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月經不調(3 / 3)

“製作”將山楂糕切成碎塊。炒鍋上火,放水煮沸,放入山楂糕煮10分鍾後,放入白糖,再放入去皮和子切成丁的橘子,水沸後,下入玉米粉勾芡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燴橘子山楂羹

“原料”橘子150克,山楂糕丁100克,白糖50克,濕澱粉適量。

“製作”將橘子去外皮,分瓣,去筋及子。炒鍋上火,放水適量,下入白糖,煮沸後撇去浮沫,下入橘子瓣,撒上山楂糕丁,用濕澱粉勾芡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陳皮大貝粥

“原料”陳皮20克,大貝母粉6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陳皮研末;大米淘洗幹淨。炒鍋上火,加入清水、大米,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粥熟時,再加入陳皮,調入大貝母粉,略煮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蜜餞橘皮

“原料”鮮橘皮500克,蜂蜜100克。

“製作”將新鮮橘子皮洗淨,瀝水,切成細條,浸泡於蜂蜜中醃製1周即成。

“用法”當蜜餞嚼食,每次10克,每日2~3次。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柚肉蜜酒

“原料”鮮柚肉500克,蜂蜜250克,當歸30克,白酒適量。

“製作”將鮮柚肉去核,切成小塊,放入瓷罐中,加入當歸片,再加入適量白酒,密封,浸悶2夜,再倒入鍋中,煎煮至餘液欲幹時加入蜂蜜,拌勻晾涼後裝瓶即成。

“用法”每次3克,每日2~3次。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菖蒲川芎酒

“原料”石菖蒲120克,川芎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製作”將石菖蒲、川芎一同浸於酒瓶中,封口,5日後開啟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飲10~20毫升。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杜蘅鬆蘿瓜蒂酒

“原料”杜蘅10克,鬆蘿10克,瓜蒂30枚,黃酒250毫升。

“製作”將以上前3味加黃酒,浸泡1日後去渣即成。

“用法”溫服,每次40毫升,每日2次。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蘿卜拌海蜇皮

“原料”白海蜇皮100克,白蘿卜200克,植物油、蔥、白糖、味精、精鹽、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白蘿卜洗淨,切成細絲,用精鹽拌透;將海蜇皮切絲,先用涼水衝洗,再用冷開水漂清,瀝幹,與蘿卜絲一起放碗內散開。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蔥花炸香,趁熱倒碗內,加白糖、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涼拌蘿卜纓

“原料”小蘿卜纓300克,植物油、精鹽、味精、香油、花椒各適量。

“製作”將蘿卜纓兩端切掉,摘去餘葉,隻取中間的硬梗,洗淨,在開水鍋內燙蔫,撈出瀝去水,切成段,裝盤。炒鍋上火,加油燒成九成熱,放入花椒10餘粒,等花椒焦黑,撈出,趁熱將油淋在蘿卜纓上,加適量精鹽、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橘味海帶絲

“原料”陳皮25克,幹海帶150克,香菜30克,白糖、醬油、醋、香油、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海帶放進籠內,蒸20分鍾,取出,投入熱水中浸泡,洗淨泥沙,瀝幹,切絲,放入盤中,加入醬油、白糖、香油、味精,拌勻;將陳皮放入開水中,換2次水,洗淨,瀝幹,剁末,放碗中加醋拌勻,倒入海帶絲盤中攪拌均勻;然後將香菜洗淨,切段後撒上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開洋蘿卜

“原料”白蘿卜300克,青蒜30克,海米50克,植物油、精鹽、醬油、味精、白糖、黃酒各適量。

“製作”將蘿卜洗淨,切成塊,青蒜切成段。炒鍋上火,放植物油燒熱,下蘿卜煸炒,然後加入清水、海米,加蓋煮沸片刻,至蘿卜煮熟後,加入精鹽、醬油、味精、白糖、黃酒,撒入青蒜,待鍋內湯汁即將收幹時,起鍋裝盆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奶油蘿卜球

“原料”大蘿卜500克,香油30克,鮮湯、鮮牛奶、味精、精鹽、黃酒、濕澱粉、雞油各適量。

“製作”將蘿卜洗淨,去皮,切成段,削成栗子大小的圓球,放入沸水鍋中煮,見蘿卜變成透明、玉色,撈出,冷水透涼,控幹。炒鍋上火,放香油燒熱,下鮮湯、味精、黃酒等,煮沸撇沫,放入蘿卜球稍燒一會兒,蘿卜變酥(內部無硬心),倒入鮮牛奶,一見微沸就用濕澱粉勾稀芡,淋上雞油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三色蘿卜球

