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月經不調(1 / 3)

1.概述 月經不調為婦女的常見病症,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異常。月經不調包括的範圍很廣,是一組婦科病的總稱。常見的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經期延長及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等。

月經周期是指婦女行經第一天到下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一般為28天,間隔時間在22~35天尚屬正常範圍,最短不少於21天,最長不超過35天。經期是指月經的持續時間,正常為3~7天。經量第一天較少,第二、第三天較多,第四天逐漸減少,總量為30~80毫升。經色多為暗紅,開始時較淺,亦可見色鮮紅者;繼而逐漸加深,最後又呈現淡紅色。經質不稀稠,呈黏液狀,不凝固,無血塊,且無特殊氣味。

中醫學認為,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即少於21天,甚至半月餘一行者,稱為月經先期,又稱月經超前。應與經間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經先期相鑒別。月經周期延後7天以上,即超過35天,甚或45天一行者,連續2個月經周期以上,稱為月經後期,又稱月經延後,育齡婦女周期延後,應與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經延後相鑒別。月經或提前或延後均超過7天以上,並連續2個月經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後無定期,應與青春期、更年期月經紊亂相鑒別。經期超過7天,甚至淋漓15天方淨者,稱為經期延長。經量過多,超過80毫升或時間超過7天者,稱為月經過多。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少於30毫升或經期縮短不到兩天者,稱為月經過少。以上情況統稱為月經不調。

外界的氣候、地域、環境的改變,生活習慣的變化,以及情緒的波動因素等,均足以影響月經的正常規律。對於偶爾失常一兩次,能迅速得以調整者,一般不作疾病看待。

中醫學認為,本病主要是由於鬱怒憂思、過食辛辣寒涼食物、經期感受寒濕或忽視衛生,以及久病等內外因素,導致氣血不調、髒腑功能失職、衝任兩脈損傷而成。

西醫學認為,月經不調的原因較多,歸納起來有兩種:一是功能性的,如內分泌功能失常引起的月經不調;二是器質性的,如月經過多的,須做婦科檢查,排除有無子宮肌瘤等器質性變化,臨床盆腔炎、子宮內膜炎,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病變,也可引起月經不調;還須檢查血小板計數及出凝血時間等,以觀察血液凝固情況是否正常。月經過少的,需考慮有無子宮內膜結核、貧血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存在。此外,尚須考慮一些手術的並發症、藥物的不良反應,如宮內放置節育器、口服避孕藥、應用某些激素類藥物等,亦可引起月經不調。

對月經不調的辨證非常重要,一般從月經的特點進行辨證:根據期、量辨寒熱,色、質識虛實,同時還需結合全身症狀進行分析。對常見的月經不調,可歸納以下幾類:先期量多、色紅或紫、質黏的屬血熱;色淡、質薄屬氣虛。先期量少、色紅、質稀屬虛熱。後期量少、色淡、質薄屬氣虛;色紫、質薄屬虛寒;色淡、質黏屬痰濕;色黑、有塊、質黏屬氣滯血瘀。先後無定期、量或多或少、色淡、質薄或色紫色、質黏屬肝鬱。

月經不調的食療原則應以理血調經為主,並需重視在經期階段的治療,如因病而月經不調的先治病,如因月經不調而病的則先調經。一般多吃瘦肉、穀類、綠葉蔬菜和含鈣豐富的食物,同時加強鍛煉,保持心情愉快。

2.辨證施食

(1)血熱型

主要症狀:經期超前,經量過多,經色鮮紅或紫紅,質黏有塊,經期出現周期性鼻出血或吐血(倒經),伴有麵色紅赤,心煩口渴,喜冷惡熱,苔黃舌邊紅,脈數而有力。

食療原則:清熱涼血。

食物宜忌:宜選用馬蘭頭、馬齒莧、芹菜、苦瓜、鮮藕、金針菜、荸薺、淡菜、白茅根等清熱涼血的食物;忌食肉桂、胡椒、辣椒、茴香、丁香、洋蔥、生薑、芥菜等辛辣動火食物。

馬蘭白茅根蜜飲

“原料”新鮮馬蘭頭100克(幹品50克),鮮白茅根250克(幹品125克),蜂蜜20克。

“製作”將馬蘭頭、白茅根分別揀去雜質,洗淨,放入溫開水中浸泡片刻,撈出,切成碎末,放入潔淨的雙層紗布袋中,紮緊袋口,絞壓取汁。將馬蘭頭、白茅根汁液放入杯中,加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紫珠仙鶴草蜜飲

