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與朋友相處的藝術(2)(2 / 3)

對人際關係進行批判的思考還包括另一個因素,即為了了解所發生事情的基本動態,你要學會透過表麵現象看本質。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和行為反映了我們深層次的意識和態度。例如,有時候,小孩、成人,甚至寵物為了讓他人注意自己,故意做一些惹人討厭的舉動。對一個人來說,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被人忽視了,哪怕是稍加留意,甚至譴責或責罵,都比被人忽視要好。然而,父母、老師和上司,以至於每個人,並不真正了解這種惹人討厭的行為所蘊含的真實意義,並對之給以回應,而是用譴責和責罵來對待消極的行為,從而造成了無休止的惡性循環。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提出這類的問題:“他這麼搗蛋、這麼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以便搞清楚其深藏的動機。

有效地溝通

與其他的因素相比,錯誤的溝通對人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要負更大的責任。你常常聽到“我們隻是不會溝通”這樣悲觀的話嗎?正如我們發現的,有效地溝通需要把思考、語言和社交技巧結合在一起。例如,人們在交談時,常常隻想著接下來要說什麼,因而並未真的用心去聽。有的人彼此相識多年,然而對對方的所思所想卻缺乏深入的了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去聽和了解。

為了參與有效的討論,你必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地聆聽他人的反應,在此基礎上或作出回答,或進行提問,以便更好地了解對方的觀點。當兩個人以這種方式進行對話時,他們就處於一個彼此尊重的氣氛之中。這樣一來,就能進行有意義的溝通。每個人的溝通風格是有差異的,為了避免誤解、衝突以及關係破裂,你需要對不同的溝通風格有所了解。

有效溝通的另一個方麵是清楚和準確地使用語言。如果某人在溝通中使用的語言很含糊,不準確,那麼,對方一般就無法準確地理解說話者的真正意思,而認為他或她是在很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結果,人們往往會因此而導致溝通不暢,出現麻煩。如,“我愛你”是一句極其簡單的表述,但由於不同的人物和地點,它卻能夠表達多種不同的意思。對某個人來說,“我愛你”可能意味著“我認為你是一個可愛的人,對我有很強的性吸引力”,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則意味著“你是我最好的配偶,我希望我們能天長地久”。如果是這樣的話,溝通的雙方很可能要產生誤解,甚至使雙方的關係破裂。鑒於此,你自己無論在說話和行為方麵,一定要努力做到清楚、準確,這樣就能避免誤解。誤解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大敵,它往往在一開始並不顯眼,但如果不注意,慢慢就會像滾雪球一樣發展成為危害彼此關係的大問題。

換位思考

大多數親密關係——戀人關係、家庭關係和朋友關係——的成功,直接與你能否做到移情或換位思考相關。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善於了解他人。我們所說的這種移情就是情感上親密關係所包括的全部內涵。在交往的過程中,如果兩個人都隻為自己著想,期望他人能為我做點什麼,而不考慮自己應該為對方做點什麼,那麼,這種關係就不會順利發展,必然會矛盾重重。健康的人際關係應該建立在利益共享、互相幫助的基礎上,而不是一方付出,一方獲得的基礎上。了解他人,體恤他人,這是你應該具備的能力,這樣做可以激發你對他人的愛、同情和理解,而這些情感是形成每一種重要的人際關係的核心。

在此,不妨回顧一下你與關係親密的某人發生的一次最後的爭吵。毫無疑問,你認為你對問題的看法是清楚無誤的,而對方的看法是錯誤的。盡管你努力做到克製和忍讓,但對方試圖強迫你按照他或她不清楚的思路看問題。自然,對方可能也會與你的想法一樣。一旦兩個人(或多人)之間的關係建立在這種缺乏移情和利己姿態的基礎上,雙方的關係肯定會惡化。隻有在事態發展到極為嚴重的情況下,雙方可能才會真正地為對方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