“原料”白蘿卜、心裏美蘿卜、胡蘿卜各250克,精鹽、味精、黃酒、植物油、濕澱粉、薑末、素鮮湯、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胡蘿卜洗淨,切成段,白蘿卜、心裏美蘿卜均洗淨,先切成大片,再切成段,將3種蘿卜段均削成棗形球。鍋內加清水,上火煮沸,下入白蘿卜球、心裏美蘿卜球煮透,撈入涼水盆中過涼;再下入胡蘿卜球煮透,撈入涼水盆中過涼,控水。炒鍋上中火,加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放入3種蘿卜球炸透撈出;炒鍋內留底油,上火燒熱,下薑末煸炒出香味,衝入素鮮湯,倒入蘿卜球煮沸,改用小火,加精鹽、味精、黃酒、胡椒粉,待蘿卜球煮爛時,用濕澱粉將湯汁勾濃芡,淋上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糖醋辣蘿卜

“原料”大蘿卜500克,幹紅辣椒10克,植物油、精鹽、白糖、醋、蔥花、薑末、澱粉、味精、鮮湯各適量。

“製作”將大蘿卜洗淨,去皮,切成丁,放入沸水鍋中焯八成熟,撈出晾涼;幹紅辣椒切成小段。炒鍋內放油加熱,用蔥花、薑末熗鍋,放入蘿卜丁、幹紅辣椒段、白糖、醋、精鹽,加少許鮮湯,待蘿卜丁熟透時,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出鍋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辛味萵苣

“原料”去皮萵苣200克,白芥子粉10克,杏仁6克,香油、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萵苣切成條;白芥子粉放入杯中,用開水悶熟;杏仁泡透去皮,切成末。將萵苣、杏仁末連同悶熟的白芥子粉放在一起,加入香油及味精,調拌均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化痰理氣,調經。適用於痰阻型月經不調。

(9)濕熱型

主要症狀:經期長,經來澀少,色淡不鮮或暗黑,有小血塊,平時腰酸,下腹部隱痛,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穢氣,苔黃膩,脈滑數。

食療原則:清熱利濕,理氣調經。

食物宜忌:宜食馬齒莧、蒲公英、地錦草、車前草、車前子、苦菜、苦瓜、大蒜、莧菜、冬瓜、絲瓜、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玉米須、茶葉、茯苓、豬苓、蒼術、知母、黃柏、當歸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忌食辛辣香燥、動火、濕熱之食物。

地錦草紅糖飲

“原料”鮮地錦200克(幹品100克),白糖20克。

“製作”將鮮地錦洗淨,切碎,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鍾,用潔淨紗布濾汁去渣,取濾汁,趁熱調入白糖,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龍膽草蜜飲

“原料”龍膽草3克,蜂蜜15克。

“製作”將龍膽草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加入蜂蜜,調勻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可衝泡3~5次,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蒲公英赤芍蜜飲

“原料”蒲公英30克,赤芍20克,蜂蜜30克。

“製作”將蒲公英、赤芍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等藥汁轉溫後調入蜂蜜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玉米須茶

“原料”玉米須30克,車前草20克,生甘草2克。

“製作”將玉米須、車前草、生甘草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知柏綠茶

“原料”知母、黃柏各15克,綠茶2克。

“製作”將知母、黃柏洗淨,與綠茶一道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馬齒莧甜茶

“原料”馬齒莧40克,白糖10克。

“製作”將馬齒莧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加入白糖,待糖溶化即成。

“用法”當茶頻飲,當日飲完。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大蒜茯苓粥

“原料”蒜頭30克,茯苓20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蒜頭剝去外皮,切碎,搗爛成蓉;茯苓洗淨後曬幹或烘幹,研成極細末,盛入碗中。大米淘淨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調入茯苓粉,拌和均勻,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成時加蒜蓉,攪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馬齒莧苡仁粥

“原料”鮮馬齒莧100克,薏苡仁60克,大米60克。

“製作”將鮮馬齒莧洗淨,切成小段;薏苡仁、大米淘淨,同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加入馬齒莧小段,改用小火煨煮成黏稠粥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生大黃苡仁粥

“原料”生大黃5克,薏苡仁100克,白糖15克。

“製作”將生大黃洗淨,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去渣取汁,與淘洗幹淨的薏苡仁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至薏苡仁熟爛,趁熱調入白糖,待糖溶化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蒲公英粥

“原料”蒲公英30克(鮮品60克),大米6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蒲公英洗淨,切碎,入鍋水煎,去渣取汁;把大米洗淨,加入藥汁,用小火煮成稀粥,加精鹽、味精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赤豆茯苓苡仁粥

“原料”赤小豆50克,白茯苓2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赤小豆、白茯苓、薏苡仁洗淨,赤小豆浸泡半天。將赤小豆與薏苡仁一起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熟爛,加茯苓粉再煮約15分鍾,加白糖少許稍煮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番茄芹菜汁