“原料”紫珠30克,仙鶴草30克,蜂蜜30克。

“製作”將紫珠曬幹,撕碎。仙鶴草洗淨,曬幹,切成段,與紫珠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約300毫升,加入蜂蜜,攪勻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蒲公英蜜飲

“原料”鮮蒲公英100克,蜂蜜20克。

“製作”將春夏蒲公英開花前或開花時連根挖取,洗淨,放入溫開水中浸泡片刻,撈出後搗爛,放入榨汁機中榨取漿汁,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加入蜂蜜,拌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生大黃冰糖飲

“原料”生大黃10克,冰糖末10克。

“製作”將生大黃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分鍾,去渣取汁,趁熱加入冰糖末,待冰糖溶化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二黃蜜飲

“原料”黃連3克,黃芩10克,蜂蜜20克。

“製作”將黃連、黃芩洗淨後入鍋,加適量水,煎煮10分鍾,去渣取汁,等藥汁轉溫後調入蜂蜜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大黃黃連蜜飲

“原料”生大黃10克,黃連3克,蜂蜜20克。

“製作”將生大黃、黃連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再將黃連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中火煎煮20分鍾,加入生大黃片,改用小火煎煮3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趁熱加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黃連米湯蜂蜜飲

“原料”黃連3克,稠米湯500毫升,蜂蜜30克。

“製作”將黃連洗淨,曬幹或烘幹,研成粗末,放入杯中,用煮沸的稠米湯衝泡,加蓋悶3分鍾,加入蜂蜜,調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龍膽草夏枯草蜜飲

“原料”龍膽草6克,夏枯草30克,蜂蜜30克。

“製作”將龍膽草、夏枯草揀雜,洗淨,入鍋,加水浸泡10分鍾後,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待藥汁轉溫後對入蜂蜜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白茅根蜜飲

“原料”鮮白茅根200克,蜂蜜20克。

“製作”將新鮮白茅根洗淨,晾幹,切成碎小段,放入砂鍋,加適量水,中火濃煎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中,趁溫熱加入蜂蜜,拌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馬蘭白糖飲

“原料”馬蘭30克,白糖15克。

“製作”將馬蘭去雜,除去老、黃葉子,洗淨,瀝幹水,切成段。將馬蘭和白糖一同放入保溫茶杯中,以沸水衝泡,溫浸半小時後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生地藕節飲

“原料”鮮生地黃50克,鮮藕節100克,冰糖20克。

“製作”將鮮生地黃、鮮藕節共放入鍋內,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渣,加冰糖溶化後飲用。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芹菜番茄汁

“原料”番茄200克,芹菜200克,檸檬汁、精鹽各適量,小冰塊2塊。

“製作”將芹菜去根、黃葉後洗淨,再用冷開水漂一下,切成小段;番茄洗淨,用熱開水泡一下,剝去皮,切成小塊。將番茄、芹菜一起投入搗攪機中,打成汁,用潔淨的紗布過濾。把濾液倒入玻璃杯中,加入檸檬汁和精鹽,用長柄匙調勻。飲用時加入2塊小冰塊。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蒲公英豆汁

“原料”黃豆汁150毫升,鮮蒲公英200克,雞蛋1個,檸檬汁10毫升,蜂蜜15毫升。

“製作”將鮮蒲公英洗淨,放入溫開水中浸泡10分鍾,切碎,用紗布包起來,絞取汁。將黃豆汁、鮮蒲公英汁投入家用攪拌機中,攪打5分鍾,磕入雞蛋,繼續攪打20秒鍾,然後加入蜂蜜、檸檬汁,調勻後入鍋煮沸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銀花蒲公英汁

“原料”新鮮金銀花30克,鮮嫩蒲公英100克。

“製作”將以上兩味洗淨後用溫開水浸泡,搗爛,取汁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蒲公英淡鹽水

“原料”鮮蒲公英500克,精鹽2克。

“製作”春、夏蒲公英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去根部泥土,連根洗淨;精鹽用200毫升溫開水溶化。將蒲公英搗爛,取汁,加入淡鹽水中,混合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溫飲。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芹菜藕汁

“原料”芹菜50克,藕150克,蘋果90克(大半隻),檸檬汁5毫升。

“製作”芹菜洗淨,切碎;藕洗淨,切成薄片;蘋果去皮、心後切塊。將上述食材置搗攪機中,攪打成汁,再加入檸檬汁調勻。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墨旱蓮白茅根鮮汁

“原料”鮮墨旱蓮100克,鮮槐花50克,鮮白茅根100克。

“製作”將鮮墨旱蓮、鮮槐花、鮮白茅根洗淨,放入溫開水中浸泡片刻,撈出後切成細末,搗爛取汁,調入少量白糖,拌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萵苣汁

