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與陌生人相處的藝術(1)(1 / 3)

87.要克服“社交恐慌症”

主動地與陌生人打招呼並保持聯係,這是許多大人物的做法。

在一個相互間並不熟悉的聚會上,你可能會發現,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在等待別人主動打招呼,他們也許認為這樣做是最穩妥也是最容易的;而餘下的百分之幾的人則不然,他們通常會走到你的麵前,一邊伸手一邊自我介紹。這時的你就像他鄉遇故人一樣,對來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因為他是你此時此地惟一能夠交談的對象。當他以主動熱情的自我介紹走遍了會場的每個角落後,他無疑就成為這次聚會中最重要最知名的人物之一。

大人物與小人物的最主要區別之一就是大人物認識的人比小人物多。從這點來看,做一個大人物並不十分困難,隻要你能主動地把手伸給陌生人。其實與陌生人交談並沒有什麼障礙,隻要你回憶一下別人主動與你交談時的內心的激動,便會知道認識別人或被人認識都是令人愉快的事情。當你嚐試著向陌生人伸過手去,並互通姓名之後,便會覺得這比一個人被動地站著要輕鬆得多了。

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卻似乎有一種“社交恐慌症”,不願意主動向別人伸出友誼的手。

要克服“社交恐慌症”,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卑情緒。有人說得很對,自卑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麼使勁,也很難點燃……因為你總是表現得猶猶豫豫,縮手縮腳,像唐朝韓愈所批評的那樣“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旁人自然也以為你真的無能,不願與你交往。這樣,你自己當然更會感到孤獨,感到心理壓抑。

要糾正這種自卑的心理從什麼地方人手呢?說起來你也許會奇怪,要克服自卑,首先要克服的卻是過分的自尊。這是怎麼回事呢?從心理學上講,人在青年時期,思維敏捷,富於幻想,追求美好的東西,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最優秀的人物,但是,由於本身的欲求與實際能力之間存在著差距,因此有的人怕被別人發現自己的弱點,於是就形成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這種自我保護的表現就是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缺點,不願意與比自己優秀的人交往,更不願意聽到說自己不如別人,或者如何如何不行這樣的貶詞。可是在實際中,他一旦發現自己確實不如別人的時候,就可能會產生失望,由過分自尊一下子發展到反麵。自尊與自卑實際上是相互關聯著的。

那麼,該如何克服“社交恐慌症”呢?下麵的幾種方法可供借鑒:

(1)“相同類比法。”在與陌生人交往感到恐慌時,你不妨想一想:我社交的能力雖然差些,但別人開始時也是這樣,不管什麼事情,開始都不見得能做好,多實踐幾次就會做好了,大家都是一樣。你這樣想對於克服與陌生人交談時的局促很有效果。

(2)“不同比較法。”就是當你遇到對方的風度、談吐及其他方麵都很出色,不要將自己盲目與他進行比較。心裏不要這樣想:他真棒,我比不上他,和他在一起,我是最無能的;而是應當這樣想:他確實不錯,但是人各有長處,我在這方麵雖然不如他,但是在別的方麵我也有自己的特點。人生來不是為著與別人盲目進行比較的,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各種潛能。“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變得自信起來。

(3)“感情接近法。”這條對於克服與領導、長者、異性在一起時的“恐慌”能起很好的作用。具體做法是,當你與他們在一起時,不要過分考慮他們的身份地位、年齡及性別,而是這樣考慮:假如他是我的長輩……假如他(她)是我的兄弟姐妹……要首先從自己的感情上與他們親近起來,你就不會拘謹難耐了。

(4)“難堪練習法。”日本的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為了培養鍛煉學員的自控能力和社交能力,專門讓學員站在大街上和鬧市中人多的地方,大聲唱歌和朗讀報紙,這種使人難堪的方法,對於克服學員靦腆、不善交際應酬,不敢大膽領導的缺點有著非常大的好處。我們所講的難堪練習法並非也讓你在鬧市中唱歌、讀報,而是要求你培養自己主動與陌生人交談的能力,練習多了,你就再也不會靦腆了。

心理的毛病需要用心理的方法去醫治,以上介紹的這幾條,實際上都是“心理暗示”的方法,如果你按照去做,對於治療你的“社交恐慌症”是會有幫助的,這樣,你在今後的待人接物中,會逐漸變得灑脫起來,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你的事業會興旺發達。

88.自如地和陌生人攀談

美國著名記者阿迪斯·懷特曼指出,害怕陌生人這種心理,我們大家都會產生,例如在聚會上我們想不到有什麼風趣或是言之有物的話可說的時候;在求職麵試中拚命想給人好印象的時候。事實上,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遇上看來有趣的人時,心裏都會七上八下,不知該怎樣打開話匣子。

然而,懂得怎樣毫無拘束地與人結識,能使我們擴大朋友的圈子,使生活豐富起來。

多年來,阿迪斯以記者身份往返世界各地,他和陌生人的談話有許多是畢生難忘的。他說:“這就好像你不停地打開一些禮物盒,事前卻完全不知道裏麵有什麼。老實說,陌生人引人入勝之處,就在於我們對他們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