“原料”番茄250克,芹菜300克,小冰塊、檸檬汁、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芹菜去根、黃葉,洗淨,用溫開水浸泡10分鍾,切成小段;番茄洗淨後用熱開水浸泡5分鍾,剝去皮,切成小塊。將番茄與芹菜一起投入家用搗攪機中,打成汁,用潔淨紗布過濾。把濾液倒入玻璃杯中,加入檸檬汁和精鹽,用長柄匙調勻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飲前各加小冰塊1塊。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玉米須赤豆羹

“原料”玉米須50克,赤豆100克。

“製作”將玉米須洗淨,切碎,裝入潔淨的紗布袋,紮緊口,與淘洗幹淨的赤豆一同投入沸水鍋中,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赤豆熟爛,去玉米須袋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馬齒莧包子

“原料”麵粉500克,幹馬齒莧200克,油豆腐100克,精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馬齒莧用溫水泡發,去雜質及老黃葉片,再用涼水清洗1~3遍,切碎;將油豆腐洗淨,切碎。兩者同放入盆中,加入精鹽、味精、植物油,拌勻成包子餡;麵粉放入泡好酵頭的盆內,和成麵團,放在溫暖處發酵,將發酵的麵團對上堿水中和酸味,揉勻搓成長條,揪成小麵劑子,擀成包子麵皮,包餡成生包子,上籠蒸熟即成。

“用法”當點心,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大蒜泥拌馬齒莧

“原料”大蒜頭15瓣,鮮馬齒莧150克,精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製作”將大蒜頭瓣剝去外皮,洗淨,晾幹後切碎,搗爛,剁成泥糊,備用。將新采摘的馬齒莧全草洗幹淨,理順碼齊,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切成段,放入盤碗內,加入大蒜泥糊、味精、精鹽,拌和均勻,淋入少許醬油即成。

“用法”早晚餐分食,當日吃完。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玉米須歸尾燉蚌肉

“原料”玉米須50克,當歸尾15克,蚌肉200克,精鹽、黃酒、花椒、香油、蔥段、薑片各適量。

“製作”將玉米須、當歸尾洗淨,與洗淨的蚌肉同入鍋中,加入精鹽、黃酒、花椒、蔥段、薑片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燉至蚌肉熟爛入味,揀去玉米須、當歸尾、蔥段、薑片,淋上香油,煮至再沸即成。

“用法”佐餐,食肉飲湯。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泥鰍燉豆腐

“原料”泥鰍500克,豆腐250克,薑片、精鹽、黃酒、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泥鰍放進竹籮裏蓋好,用熱水燙死,冷水洗去黏液,去鰓及內髒,洗淨後切成段,與洗淨切成小方塊的豆腐及生薑片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加少許精鹽、黃酒調味,移至小火上燉約30分鍾,待泥鰍熟透時淋上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上下午分食。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清炒馬齒莧

“原料”鮮馬齒莧500克,蔥花、蒜蓉、精鹽、味精、黃酒、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馬齒莧擇洗幹淨,切段。炒鍋上大火,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蔥花、蒜蓉煸香,烹入黃酒,下馬齒莧翻炒至剛斷生,加入精鹽、味精炒勻,淋上香油,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苡仁赤豆湯

“原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紅棗6枚,白糖10克。

“製作”將薏苡仁、赤小豆、紅棗分別洗淨,入鍋,加適量清水,用小火慢燉1小時,待薏苡仁、赤小豆熟爛後加入白糖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馬齒莧綠豆湯

“原料”馬齒莧250克,綠豆100克,豬瘦肉100克,蒜泥、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馬齒莧除根,去老莖,洗淨,切成段。綠豆淘洗淨後直接放入煲內,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約15分鍾,再放入豬瘦肉、馬齒莧、蒜泥,煮1~2小時至豬肉熟爛,放入香油、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用法”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化濕,調經。適用於濕熱型月經不調。

(10)腎陰虛型

主要症狀:月經延後或先後不定期,經量過少或經量多少不一,月經色紅質稀,形體消瘦,午後潮熱,手足心熱,頭昏腰酸,乳房萎癟,盜汗,眩暈,或伴有不孕症,舌質紅,脈細數。

食療原則:滋腎養陰。

食物宜忌:宜食鱉甲、烏龜、海參、海蜇、牡蠣、蛤蜊、蛤蟆、幹貝、泥鰍、螺螄、河蚌、河蜆、黑魚、鴨肉、銀耳、黑木耳、竹蓀、海帶、紫菜、枸杞葉、枸杞子、山藥、黑芝麻、黑豆、黑米、女貞子、地黃、何首烏、山茱萸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忌食辛辣、溫燥之食物。

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粉40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大米淘洗幹淨,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成時緩緩調入黑芝麻粉,拌勻,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龜肉粥