“原料”萵苣500克,白糖30克。

“製作”將萵苣除去老葉,去皮,洗淨,切成薄片,連洗淨的嫩葉一道搗爛,榨取汁液,加入白糖,待糖溶化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雙花黃連茶

“原料”綠梅花3克,玫瑰花3克,黃連2克。

“製作”將綠梅花、玫瑰花、黃連同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可衝泡3~5次。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佛手蓮心茶

“原料”佛手10克,蓮心3克。

“製作”將佛手、蓮心同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可衝泡3~5次。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西瓜牛奶

“原料”牛奶230毫升,西瓜汁250毫升,綿白糖20克。

“製作”將西瓜汁、綿白糖置容器中,倒入牛奶,邊倒邊攪,混勻後加蓋,置冰箱中凍冷後飲用。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解暑。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香蕉冰淇淋

“原料”香蕉2根,雞蛋2隻,鮮牛奶300毫升,茯苓粉10克,玉米粉20克,紅糖25克。

“製作”將雞蛋磕入碗內,用竹筷攪拌成糜糊,放入用水調勻的茯苓粉、玉米粉中,邊倒邊攪,用力攪打成雞蛋粉糊;將香蕉去皮,切碎,搗絞成香蕉泥。將牛奶倒入鍋中,小火煮沸後慢慢拌入雞蛋粉糊,同時不斷地用筷子攪拌,加入紅糖,混合均勻,離火,加入香蕉泥,攪拌均勻成冰淇淋糊,放入冰箱的冷凍室中,快速冷凍20分鍾後取出,再攪打片刻,放回冰箱冷凍室,使成冰淇淋即可。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解暑。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白茅根藕節煎

“原料”鮮白茅根60克,鮮藕節60克。

“製作”將白茅根洗淨,切成段。將鮮藕挖采後,切下藕節,洗淨,切片,與白茅根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熟20分鍾,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解暑。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大黃藕粉糊

“原料”生大黃5克,藕粉60克,白糖15克。

“製作”將生大黃洗淨,曬幹或烘幹,研成細粉,與藕粉混勻,用沸水衝成稠糊,加白糖,拌勻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生大黃蜜糊

“原料”生大黃50克,蜂蜜200克。

“製作”將生大黃曬幹或烘幹,研成細粉,服用時與蜂蜜調成糊即成。

“用法”每次取大黃粉2.5克,與10克蜂蜜調成糊狀後吞食。每日2次。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解暑。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藕汁牛奶

“原料”鮮藕汁20毫升,鮮牛奶適量。

“製作”將鮮牛奶煮沸消毒,再加入鮮藕汁,兩者攪勻放涼後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補虛。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丹皮鮮藕羹

“原料”新鮮牡丹皮15克,鮮藕100克。

“製作”將牡丹皮洗淨,加適量水,煎成汁,鮮藕洗淨,切碎,絞汁,與牡丹皮汁混合,加入適量白糖,煨煮成羹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補虛。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薺菜粥

“原料”鮮薺菜250克(幹薺菜90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鮮薺菜洗淨,切碎,備用。把大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把切碎的薺菜亦放入鍋內,先置大火上煮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涼血,益氣補虛。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三地涼血粥

“原料”生地黃20克,地骨皮15克,炒地榆15克,大米50克。

“製作”將生地黃、地骨皮、炒地榆同放砂鍋內,加適量水,煎30分鍾後去渣取汁,再用藥汁煮大米至爛成粥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馬蘭頭拌香幹

“原料”新鮮馬蘭頭250克,嫩薺菜250克,香豆腐幹50克,精鹽、味精、香醋、綿白糖、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新鮮馬蘭頭,嫩薺菜洗淨,保留根莖部分,放入沸水鍋中焯片刻,撈出後切成細末,放入盤碗中。將香幹洗淨,入沸水鍋中燙一下,切成細絲,放在馬蘭頭、薺菜末上,加精鹽、味精、香醋、綿白糖、香油各適量,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調經。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芹菜拌幹絲

“原料”芹菜300克,豆腐幹100克,醬油、香油、精鹽、味精、白糖、薑絲各適量。

“製作”將芹菜洗淨,切成4厘米長的段;豆腐幹切成絲。炒鍋上大火,加水煮沸,放入芹菜段和豆腐幹絲,至芹菜斷生時撈出,放涼水中過涼,控水後放碗中,加入精鹽、醬油、味精、白糖、薑絲、香油,拌勻後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苦瓜泥

