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栓塞症
血栓栓塞症是肥大性心肌病常見的並發症,且會造成貓咪生命危險。肥大性心肌病會導致血液滯留心髒內,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血栓隨著血液循環到身體各處的血管形成栓塞,導致局部缺血及壞死。
症狀
在臨床上最常發生在後肢動脈,因為後腳的血流受到阻礙,導致後腳冰冷,肉墊變成紫黑色,且摸不到大腿內側的脈搏。栓塞不僅造成後腳突然麻痹,或是癱瘓無法行走,貓咪會非常痛苦。
治療
治療一般都是給予抗血栓塞藥治療,或是外科移除血塊,預後都很差。約有一半的貓咪會因為全身性血栓栓塞症及心衰竭的急症,在6~36小時內死亡。而存活下來的貓咪大多是在24~72小時內症狀及肢體功能開始改善,但之後還是可能會因為心髒疾病而死亡。
貓心絲蟲
傳染貓心絲蟲的媒介為蚊子,蚊子叮咬貓咪後,經由血液將心絲蟲傳染給貓咪。一般感染的平均年齡為3~6歲。
症狀
大部分感染貓並不會有任何臨床症狀,但可能會顯現一些慢性化的臨床症狀,包括:間歇性嘔吐、咳嗽、氣喘(間歇性呼吸困難、喘息、張口呼吸)、反胃、呼吸過速、嗜睡、厭食或體重減輕;當然有些貓也可能顯現急性的臨床症狀,就看成蟲對哪些器官產生傷害,如:衰弱、呼吸困難、痙攣、下痢、嘔吐、目盲、心跳過速、暈厥或突然死亡。
診斷
1 心絲蟲檢驗套組:貓專用的心絲蟲檢驗套組,隻需幾滴全血,就可以在十幾分鍾內確認有無心絲蟲的感染。
2 心髒超聲波:這樣的檢查花費較昂貴,且必須由專業的動物心髒專科醫生來進行。
治療
狗狗的心絲蟲治療已有相當安全的藥物可供運用,但並不適用於貓咪,因為會產生嚴重的毒性,所幸大多數感染貓並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並不需要特別的藥物治療,可以靜待心絲蟲在2~3年內自行老化死亡,若有相關肺部臨床症狀出現,大多會采用類固醇來加以控製;若有嚴重的心肺症狀,就必須進一步提供支持療法,如輸液治療、氧氣治療、氣管擴張劑、心血管藥物、抗生素、限製運動及良好的護理照顧等。
預防
既然貓心絲蟲在治療上並無法直接殺滅成蟲,隻能消極地對症治療及支持療法,所以預防就顯得相當重要。
1 居家防蚊:蚊子叮咬是貓咪感染心絲蟲的途徑,所以在蚊子活躍期間,應做好居家環境的防蚊工作,隻要貓咪暴露在有蚊子出沒的環境下,或者社區內有許多放養的狗或流浪狗,都應該接受心絲蟲的預防。
2 口服預防藥/局部滴劑:貓咪應在超過6月齡後先進行血液篩檢,確認有無心絲蟲感染,然後再決定采用哪一種預防方式,目前可分為口服預防藥及局部滴劑兩類,前者為貓心寶和倍脈心,每月服用一次;局部的滴劑則有輝瑞生產的寵愛或心疥爽,也是每月滴用於頸背部皮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