“原料”烏龜500克,糯米100克,鮮湯、精鹽、蔥、生薑、黃酒、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烏龜放入冷水鍋中,蓋好鍋蓋,上大火煮沸撈出,去龜甲,除去內髒,斬掉頭腳,剝皮去尾,下開水鍋重煮一下,再放入冷水中,剝去烏龜身上的皮膜,切成小塊,洗淨,放入平鍋中,加入黃酒、蔥、生薑、精鹽,上籠用大火蒸爛,揀去蔥、生薑及龜骨,留下肉及湯汁;將糯米淘洗幹淨,下鍋,加鮮湯,置大火上煮沸,熬煮成粥,再倒入平鍋內的龜肉及湯汁,調入味精和胡椒粉,稍煮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靈芝刺五加粥

“原料”靈芝15克,刺五加15克,肉蓯蓉1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靈芝、刺五加、肉蓯蓉洗淨,切片,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熬,濃縮2次,去渣取汁,與淘淨的大米煮成稠粥,粥成時放入冰糖,待冰糖溶化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鹿角膠牛奶

“原料”鹿角膠10克,牛奶150毫升,蜂蜜適量。

“製作”將牛奶放入鍋中加熱,煮沸前即調入鹿角膠,以小火緩慢加熱,並用筷子不停攪拌,促進烊化,煮沸,待鹿角膠完全烊化後停火,待溫後調入蜂蜜,攪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飲。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芝麻蜂蜜糊

“原料”黑芝麻300克,蜂蜜200克。

“製作”將芝麻曬幹,入鍋,於小火上炒至香熟,冷後研成細末,摻入蜂蜜,調成糊,瓶裝即成。

“用法”每次1匙(約1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食。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芝麻補腎糕

“原料”黑芝麻60克,製何首烏30克,桑椹30克,麻仁10克,糯米粉700克,大米粉300克,白糖30克。

“製作”將黑芝麻放入鍋內,用微火炒香;製何首烏、桑椹、麻仁洗淨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煎煮20分鍾,去渣留汁;隨後,把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放入盆內,加製何首烏、桑椹、麻仁煎汁及適量清水,揉成麵團,做成糕,在每塊糕上撒布黑芝麻,上籠蒸30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每次100克。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黑米鍋巴海參

“原料”水發海參250克,黑米飯500克,筍片20克,香菇片20克,熟雞片25克,火腿片20克,油菜心20克,蔥花、大蒜片、味精、精鹽、醬油、濕澱粉、鮮湯、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海參洗淨,切成均勻的長條;將黑米飯壓成薄餅,在火上烤幹,用手掰成不規則的小塊。炒鍋上中火,加油燒至五成熱,下黑米鍋巴炸至剛稍出油麵,撈出備用;炒鍋置大火,放植物油燒熱,下蔥花、大蒜片煸香,下入海參、筍片、香菇片、雞片、火腿片、菜心、精鹽、醬油、鮮湯翻炒,再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盛於碗內,備用;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鍋巴炸至微黃,裝入湯盤內,澆上熱油,與海參一同上桌,迅速將海參澆在鍋巴上,發出響聲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枸杞子燉蛤士蟆油

“原料”幹蛤士蟆油(雌性林蛙的幹燥輸卵管)4克,枸杞子1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幹蛤士蟆油用溫水泡發約1小時,撈出,與洗淨的枸杞子、敲碎的冰糖同放碗中,加少量清水,蒸1小時,待蛤士蟆油熟爛時即成。

“用法”當點心,當日食完。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蛤士蟆油蒸燕窩

“原料”蛤士蟆油6克,燕窩5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以上3味同放入碗內,加少許水,入鍋蒸40分鍾即成。

“用法”當點心,當日吃完。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玫瑰花煮羊心

“原料”鮮玫瑰花50克(幹品15克),羊心50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玫瑰花洗淨,放入小鍋內加精鹽和水浸泡10分鍾,備用。羊心洗淨後切成薄片,入鍋,加入玫瑰花鹽水,燉煮至羊肉熟爛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珍珠鴨子

“原料”光鴨1隻(約1750克),鬆子仁20粒,熟芡實米10克,豬五花肉150克,香蔥2根,生薑1片,雞蛋1個,鮮湯、幹澱粉、濕澱粉、黃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光鴨洗淨,去掉腳爪,從尾部沿脊背剖至頸部,在宰口處將頸骨折斷抽出,剔去脊骨、胸骨、翅骨、腿骨,皮向下鋪在砧板上;再將豬肉斬成蓉,均勻地鋪在鴨肉上,用刀先橫後豎輕輕順拍;將鬆子仁均勻地嵌在肉內;取雞蛋打入碗內,加精鹽、味精、幹澱粉,攪成糊,塗在肉蓉上,使鴨皮向下放入大盤中,放入醬油,讓鴨皮沾滿醬色;炒鍋上火,放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入鬆子,炸至皮色金黃,倒入漏勺瀝油。取砂鍋1個,用竹箅墊底,將鴨子放入,周圍空處塞進鴨骨,放香蔥、生薑、黃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鮮湯,用小火燉至鴨肉熟爛離火,取出鴨子,放於盤中;炒鍋再上火,將鴨子原鹵潷入鍋內,用濕澱粉勾芡,加香油起鍋,澆於鴨上;炒鍋再上火,放入香油,再放入熟芡實米及鮮湯少許,加精鹽、味精,將湯汁均勻澆在鴨上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枸杞山藥蒸雞