“原料”苦瓜250克,白糖30克。

“製作”將苦瓜洗淨,搗爛如泥,加入白糖後拌勻,2小時後將水汁潷出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涼拌蒲公英

“原料”新鮮蒲公英500克,熟芝麻粉20克,醬油、紅糖、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新鮮蒲公英揀雜,洗淨,保留根頭部分,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碼齊,切成段,放入盤中,勻布熟芝麻粉,加醬油、紅糖、精鹽、味精各少許,拌勻,淋入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當日吃完。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茄汁藕鬆

“原料”鮮藕400克,番茄醬10克,醋5克,白糖20克,精製油250克(實耗約25克),濕澱粉、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鮮藕去皮、節,切成細絲,入水中略漂洗,撈出控水,加精鹽略醃。炒鍋上大火,放入精製油燒至七成熱,下藕絲炸至淡黃色,撈出控油即成藕鬆;炒鍋內留餘油,燒至四成熱,放入番茄醬炒散,然後加入水50毫升、白糖、醋,至湯沸後撇去浮沫,用濕澱粉勾芡,放入炸好的藕鬆,顛翻均勻,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涼拌萵苣

“原料”萵苣500克,精鹽、醬油、白糖、醋、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萵苣削去皮,切成片,用水洗淨,再用沸水燙一下,撈出,用精鹽醃一下,擠去水,加醬油、白糖、醋、香油,拌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綠豆鮮藕湯

“原料”綠豆50克,鮮藕200克。

“製作”將鮮藕洗淨,切成片或小塊,並將藕節一剖為四,備用;綠豆淘洗幹淨,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30分鍾,煮至綠豆熟爛、藕熟、湯汁黏稠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型月經超前、月經量多。

(2)血寒型

主要症狀:經期延後,月經量少,色暗紅,質稠有血塊,經期小腹冷痛,得熱則減,苔白或質紫,脈沉緊或遲。

食療原則:溫經散寒。

食物宜忌:宜食生薑、幹薑、肉桂、紅糖、艾葉、花椒、胡椒、丁香、小茴香等食物;忌食柿子、柿餅、梨、苦瓜、河蟹、螺螄、鴨肉、皮蛋、綠豆、冷茶及各種冷飲。

醋蒜紅糖飲

“原料”大蒜250克,食醋250毫升,紅糖90克。

“製作”將大蒜去皮,搗爛,浸泡在糖醋溶液中,1周後取其汁服用。

“用法”代茶飲,每次1湯匙,每日3次。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幹薑艾葉紅糖茶

“原料”幹薑20克,艾葉10克,紅糖30克。

“製作”將幹薑、艾葉分別洗淨,晾幹後切碎,同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2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留汁回入砂鍋,加入紅糖,用小火煨煮溶化,拌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紅葡萄酒茶

“原料”紅茶120毫升,紅葡萄酒50毫升,橘汁15毫升,杏仁醬15毫升,杏脯1枚。

“製作”將橘汁和紅葡萄酒一起放入小鍋中煮熱後,加入紅茶繼續加熱至將要沸騰時端離爐火,舀入杏仁醬調勻,倒入杯中,放上杏脯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痛經。

肉桂紅茶

“原料”肉桂粉1.5克,白糖15克,紅茶汁200毫升。

“製作”將紅茶汁中加入白糖和肉桂粉,攪勻即成。

“用法”代茶頻飲,當日飲完。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辣椒粥

“原料”辣椒30克,大米100克,植物油、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辣椒洗淨,去子,切成細絲,與大米同入鍋中,用中火煨煮成粥,放入植物油及精鹽,再稍煮幾分鍾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小茴香粥

“原料”小茴香3克,大米50克。

“製作”將小茴香去淨雜質,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洗幹淨入鍋,加500毫升水,用大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待粥熟時加入小茴香,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3次,溫熱空腹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艾薑粥

“原料”艾葉9克,生薑15克,大米60克,紅糖20克。

“製作”將艾葉洗淨,切段,生薑洗淨,切片,同入鍋中,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與淘洗幹淨的大米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成稠粥,調入紅糖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薑椒鯽魚羹

“原料”鮮鯽魚1條(約250克),生薑20克,橘皮10克,胡椒粉3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鱗、鰓及內髒,用清水洗淨;生薑去外皮,洗淨,切成絲。將橘皮洗淨,與薑絲、胡椒粉一同裝入布袋,紮緊袋口,放入鯽魚腹中,再將鯽魚放入鍋中,加水後置於火上,用小火煨熟,取出藥袋,加精鹽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薑韭牛奶

