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應試教育中,平時以學生為管教對象,嚴密督察,動輒訓斥。考試以學生為“敵人”,出題偏難怪刁,經常“突然襲擊”。以考分作為考查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
為徹底改變這一由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病,西京學院響亮地喊出了“三個一切”的口號,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並且把“三個一切”確定為西京學院的辦學宗旨,要求切實貫徹到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之中。
“一切為了學生”。大到學校的基礎建設,基點就是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條件優越、設施優雅、環境優美的生活、學習、娛樂、休息的大環境。小到每間宿舍都安裝一個可伸向窗外的晾衣架,每幢公寓樓陽麵都設置晾曬被褥的不鏽鋼架,為學生考慮得細致周到。不少學生入校後,十分感慨地說:“我們想到的,學校都想到了;我們沒想到的,學校也早做到了。”
“為了一切學生”。從新生報到之時起,每一位學生都在學校領導和教職工關注的視線裏。1998年夏季一位新生剛報到,突然得知家鄉遭水災,家裏財物全被衝毀的不幸消息。父親要她退學回家,用學費救急。學校得知此事後,當即決定:先緩交1000元學費,讓她父親帶回去救急。然後,在校內號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救助這位災區來的學生。大家為她捐助了一大筆款項,幫她渡過了難關,由此事誘發而編演的“小品”――《入學第一天》在陝西省電視台播出後,教育並感染了千千萬萬電視觀眾。
“為了學生一切”。學生入學後,學校不僅關心他們的學習、鍛煉、生活,還關心照顧著他們的社交、安全等方麵。一位學生騎車下陡坡時,刹閘失靈,出了交通事故,撞得頭破血流,昏迷不醒。學校得知後,立即派主管學生工作的劉兵副校長和保衛處負責人白拴鎖將該生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學校墊付了醫療與住院費用。當晚,忙碌了一天的任萬鈞校長親自主持成立了“搶救領導小組”,連夜趕往醫院探望,妥善安排了24小時值班護理的有關事宜。兩天後,學生家長從外地趕來,看到在師生的精心護理下,孩子已脫離危險,萬分感激。
(二)堅持從民辦高校的基點出發
所謂“堅持從民辦高校的基點出發”,其核心就是敢於正視現實,實事求是地提要求、做工作,不慕虛名,不怕艱難,實行“因材施教”的方針。
民辦高校的多數生源是高考落榜生,因之總體上看,與公辦高校的學生具有一定差距,這一點是不可忽視的。西京學院的生源還有另一個特點,即來自中小城鎮與邊遠農村的居多。因此新生入學時,普遍具有雙重的“自卑”心理:高考落榜尚未走出“黑色七月”的陰影;從中小城鎮邊遠農村進入大城市,對“外麵的世界”心存卑怯。
針對新生的“雙重自卑心理”,西京學院在入學教育中組織軍訓的同時,普遍進行了強化心理素質訓練的“ACH特訓”。通過“拔草訓練”、“魔鬼發聲訓練”、“攻擊訓練”、“街頭結識陌生人訓練”等,促使新生自覺走出“雙重自卑”的陰影,變得自信、堅強,性格由靦腆、內向變得開朗、外向。
為了把學生素質教育工作推向一個更深的層麵,西京學院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對在校生的綜合狀況進行了分析,細分為十種類型。民辦大學的生源狀況,決定了它的教育難度。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講,民辦大學學生從總體上看,又具有不少優勢。如奇才、偏才、怪才較多;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創新精神較強;民辦院校的學生在重視書本知識的同時,樂於動手,喜愛實踐,因之普遍動手能力較強,等等。
通過實事求是的分析研究,西京學院排除了來自兩方麵錯誤傾向的幹擾:一是錯誤地認為民辦大學生源太差,“爛紅薯烤不香”,再下工夫也白搭的看法;二是盲目樂觀,夜郎自大。從而確立了“外學哈佛、學劍橋、學早稻田大學,把創辦世界一流名牌大學作為遠期目標,內學北京、學上海、學各民辦強校,把創建中國一流民辦高校作為近期追求”的總方針。
(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在學生素質教育方麵,西京學院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容有絲毫的馬虎與懈怠,始終堅持實施創新教育,狠抓創新人才的培養。
所謂創新教育,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教育。創新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大量具有創造性的人力資源和大批創造性的人才。
在實施創新教育方麵,西京學院狠抓了以下兩方麵:
1.緊追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斷開設創新科目與專業。要求全體教師在各科課堂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2000年新開專業有:電子計算機軟件開發、國際商務、保險專業、物業管理等。
人文係法律專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入“模擬法庭”,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當初枯燥無味的書本條文,變成了創新的生動活潑、扣人心弦的演練,學習效果大大提高。經貿係市銷專業也試行實例性營銷,讓學生實際感知一番市場的風雲變幻。人文係新聞專業的實地采訪與寫作活動,“模擬”或“務實”的課堂教學,都滲透了創新教育的精神,使學生受益匪淺。
2.充分利用課外、校外的時間和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各自感興趣的創新教育專題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求知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例如在建校階段,學校有意識地組織“工藝美術設計”專業學生參與學校基建的總體規劃設計,並且設立獎項,對學生中湧現出的優秀設計作品給予獎勵。學生克秀春為西京學院設計的校徽標誌,立意新穎,富於動感與想像力,獲得一致好評,最終被定作學校徽記。再如校禮儀隊十名成員利用課餘時間參加了“2000年西安國際書畫交流展”開幕式大型活動,提供了高質量的禮儀服務,受到海內外嘉賓與主辦單位的高度評價。學校經常組織名人講座、大專辯論賽、演講比賽、英語比賽、歌詠比賽、文藝彙演、體育比賽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與教育。新疆考生賀迎春在學校組織的英語比賽中,勇奪全校第一,然後又參加了區、市、省級比賽,曆經波折,終於奪得全省第一的桂冠。與此同時,她的舞蹈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校慶五周年大型文藝晚會上,她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薑昆、著名歌唱家恩鳳等同台表演,以精湛的舞蹈技藝博得了滿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