“原料”枸杞子30克,山藥30克,淨母雞1隻,精鹽、味精、黃酒、香菇、筍片、火腿肉片、清湯各適量。

“製作”將淨雞去爪,剖開背脊,去內髒,下開水鍋汆一下,把雞腹向上放在湯碗內,加入精鹽、黃酒、味精、清湯、山藥片、枸杞子、香菇、筍片、火腿肉片等,上籠蒸2小時,至雞肉熟爛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地黃甲魚

“原料”甲魚1隻,熟地黃20克,菠菜60克,獨頭蒜12個,黃酒、薑塊、蔥、精鹽、味精、濕澱粉、雞油各適量。

“製作”將甲魚腹部朝上,待頭伸出來時宰去2/3,放淨血,揭開甲殼,取出整形,去淨內髒,洗淨,放入沸水鍋中汆一下,斬去腳爪、頭尾,刮洗幹淨,用刀將腹部肉劃成塊,不破皮,盛入蒸碗,腹部朝上,加入地黃片、薑塊、蔥、黃酒、蒜、味精、精鹽,上籠蒸至熟爛後取出,去地黃、薑塊、蔥;將菠菜洗淨,入沸水鍋中焯熟,裝盤墊底,將甲魚肉翻扣在菠菜上,獨頭蒜擺於甲魚肉四周;濕澱粉與甲魚湯汁入鍋,淋上雞油調好味,收汁,澆於盤內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首烏枸杞豬肝片

“原料”製何首烏20克,枸杞子20克,豬肝100克,水發木耳、嫩青菜、蔥花、蒜片、黃酒、醬油、薑末、精鹽、味精、香醋、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製何首烏、枸杞子洗淨,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濃煎2次,每次40分鍾,合並2次煎液,回入砂鍋,小火濃縮成50毫升,配以水發木耳、嫩青菜、蔥花、蒜片,加適量黃酒、醬油、薑末、精鹽、味精、香醋、濕澱粉,將豬肝(切片)溜炒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當日吃完。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銀耳鴿蛋湯

“原料”銀耳20克,鴿蛋10個,火腿肉末15克,香菜20克,雞湯、精鹽、味精、料酒、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銀耳用溫水浸泡,去根蒂,洗淨,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泡後蒸熟;香菜洗淨,鴿蛋煮熟,火腿肉末蒸熟;將雞湯煮沸,下料酒、精鹽、胡椒粉,放入蒸熟的銀耳、煮熟的去殼鴿蛋及火腿肉末,煮沸,放適量味精即成。

“用法”當點心,當日吃完。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山藥黑芝麻糊

“原料”山藥15克,黑芝麻150克,大米60克,鮮牛奶200毫升,冰糖、玫瑰糖各適量。

“製作”將大米用清水浸泡1小時,撈出瀝水;山藥切成小顆粒;黑芝麻洗淨後曬幹,入鍋炒香,加鮮牛奶和清水拌勻,磨成漿,濾出漿汁。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冰糖,置火上煮溶,將漿水倒入鍋內與冰糖攪勻,加入玫瑰糖,邊煮邊攪拌成糊,熟後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清燉甲魚

“原料”甲魚1隻(約750克),筍片30克,蔥、生薑、黃酒、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甲魚宰殺後從頭頸處割開,剖腹抽去氣管,去內髒,斬去腳爪,入沸水鍋中煮一下,取出,刮去背殼黑膜,剁成4塊,甲魚殼要與甲魚一同放在湯鍋內,加入筍片、蔥、生薑、黃酒各適量,加清水,以淹沒甲魚為度,放大火上煮沸,改用小火燜2小時,燉至甲魚殼酥、肉爛熟透後去蔥、生薑,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甲魚地黃湯

“原料”甲魚1隻(約500克),石斛20克,生地黃25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甲魚放沸水鍋中燙死,剁去頭爪,揭去硬殼,掏出內髒洗淨,切成1厘米見方的塊,與洗淨的百合、生地黃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轉用小火燉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鴨肉海參湯