“原料”牛奶200毫升,生薑25克,韭菜250克。

“製作”將生薑洗淨,切成片;韭菜洗淨,切成小段。將薑片、韭菜段一同搗爛,用潔淨紗布包好絞汁;將薑韭汁放在鍋中,倒入牛奶,用小火加熱,煮沸3分鍾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溫經散寒,補氣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鹿角霜酒

“原料”鹿角霜5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製作”將鹿角霜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靜置7日後取上清液即成。

“用法”早晚各飲15毫升(1小盅)。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茴香燜羊肉

“原料”羊肉300克,大蔥100克,蒜15克,生薑5克,黃酒10克,小茴香3克,植物油、花椒粉、精鹽、醬油各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切成片,大蔥洗淨,切成菱形,蒜切成片,生薑切成米粒狀。羊肉放入碗內,加入蔥、生薑、蒜、花椒粉、精鹽、醬油拌勻。炒鍋上大火,放植物油燒熱,將拌好的羊肉投入鍋內,淋上黃酒,放入小茴香爆炒,待肉變色後加蓋,移小火燜1小時,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生薑魚絲

“原料”草魚中段500克,鮮生薑30克,雞蛋(取清)1個,植物油、精鹽、味精、胡椒粉、黃酒、鮮湯、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生薑洗淨,切成絲待用;草魚劈開兩片,再去魚皮和魚骨刺,將魚肉切成魚絲。把魚絲放在盛器內,加入雞蛋清、精鹽、味精、胡椒粉、幹澱粉拌勻上漿。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四成熱,下魚絲,用勺劃散,待魚絲熟後倒入漏勺瀝油;鍋內留底油,下薑絲煸炒,再加入黃酒、鮮湯、精鹽、味精,最後下魚絲煮沸後,用濕澱粉勾芡,淋少許熱油翻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洋蔥烤羊肉

“原料”洋蔥100克,羊後腿肉300克,香油、醬油、精鹽、味精、花椒粉、辣椒粉、胡椒粉、蔥花、薑汁各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切成塊;洋蔥洗淨,切成相應的塊;用小碗放入醬油、味精、精鹽、花椒粉、辣椒粉,調勻成小料裝碟備用。用鐵釺將羊肉和洋蔥間隔穿起來(一串8~9塊),把羊肉串平架在炭火上,用微火烤製,邊烤邊用毛刷將調好的薑汁均勻地刷在羊肉串上,並均勻地撒上配好的小料,當兩麵均烤至棕黃色時,刷香油,連同鐵釺放在盤中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羊瘦肉300克,當歸15克,生薑、大茴香、桂皮、精鹽、味精、五香粉、料酒各適量。

“製作”將當歸、生薑分別揀去雜質,洗淨,晾幹或曬幹,切成片,同放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備用。將羊肉洗淨,入沸水鍋汆一下,用清水過涼,切成羊肉小塊或羊肉片,與當歸、薑藥袋同放入砂鍋,加入大茴香、桂皮及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燜煮至羊肉熟爛如酥,取出藥袋,濾盡藥汁,撈出大茴香、桂皮,加精鹽,味精、五香粉,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痛經。

糖醋大蒜

“原料”大蒜頭200克,紅糖250克,米醋300毫升。

“製作”將大蒜頭去皮洗淨,瀝幹水分。把米醋、紅糖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待冷卻後,倒入幹淨大瓶內,加入大蒜瓣浸10餘日即成。

“用法”佐餐,吃糖蒜,喝糖醋浸液,每次20毫升,每日1次,連食5~7日。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茴香豆

“原料”蠶豆1000克,大茴香20克,桂皮20克,精鹽10克。

“製作”將蠶豆洗淨,水泡後放入鍋中,加入大茴香、桂皮、精鹽和水50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煮至豆熟即成。

“用法”當零食。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調經。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閉經。

(3)氣虛型

主要症狀:月經超前,經量多多,色淡質薄且稀,伴有麵色淡白,眩暈心悸,神疲乏力,氣短懶言,不思飲食,舌質淡,脈細弱。

食療原則:補氣攝血。

食物宜忌:宜食牛肉、豬肉、火腿肉、兔肉、雞蛋、鵪鶉、鴿肉、黃鱔、黃豆、桂圓肉、大棗、人參、黃芪等食物及藥食兼用品;忌食生蘿卜、檳榔及生冷瓜果、冷飲。

參芪蜜飲

“原料”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大棗5枚,炙甘草3克,蜂蜜30克。

“製作”將黃芪、黨參、白術、大棗、炙甘草洗淨,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鍾,合並濾汁。待藥液轉溫後調入蜂蜜攪勻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花生豆奶

