命,張大帥吳大帥都和他沒關係。他當兵就是為了吃飯。積水胡同的男人大都當過兵,也都是為了吃飯。但這碗飯畢竟不好吃,軍隊就是要打仗,打仗就會死人。曹子樂提心吊膽幹一陣子,摸摸肚皮有點油水了,就找個機會開溜。大約過半年幾個月,餓得撐不住了,再去當兵。當然他也嚐試過其他謀生手段,比如做小生意,可他沒本錢。比如出苦力,曹子樂也不行,高高瘦瘦的沒力氣。比如賣唱,曹子樂倒有一副好嗓子,也會拉二胡,他也沿街試過,可是唱一天收不幾個小錢,感覺像個婊子。幹脆,還當兵。兵營裏軍餉沒個準,飯都有得吃,大發饃一筐一筐的,一手抓四個,兩手抓八個,吃吧。

曹子樂是個聰明人,當兵也有竅門。先是圍著軍營轉,打聽要打仗了,決不進去,隻遠遠跟著。一仗打完,曹子樂就去了。這時軍隊要補員、休整,去了既受歡迎,還不用打仗,一天到晚光吃大發饃。吃個十天半月,又要打仗了,曹子樂尋機會又溜了。當然也有逃不脫碰上打仗的時候,他便縮在後頭,兩眼滴溜溜轉,決不會去衝鋒陷陣。大不了挨打挨罵,不提升就是了。曹子樂沒打算提升。

曹子樂運氣不錯,當兵二十年,隻受過幾次小傷,逃跑幾十次,居然沒被抓住過,抓住是要被槍斃的。當兵、逃跑、逃跑、當兵,後來幾乎成了遊戲。自然,他得不斷轉換軍頭,怕人認出來。好在那時遍地是軍閥,哪股軍隊都招兵。當兵容易,逃跑也不太難,曹子樂是個職業軍人,也是個職業逃兵。他在不斷當兵不斷逃跑的過程中,體驗到一種快感。他覺得他把所有的軍隊都耍了,他白吃了他們二十年大發饃。

人得找點樂子。

曹子樂當八路軍純屬偶然。

一九四〇年冬天,曹子樂正在國民黨軍隊裏混吃大發饃,一次和八路軍搞摩擦時被俘虜了。同時被俘虜的還有幾百人。八路一個長官給俘虜講話,先講了一陣子抗日的道理,然後說願意參加八路軍的留下,不願意留下的可以回家去。當時願意留的占一大半,一少部分人走了。曹子樂本來也想走的。可他左看右看講話的八路軍長官麵熟,好像是家鄉積水胡同的陳方。就大著膽子上前問了一下,沒想到還真是。陳方也認出曹子樂來,高興地揍了他一拳,說這不是曹子樂嗎?曹子樂就留下了。他覺得在戰場上碰上老鄉不容易,有陳方在會有個照應。陳方把他拉到一旁,說曹子樂你想好了,八路軍打仗玩命,沒這個膽就回家當老百姓去。陳方和曹子樂同在積水胡同長大,他知道他膽兒小。曹子樂嘿嘿笑了,說有你呢。陳方說那好吧,你就編在我這個營吧。原來陳方是個營長。

八路軍果然有些不同,訓練艱苦,紀律嚴明,還經常上政治課。戰士全像小老虎似的,打起仗來刮大風一樣,曹子樂極為佩服。可他自己還是不敢往前衝,隻是躲在後頭喊,要不就是罵,虛張聲勢。一仗打下來,曹子樂也覺慚愧。陳方找他談話,主要想提高他的覺悟,他覺得他的主要問題在覺悟上。就說曹子樂你恨不恨日本鬼子?曹子樂說咋不恨!為什麼恨?那不明擺著,他們侵略咱們中國,燒殺奸淫,這我都知道。陳方說知道就好,打仗的時候想想這些就不怕了,他們不是人,是野獸。

曹子樂當兵這麼多年,隻是個混吃大發饃的,沒想過為什麼打仗。但現在他的確明白了,打仗就是為了把日本人趕出中國去。他為自己所在的軍隊驕傲。別說一般戰士,就是陳方已由營長提升為團長,打仗衝鋒還是揮著大刀衝在前頭。

曹子樂從心裏服他們有種,為中國人爭臉。他下決心下次打仗要殺個鬼子。不錯,他們是野獸。

可是下一次打仗,他還是衝不上去,衝鋒號響起的時候,他很想衝上去,兩腿卻不聽使喚,並且拉了一褲子。陳方經過他身旁時踹了他一腳:媽的,你就不能少吃點!

當天晚上,曹子樂躲在被窩裏哭了。他為自己的膽怯感到羞恥。

三更天時,曹子樂逃走了。

曹子樂逃離部隊的時候,在黑夜中轉回身,向軍營的方向敬了一個禮。那是他平生最標準也最真誠的一個軍禮。

曹子樂逃離軍營二裏多路,剛鬆一口氣,卻猝然發現前頭幾步遠的地方黑糊糊站著一個人,仔細一看是個全副武裝的日本兵!

曹子樂嚇得魂都飛了。

那個日本兵端著一支槍,隻要一扣扳機,曹子樂就玩完了。曹子樂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隻覺得虛汗直冒,就那麼麵對麵站著,腦子一片空白,單等那一聲槍響。可是槍聲遲遲沒響。時間似乎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