“原料”鴨肉200克,海參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鴨肉洗淨,切成片。海參用水泡發透,洗淨,切片,與鴨肉片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燉煮2小時,至鴨肉熟爛,加精鹽和味精,調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銀耳枸杞湯

“原料”銀耳10克,枸杞子、冰糖各30克。

“製作”將銀耳用清水泡發,去根蒂。枸杞子用清水浸泡3分鍾,與銀耳、冰糖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熬約1小時,至銀耳熟爛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調經。適用於腎陰虛型月經不調。

(11)腎陽虛型

主要症狀:經期延後,或先後不定期,經量過少,或經量多少不一,月經色淡無塊,伴有頭暈耳鳴,畏寒怕冷,四肢不溫,乳房萎癟,神疲腰酸,小便頻,舌質淡苔白,脈沉緩或沉細無力。

食療原則:補腎溫陽。

食物宜忌:宜食羊肉、狗肉、鹿肉、蝦、核桃仁、洋蔥、大蒜、冬蟲夏草、北蟲草、海鰻、牛乳、羊血、鹿血、鹿胎、鹿茸、肉蓯蓉、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肉桂、製附子、鹿角膠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忌食生冷、寒涼食物。

紫河車人參粉

“原料”紫河車(胎盤)1具,白參20克。

“製作”將幹燥紫河車揀雜,微火烘幹,與烘幹的白參共研成細末,裝入空心膠囊,瓶裝即成。

“用法”每次4粒,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冬蟲夏草胎盤膠囊

“原料”冬蟲夏草20克,新鮮紫河車1個,茯神20克。

“製作”將冬蟲夏草、茯神曬幹後備用。將新鮮紫河車去除黏膜及臍帶,用清水漂洗幹淨,烘幹後與冬蟲夏草、茯神同研為細末,裝入1號膠囊中,瓶裝即成。

“用法”每次5粒,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芝麻肉蓯蓉粉

“原料”芝麻100克,肉蓯蓉60克。

“製作”將芝麻、肉蓯蓉洗淨,曬幹,研成極細末裝瓶即成。

“用法”早晚各服10克,用溫開水送下。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鹿胎膏

“原料”鮮鹿胎1隻,生曬參30克,白術30克,茯苓30克,白芍30克,熟地黃30克,川芎30克,當歸30克,甘草30克,鹿角膠90克,蜂蜜適量。

“製作”將鮮鹿胎洗淨,切成小塊,或剁成糜,備用。將生曬參、白術、茯苓、白芍、熟地黃、川芎、當歸、甘草切碎,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連同浸泡液一起倒入砂鍋,先用大火煮沸,調入鮮鹿胎糜,和勻後濃煎3次,每次45分鍾,每次過濾去渣,合並3次濾液,用小火煎熬,濃縮至膏,以不滲紙為度,另加入鹿角膠、蜂蜜、收膏後晾涼,貯入瓷罐中即成。

“用法”每次9克,每日2次。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桂花核桃腖

“原料”核桃仁250克,荸薺30克,奶油1000克,糖桂花適量。

“製作”將核桃仁加水磨成漿(可用家用磨碎機);荸薺洗淨,去外皮,切片後絞碎成糊。鍋內放入清水250毫升,加入荸薺漿,攪勻,用小火燒至溶化,先加白糖拌勻,再加核桃仁漿拌勻,最後將奶油調入鍋中,攪勻,用小火煮沸,出鍋倒入鋁盆內,待核桃糖漿涼後,放入冰箱,數小時後,等核桃糖漿凍結後取出,用刀劃成小方塊,撒上糖桂花即成。

“用法”每次6小塊,每日2次。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羊肉粥

“原料”新鮮羊肉200克,大米100克,蔥花、薑末、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新鮮羊肉洗淨,切成小塊,與淘洗幹淨的大米和蔥花、薑末、精鹽一同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熬煮,至肉爛粥稠時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鹿角膠粥

“原料”鹿角膠20克,生薑3片,大米100克。

“製作”將淘洗幹淨的大米入鍋,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加入鹿角膠和薑片,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參芪蝦仁粥

“原料”黨參20克,黃芪20克,蝦仁50克,大米100克,黃酒、蔥花、薑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蝦仁洗淨,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煸炒,烹入黃酒,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炒至八成熟,盛入碗中,備用。將黨參、黃芪分別晾幹或曬幹,切成片,同放入砂鍋,加水煎煮4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黨參、黃芪飲片勿棄,放入另碗,收取濾汁回入砂鍋,加入淘淨的大米,視需要再酌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成黏稠粥,粥成時調入炒製的蝦仁,拌勻,再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羊腎粥

“原料”羊腎1對,草果5克,陳皮6克,砂仁2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羊腎去膜切塊,草果、陳皮、砂仁用紗布包紮,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20分鍾,去渣留汁,放入淘洗淨的大米,再加適量清水,繼續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調入冰糖,略煮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核桃蜂蜜糊