“原料”黃豆150克,花生仁25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黃豆和花生仁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4小時,再將浸脹的黃豆和花生加清水搗碎,用紗布過濾。將濾液置鍋中煮沸,加入適量白糖即成(夏天可以將煮沸的豆奶晾涼後,置冰箱中凍冷後飲用)。

“用法”早晚時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紅棗糕

“原料”紅棗500克,荸薺100克,核桃仁50克,紅薯100克,雞蛋(取清)3個,白糖250克,濕綿紙1張,冬瓜片、豬網油、豬板油各適量“製作”將紅棗衝洗幹淨,瀝去水,放在小鐵絲網上,置火上燒焦棗皮,邊燒邊顛動絲網,見紅棗都起黑殼時,將鐵絲網離火,倒入清水中稍泡,瀝去水後,擦去黑殼,剔除棗核壓成泥;把核桃仁放入開水中泡好,用漏勺撈出去皮,放入熱油中將呈黃色時撈出;紅薯洗淨,放入鍋中,煮至熟爛,撈出去皮,製成蓉;豬板油洗淨,去膜後壓成泥;荸薺洗淨,去皮,切成細丁;冬瓜片、核桃仁均可切成碎丁。把棗泥、紅薯泥、雞蛋清、板油放入盆中,加入冬瓜片、荸薺、核桃仁、白糖拌勻;將網油放入碗底,倒入拌勻的泥,用手勺按平,蒙上濕綿紙,用線繩紮牢,裝入籠屜,蒸熟後取出,揭去濕綿紙,扣入盤中,除去網油,撒上白糖即成。

“用法”當點心。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豬肉粥

“原料”豬瘦肉末50克,大米50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豬肉末與淘洗幹淨的大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煮成稀粥,調入精鹽即成。

“用法”當早餐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人參桂圓糯米粥

“原料”白參3克,桂圓肉10克,糯米50克。

“製作”將白參磨研成細末。桂圓肉與淘洗的糯米煮稠粥,粥成時加入白參細末,再煮一兩沸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鱔魚雞蛋粥

“原料”鱔魚2條(約400克),大米100克,雞蛋3個,黃酒、香醋、蔥花、薑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迅速打散;大米淘洗幹淨;將活鱔魚宰殺,去內髒,洗淨,切成小段,與黃酒、香醋、精鹽拌勻。煮鍋刷洗淨,加入適量水和大米,置於大火上,水沸後加入鱔魚拌勻,改用小火慢慢煮至米開花時,調入雞蛋汁、蔥花、薑末、味精稍燜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牛肉粥

“原料”鮮牛肉50克,糯米100克,生薑、蔥、植物油、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牛肉洗淨,切成肉丁,糯米洗淨入砂鍋內,加水用常法煮粥,待肉爛粥熟,入薑、蔥、植物油、精鹽少許,稍煮2~3沸即成。

“用法”每日早晨溫熱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鱔魚幹飯

“原料”大米500克,鱔魚750克,植物油、醬油、白糖、精鹽、蔥花、蒜泥、胡椒粉、黃酒、鮮湯各適量。

“製作”將大米揀去雜物,淘洗幹淨,控去水;鱔魚頭釘在木板上,用刀剖腹開膛,去掉內髒和脊骨,剁去頭尾,洗淨,切成段,用少許精鹽和黃酒擦抹,醃漬10分鍾左右。鍋置火上,加水煮沸,倒入大米,再沸後攪拌均勻,煮8~10分鍾,見米粒開花,放上鱔魚段,蓋上鍋蓋,用小火燜15~20分鍾,至米湯收淨,米飯、魚肉熟透離火;另一鍋上火,放植物油燒至五六成熱,下蔥花、蒜泥,炒出香味後,放醬油、白糖、胡椒粉、精鹽和適量鮮湯,攪勻煮沸,製成味汁。食用時,先從飯鍋中取出鱔魚段,將米飯撥鬆,盛入碗中,再放上鱔魚段,澆上味汁即成。

“用法”主餐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紅棗白鴿飯

“原料”紅棗25個,米飯200克,淨乳鴿1隻,香菇3朵,黃酒、醬油、白糖、植物油、薑片各適量。

“製作”將乳鴿斬塊,用黃酒、白糖、醬油、植物油浸6小時;棗洗淨,去皮、核;香菇水發後切絲。將香菇、生薑片一起入鴿肉中拌勻;米飯中加鴿肉、香菇、紅棗,蒸15分鍾即成。

