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朵散發淡淡馨香的小花――記西京學院1996屆畢業生張小花(2 / 2)

身為班主任,張小花不僅關心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還時時想著每一個學生的家長。她清楚,家長時時關注著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狀態、學習狀況、身體狀況。她堅持每月給班上每個學生家長寫一封信,同時要求每個同學給家長寫一封信,由班幹部簽署上集體的意見寄出,以此加強與家長的聯係,希望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家長紛紛來信,感謝學校及班主任對孩子的耐心教育。學生董佳惠的父母在來信中寫道:“董佳惠周末回到家裏,與以前相比,天真活潑了,性格也由原來的內向變得開朗了。她在家裏常常不時提起學校的一些事情。談學習,談生活。談老師如何語重心長地教育學生,談同學的共同追求、求學目的等等,更重要的是,你們使學生更加熱愛西京學院校園了。作為一名學生,首先應該熱愛這所學校,熱愛他們的老師,團結同學,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用功讀書,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我女兒近兩個月的變化!我們家長感覺到她思想上有一個巨大的飛躍,在西京學院邁出了第一步,也是一大步!”董佳惠父親的信在西京學院報上加編者按語全文刊登後,引起了校長任萬鈞的高度重視。他馬上召見了張小花,對她這一創新的做法予以肯定,並且在西京學院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上進行了表揚。他強調班主任親自動筆給每個學生的家長寫信,客觀地介紹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發展,這種做法很好,應該提倡。西京學院應通過這種方式和廣大學生家長建立一個通信交流網絡,這對加強學生教育工作很有好處。

張小花還給預科班代英語課,除了認真備課、細心講授之外,她還針對生源來自四麵八方、程度相差較大的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分為三類提出不同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以使全班學生都能勤奮學習,積極上進,並對每個學生的進步都予以表揚、鼓勵。

第一類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對這類學生首先是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不怕基礎差,“笨鳥多飛”、“笨鳥先飛”,努力趕先進超先進。如劉澤慧同學,僅上過初中三年級,以後參加工作達五年之久,就連英語的26個字母都讀不下來。張老師就鼓勵她:基礎差不怕,隻要你肯學,能認真學,我來幫助你。劉澤慧家中雖姊妹七人但經濟狀況優裕,卻沒一個大學生。她最小,姐姐們都希望她多學些知識,她為前途著想選擇了英語專業,但對能否學成確實缺乏自信。張老師利用雙休日,義務為她補課,為了補課方便,幹脆讓她和自己住在一起。由於教的認真,學的刻苦,幾個月下來,劉澤慧進步很大。聖誕節到了,她在送給張老師的賀卡上動情地寫道:“老師,你的精神太令我感動了!起初,你說要義務幫我補課,我不相信,我家裏人也不相信,但你卻實實在在地這樣做了。”

第二類是中等水平的學生,這一類所占比例較大。對於他們,張老師的辦法是經常表揚鼓勵,並且通過知識競賽活動、英語角等,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第三類是優等生。對這類基礎知識紮實、成績優秀的學生,加強“學無止境”的教育,鼓勵他們往前看,不要隻滿足於課堂教學。課外為他們布置一些新題、難題,引導他們向新的知識高峰攀登。另外也注意發揮他們的示範帶頭作用,組織互幫互學,開展多種活動,帶動全班總體水平的提高。

張小花在接受采訪時,著重談到兩點。她說:“我要求自己有兩點一定要做到,一是說話言而有信,二是辦事雷厲風行。我也用這兩點要求我的學生。課堂上我們是師生,課餘時間我們是朋友,他們把我看作是可親的‘大姐姐’。我們在一塊兒下象棋,打羽毛球、乒乓球,聊天。他們有心裏話都對我說。無拘無束。”除了正常的上班、帶班,張小花還在努力自學,準備參加大學本科的自考,以後還想考研究生。

她還說,“我喜歡帶學生,這會使我永遠年輕。跟學生在一起,自己的心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朝氣。在教師的崗位上,我永遠牢記著母親的叮嚀:對學生不要發號施令,應該把學生當作朋友對待。”

哦!張小花,你是一朵散發著淡淡幽香的小花,在大學教育的花圃裏含著永遠溫馨的笑意。

(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