“原料”核桃樹枝50克,核桃仁30克,蜂蜜適量。

“製作”先將核桃仁洗淨,曬幹後研成粗末,備用。再將核桃樹枝洗淨,瀝幹,切成小段或切成片,放入砂鍋,加足量水浸泡30分鍾,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小時,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濾汁再放入砂鍋,加入桃核仁粗末,視需要可酌加清水,拌勻,繼續用小火煎煮30分鍾,離火,待其溫熱時調入蜂蜜拌和呈羹即成。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蓯蓉羊肉羹

“原料”羊瘦肉100克,肉蓯蓉15克,薑末、蔥花、精鹽、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肉蓯蓉用溫水浸泡,然後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爛後取濃汁,去渣;羊肉洗淨,切成丁,放入肉蓯蓉汁內,再加適量清水,煮至羊肉熟爛,加入薑末和蔥花、精鹽,用濕澱粉勾芡,再稍煮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油燜大蝦

“原料”對蝦500克,蒜苗30克,黃酒、薑末、蔥花、白糖、精鹽、味精、雞湯各適量。

“製作”將新鮮對蝦洗淨,剪去須、尾、腿,由頭部開一小口取出沙包,再將蝦背剖開,抽出沙線,切成2~3段;蒜苗洗淨,切成寸段;將豬油倒入砂鍋內,置大火上燒至六成熱,下入薑末、蔥花和對蝦段,煸炒幾下,加入黃酒、白糖、精鹽、雞湯、味精,待湯煮沸時改以小火燜煮5分鍾,再改大火燜至湯汁濃稠,撒上蒜苗段,勾芡後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參杞燉鹿肉

“原料”鮮鹿肉100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精鹽、黃酒、味精、蔥段、薑塊、植物油、鮮湯、香菜葉、蔥花、薑末各適量。

“製作”將鹿肉用清水泡淨血汙,放入鍋內,加鮮湯、蔥段、薑塊、黃酒,大火煮沸,除去血沫,中火燉熟,撈出改成方塊。鍋中放油燒熱,下蔥花、薑末炒香,加入鹿肉湯汁,下入鹿肉、精鹽、黃酒、黨參、枸杞子,燒透,下味精,起鍋裝盤,撒上香菜葉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蓯蓉燉羊肉

“原料”肉蓯蓉15克,新鮮精羊肉250克,蔥花、薑末、精鹽、味精、黃酒、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肉蓯蓉洗淨,切成片。將精羊肉洗淨,放清水中浸泡30分鍾,入沸水鍋汆片刻,取出後,切成羊肉片,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黃酒,加蓯蓉片、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煨燉1小時,加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佐餐,當日吃完。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茴香燜羊肉

“原料”羊肉300克,大蔥、蒜、生薑、黃酒、小茴香、精製植物油、花椒粉、精鹽、醬油各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切成片,大蔥洗淨,切成菱形,蒜切成片,生薑切成米粒狀;羊肉放入碗內,加入蔥、生薑、蒜、花椒粉、精鹽、醬油拌勻。炒鍋上大火,放植物油燒熱,將拌好的羊肉投入鍋內,淋上黃酒,放入小茴香爆炒,待肉變色後加蓋,移小火燜1分鍾,裝盤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活蝦炒韭菜

“原料”活青蝦250克,韭菜150克,香油、黃酒、薑絲、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活青蝦剪去蝦須,衝洗幹淨;韭菜洗淨,切段。鍋內放香油適量,加熱至七成熱時放入青蝦煸炒,再加黃酒少許,炒至蝦體微紅時入韭菜、薑絲、精鹽,翻動煸炒,加適量味精,炒至韭菜嫩熟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薑蒜炒羊肉絲

“原料”淨羊肉250克,嫩生薑50克,甜椒2個,青蒜苗50克,黃酒、精鹽、醬油、濕澱粉、甜麵醬、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切成粗絲,放在碗內,加黃酒、精鹽拌勻,備用;將嫩生薑、甜椒洗淨,切成絲;青蒜苗切成段,待用;另碗用濕澱粉、醬油各適量,調和成芡汁,待用。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熱後煸炒甜椒片刻,放入嫩薑絲、甜椒絲、青蒜苗煸炒幾下,加入甜麵醬5克,對入芡汁,翻幾下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薑桂牛肉湯

“原料”黃牛肉250克,薑片、肉桂、小茴香、胡椒粉、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肉桂、小茴香裝入潔淨的紗布袋,紮緊口,備用。將黃牛肉洗淨,用快刀切成薄片,與薑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烹入黃酒,加入藥袋,改用小火煨煮40分鍾,取出藥袋,瀝盡藥汁,加少許精鹽,繼續用小火將牛肉煨煮熟爛,趁熱加入胡椒粉及味精,拌勻,淋入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羊肉菟絲子湯

