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潔癖(1 / 1)

當代日本人特講衛生:早晚沐浴,經常洗手,喝純淨水,用一次性筷子。許多人喜歡在河塘垂釣,卻不吃淡水魚,認定了內陸河流、池塘皆有汙染,隻吃沒汙染的海鮮。他們在家裏請客,飯菜清淡,缺油少鹽,禁忌肥肉,還會驕傲地告訴你,這盤青菜是一小時前剛從菜園采摘的,這個蘋果半小時前還長在樹上。

這種生活習慣也有問題。譬如動物脂肪,吃多了不好,會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但是不吃動物脂肪,也會影響鈣質吸收和骨關節活動,因為動物脂肪是關節的“潤滑劑”。又如,一次性筷子浪費大量木材,日本國內禁止砍樹,以保護環境,筷子多從中國進口,隻是忘了環保無國界,中國的沙塵也會飄落到日本列島。

日本很重視“廁所文化”,認為廁所應該是最幹淨的地方,換言之,連廁所都很潔淨,甚至香氣撲鼻,其他地方就更不在話下了。為此,日本的大學裏有廁所專業,有廁所博士,全國還有“廁所日”,展覽衛生間用品,宣傳“廁所文化”。中國學生在日本打工讀書,有當保姆的,主人讓她刷完廁所之後在那裏喝一杯水,如果嫌惡心,主人就自己刷一遍,自己在廁所裏喝一杯水給你看。

於是不少日本人養成了潔癖,抵抗力--免疫力下降,猶如“溫室裏的花”,偶遇風寒則大病不起。據統計,潔癖症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了許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