“用法”主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香菜牛肉餃

“原料”香菜50克,麵粉500克,牛肉350克,白菜100克,醬油、香油、精鹽、味精、蔥花、薑末各適量。

“製作”將白菜去淨老根,擇洗幹淨,瀝水,剁成菜末,擠去水;香菜擇洗幹淨,瀝水,切成段。牛肉剔淨筋膜,洗淨,剁成肉泥,放入盆內,加適量醬油醃浸一會兒,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動,邊攪邊加水,待攪至濃稠時,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蔥花、薑末、香油、香菜末調拌均勻,最後加入白菜末,拌勻,即成為餡料。麵粉(200克)加入沸水燙拌,稍涼,揉勻揉透成燙麵團;麵粉(300克)加水和成麵團,反複揉搓,揉勻揉透成冷水麵團。在案板上將兩種麵團揉在一起,揉勻揉透,蓋上濕布放置餳麵,再稍揉幾下;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麵劑,按扁,擀成中間稍厚的圓形麵皮;將餡料打入麵皮裏,包捏成半月形,並在邊上捏成花邊,即成為餃子生坯;將濕屜布鋪在籠裏,把餃子坯擺在籠布上,蓋上蓋,上鍋大火沸水蒸約15分鍾即成。

“用法”主餐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五圓全雞

“原料”淨母雞1隻(約100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15克,黑棗15克,蓮子肉15克,枸杞子15克,紅糖、蔥花、薑末、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淨母雞洗淨,入沸水中汆一下,將其腹部朝上放在大碗內,待用。將桂圓肉、荔枝肉、黑棗(去核)、蓮子肉、枸杞子洗淨,分放在雞腹及蒸碗的四周,勻放紅糖,加適量清水,並加蔥花、薑末、料酒、精鹽、味精,放入籠屜,上籠蒸2小時,待雞肉熟爛,取出,撒上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芙蓉鱔魚絲

“原料”大活鱔魚500克,雞蛋(取清)6隻,熟火腿肉絲25克,水發香菇絲25克,黃酒、精鹽、味精、蔥絲、薑絲、濕澱粉、豬油各適量。

“製作”將鱔魚宰殺,去內髒、骨、皮洗淨,切成長絲,放入清水盆中泡白,撈出擠幹水,放入碗內,加入精鹽、味精、黃酒、澱粉、雞蛋清拌勻。油鍋燒至四成熱時,倒入調好的鱔魚絲,用筷子劃散,待熟後撈出瀝油;鍋中留餘油,投入蔥、薑絲煸香,放入火腿肉、香菇煸炒,加入精鹽、味精、黃酒調味,倒入鱔魚絲煸炒,用濕澱粉勾芡,出鍋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黃芪燉牛肉

“原料”牛肉750克,黃芪20克,陳皮5克,黃酒、蔥、生薑、醬油、白糖、精鹽、味精、胡椒粉、花椒、豆瓣辣醬、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牛肉洗淨,切成條,放入沸水鍋中汆去血水;生薑拍鬆,蔥切長段,黃芪洗淨後切成厚片,陳皮洗淨待用。炒鍋上火,放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牛肉條炸一會兒,撈起肉條;鍋內留底油,下蔥、生薑、花椒、豆瓣醬煸香,放入清水和牛肉條、黃芪,加入陳皮、精鹽、醬油、胡椒粉、黃酒,用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慢燉2小時左右,待牛肉熟爛時去蔥、生薑、黃芪、陳皮,加味精調味,收汁,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人參砂鍋雞

“原料”嫩母雞1隻(約1500克),白參3克,料酒、蔥花、薑末、精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白參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將嫩母雞宰殺,去毛、內髒,洗淨,放入沸水鍋中汆透,撈出,控淨水,放入砂鍋,加清湯(或清水)淹沒雞身,待用。另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加蔥花、薑末煸炒出香,倒入砂鍋,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1.5小時,待雞肉熟爛,加白參片、精鹽、味精,拌和均勻,再煨至沸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牛奶菜花

“原料”菜花500克,鮮蘑25克,牛奶、鮮湯、精鹽、味精、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菜花洗淨,用手掰成小朵,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鮮蘑去蒂。炒鍋上火燒熱,下鮮湯,煮沸後下鮮蘑、菜花,加精鹽、味精、牛奶,轉小火煮片刻,撈出,擺在盤中。原汁用濕澱粉勾芡,澆在菜花上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花生乳鴿

“原料”花生仁150克,乳鴿1隻,冰糖60克。

“製作”將花生仁加水浸泡12小時,洗淨;乳鴿宰殺,去毛及內髒,剔去骨頭,切成小塊。將花生仁、乳鴿肉塊、冰糖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燉煮,待鴿肉煮爛即成。