“原料”羊瘦肉500克,羊脊骨1副,山藥50克,菟絲子10克,肉蓯蓉20克,精鹽、蔥白、生薑、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羊脊骨洗淨,敲碎;新鮮羊瘦肉洗淨,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去血水,取出後切成小條塊;山藥、菟絲子、肉蓯蓉洗淨後曬幹或烘幹,共研成粗末,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大米淘淨後與羊脊骨、羊肉小條塊,藥袋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去浮沫,烹入黃酒,放入少量花椒、茴香,改用小火煨燉1小時,待羊肉熟爛,取出藥袋,加精鹽、蔥白、生薑、胡椒粉、味精,攪拌均勻,再煮至沸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核桃蘭花腎

“原料”豬腰子2個,核桃仁50克,番茄醬15克,味精、精鹽、黃酒、蔥花、薑末、植物油、澱粉、花椒鹽、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豬腰子撕去外包膜,剖成兩半,除去腰臊,洗淨,瀝水,切成兩段,從直頭橫批(3/4深度)三刀成4片,再從直頭直切(3/4深度)12刀,每4刀切斷,成蘭花形3朵,放入盤中,加味精、精鹽、黃酒、蔥花、薑末,抓拌均勻,醃漬片刻,備用;將核桃仁用沸水浸泡,撕去膜衣,待用。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放入核桃仁,炸成金黃色時撈出瀝油;將蘭花腰逐個沾上幹澱粉,放入八成熱的油鍋,炸至色呈粉紅時離火,倒入漏勺瀝油。炒鍋再置火上,放入蘭花腰,加花椒、黃酒、香油,翻炒幾下,起鍋即成(裝於盤中心,將核桃仁放於盤兩端,盤邊放番茄醬,供蘸食)。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胡蘿卜燉狗肉

“原料”無骨狗肉250克,胡蘿卜250克,蔥段、薑片、八角茴香、黃酒、蒜瓣、香油、醬油、濕澱粉、味精、精鹽、五香粉各適量。

“製作”將無骨狗肉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洗淨後入沸水鍋中汆一下,撈出,切成數塊,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加黃酒,改用小火煨40分鍾,將狗肉撈出,瀝去水,切成片,備用;煨狗肉的湯鍋中,加蔥段、薑片、八角茴香、黃酒、蒜瓣、精鹽、醬油各適量,小火煨煮成鹵汁,備用;將胡蘿卜洗淨,切成片,與狗肉片間隔整齊地碼放蒸碗內,並將過濾的鹵汁倒入狗肉片碗內,上籠,用大火蒸5分鍾取出,倒出蒸肉原汁放入另鍋,上火,用濕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撒上蔥花、味精及五香粉,煮沸勾對均勻,澆在狗肉碗內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砂鍋牛腎

“原料”牛腎1個,母雞肉200克,熟火腿肉30克,花椒末、蔥段、濕澱粉、黃酒、薑片、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牛腎洗淨,剖為兩半,去臊腺及筋膜,用快刀切成薄片,盛入碗中,加入花椒末、蔥段、濕澱粉,拌和均勻,揉搓片刻,備用;將雞肉、火腿肉切成小丁,與牛腎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烹入黃酒,加薑片、精鹽,改用小火煨燉1小時,待牛腎片熟爛,加入味精、香油,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當日吃完。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

薑附燒狗肉

“原料”狗肉500克,熟附片5克,水發玉蘭片50克,薑片、精鹽、味精、醬油、黃酒、鮮湯、白糖、醋、薑、蔥、花椒、大料、桂皮、濕澱粉、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熟附片、薑片放入砂鍋,加適量水,濃煎2次,每次30分鍾,合並2次濃煎液,再濃縮至50毫升,備用;將狗肉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入沸水鍋中汆透,撈出,在清水中過涼,切成2厘米見方的狗肉塊,入鍋煮至八成熟,撈出放在大碗內,加醬油、蔥、花椒、大料、桂皮,再加適量鮮湯,放入籠屜,上籠蒸爛取出;另將玉蘭片、蔥、薑切成絲,待用。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時取出狗肉,瀝淨湯汁,用濕澱粉抓勻,放入油鍋炸至深紅色,倒出,瀝淨油;鍋內放入少量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薑絲、蔥絲煸炒熗鍋,添湯,並放入醬油、精鹽、味精、黃酒、白糖、醋、玉蘭片絲及炸過的狗肉,倒入濃煎藥汁,大火煮至湯汁將沸時加蓋,微火燜5分鍾,揭蓋後翻炒,待湯汁將盡時將狗肉塊盛在盤內,在狗肉塊上澆上原湯汁即成。

“用法”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補腎溫陽,調經。適用於腎陽虛型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