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球迷,對足球的黑哨、漏判、錯判很遺憾。但又不願接受“機器裁判”。若按照錄像來糾正裁判的錯誤,可能更公平,但足球的魅力也會減色。因為球隊和裁判的表現,包括他們的錯誤,都是足球藝術的組成部分。誰不出錯呢?球星也會把“點球”射飛,甚至“自擺烏龍”,裁判就能明察秋毫?綠茵場上的急躁與冷靜,勇敢與保守,個人與集體,公正與偏袒……千變萬化,交織出“人類第一運動”的活劇。假若“絕對正確”,反而失去了懸念和戲劇性。
雅典奧運會的各種器材科技含量再高,也是輔助工具。運動員才是主人。中國健兒取得輝煌勝利,他們帶回來的珍貴財富,是創造了可歌可泣可學的人文精神。
美國用智能電腦“深藍”與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比賽,是想證明機器能夠戰勝人嗎?其實,機器人在某些方麵“戰勝”活人的事例已經不少,但它隻能是人的工具。假若有朝一日,機器人“全麵戰勝”活人,那前景一定很悲慘,等於人類創造了“科技魔鬼”來統治我們自己。毋須談論“世界末日”,但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美國兵最怕死,號稱“經濟怪物”的日本國,成千上萬青年人緊張得自殺。看來,科技和經濟越是高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也愈加重要。哪個方麵貶低人文精神,人們就有可能在那個領域充當“科技魔鬼”或“經濟怪物”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