“用法”隔日1劑,分2次食完,宜常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桂圓雞丁

“原料”雞脯肉200克,桂圓肉20克,小白菜30克,雞蛋2個,植物油、精鹽、白糖、醬油、味精、黃酒、胡椒粉、蔥、生薑、蒜、鮮湯、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桂圓肉、小白菜分別洗淨;取一小碗,加入白糖、醬油、味精、鮮湯、胡椒粉、濕澱粉,調成汁;雞脯肉用刀背捶鬆,切成小丁,放在碗中,加精鹽和濕澱粉拌勻。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倒入桂圓肉、雞丁急速炒至雞肉顏色發白、質幹,加入黃酒、蔥、生薑、蒜,炒勻後即加入調味汁,再加進在油鍋中滑過的小白菜,炒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紅棗燉兔肉

“原料”紅棗60克,兔肉250克,精鹽、黃酒、味精、薑片、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兔肉洗淨切塊,紅棗用溫水泡發並洗淨,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精鹽、味精、黃酒、薑片、植物油和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兔肉熟爛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黃芪山藥燉乳鴿

“原料”黃芪15克,山藥10克,乳鴿1隻,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乳鴿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將黃芪、山藥洗淨後切片,與乳鴿共入燉鍋內,加適量水,隔水燉2小時,加精鹽、味精、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芪棗阿膠湯

“原料”黃芪30克,紅棗10枚,東阿阿膠10克。

“製作”將黃芪、紅棗洗淨,用冷水浸泡30分鍾,以小火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趁熱放入東阿阿膠塊,用小火烊化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食棗飲湯。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蠣肉山藥湯

“原料”牡蠣肉250克,山藥250克,豬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牡蠣肉洗淨,切片,與去皮、洗淨的山藥片同入鍋中,加適量水,先以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燉至牡蠣肉熟爛,加入豬油、精鹽、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吃肉飲湯。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兔肉山藥湯

“原料”淨兔肉120克,山藥30克,紅棗30克,枸杞子15克,薑汁、黃酒、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兔肉洗淨,切成塊,連同洗淨的山藥、紅棗、枸杞子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肉熟透,加入薑汁、黃酒、精鹽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花生桂圓湯

“原料”花生仁100克,桂圓肉50克,紅棗5個,白糖適量。

“製作”花生仁、桂圓肉、紅棗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湯,加入白糖溶化即成。

“用法”飲湯,每日1劑。食花生仁、桂圓肉、紅棗。

“功效”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量過多或月經延後、月經量過少。

(4)血虛型

主要症狀:月經延後、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無血塊,伴有麵色萎黃無華,頭昏眼花,心悸氣短,經後小腹隱痛,膚不潤澤,大便或見幹燥,舌淡紅,苔薄,脈細弱。

食療原則:養血,益氣,調經。

食物宜忌:宜食桂圓肉、雞蛋、鵪鶉蛋、阿膠、桑椹、葡萄、黑芝麻、豬肝、羊肝、菠菜、豬血、鴨血等食物;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及白酒。

四物蜜飲

“原料”當歸10克,炒白芍10克,熟地黃12克,川芎6克,蜂蜜30克。

“製作”將當歸、炒白芍、熟地黃、川芎洗淨,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鍾,合並濾汁,待藥液轉溫後調入蜂蜜攪勻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養血調經。適用於血虛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參芪當歸羊血羹

“原料”羊血塊30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當歸10克,黃酒、蔥花、薑末、蒜泥、精鹽、味精、五香粉、香油、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黨參、黃芪、當歸洗淨,切成飲片,放入紗布袋,紮口,備用;將羊血塊按常法放入水中浸泡片刻,洗淨,切成小丁,盛入碗中,待用。燒鍋置火上,加水適量,放入藥袋,大火煮沸,改用中火煨煮40分鍾,取出藥袋,濾盡藥汁;藥汁加清水適量,放入羊血小丁塊,烹入黃酒,加蔥花、薑末、蒜泥、精鹽、味精,大火煮沸,用濕澱粉勾芡成羹,停火,撒入五香粉、淋入香油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養血調經。適用於血虛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鮮葡萄汁

“原料”葡萄100克,白糖20克。

“製作”將葡萄洗淨,去除果柄、外皮及子,放入家用食品攪拌機中,加冷開水及白糖一並攪拌,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當飲料,隨量飲用。

“功效”養血調經。適用於血虛型月經延後,月經量少。

黃芪阿膠粥

“原料”黃芪30克,東阿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