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提升職場自控力第六步:提升行動力(1)(3 / 3)

美國有一個叫法蘭克的年輕人,由於家境貧困,他去了芝加哥尋求出路。在繁華的芝加哥轉了幾圈後,法蘭克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容身的處所,於是便買了把鞋刷給別人擦皮鞋。半年後,他用微薄的積蓄租了一間小店,邊賣雪糕邊擦鞋。誰知道雪糕的生意越做越好,後來他幹脆不擦皮鞋了,專門賣雪糕。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在全球有60多個國家超過4000多家的專賣店。巧的是,有一個叫斯特福的年輕人,與法蘭克幾乎同時到達芝加哥。斯特福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農場主,斯特福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就在法蘭克給別人擦皮鞋的時候,斯特福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裏進行市場調查,耗資數十萬。經過一年的周密調查,斯特福得出的結論是:賣雪糕一定很有市場。當斯特福把結果告訴父親時,遭到了強烈反對而沒有付諸行動。後來,又經過一番精確調查後,自己還是覺得賣雪糕的生意好做。一年後,他終於說服了父親,準備打造雪糕店。而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斯特福最終無功而返。

愛默生說:“緊緊追蹤四輪車到星球上去,要比在泥濘道上追蹤蝸牛行跡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往往在事情的開端,總是先有積極的想法,然後當頭腦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的問題時,惰性就出現了。拖延是對生命的揮霍。拖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如果你將一天時間記錄下來,就會驚訝地發現,拖延正在不知不覺地消耗著我們的生命。

機遇就在行動中,那些拖延成癮的員工,對待工作缺乏積極的態度,對工作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克服拖延的習慣,才會得到別人的賞識,才有可能被重用。不拖延才是職場生存的根本。有些人對工作不負責任,做事情馬虎,得過且過,甚至對無利可圖的工作就找借口推辭,卻整天抱怨上司不賞識自己,不重用自己。當拖延成為習慣,會讓人在工作中麵臨問題和困難時,不是從自己做起,不是看看自己能作出一些什麼改變,能做些什麼,而是選擇推諉或逃避。與其不停地拖延工作,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上,這才是遇到困難時應該做的事情。任何組織的領導們都清楚地知道,一個執行力強的員工在組織中的重要意義。喜歡拖延的員工,不但得不到晉升,甚至連工作機會都可能喪失掉。隻有克服拖延的習慣才能夠讓個人的價值得到實現,也隻有具備盡職盡責精神的人,才會受到重視和提拔!

3.執行就是自動自發

上帝授予人們掌握思想的權利,同時也賦予了人們自動自發的意識。有成功潛質的人,總是能夠比別人更主動一些,自動自發地為自己爭取最大的進步與利益。即使你的處境再不盡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也應該積極主動,自動自發地將工作做好。將這種自動自發的態度投入工作,無論做什麼,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自動自發的態度,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論做什麼樣的工作,都不會覺得辛勞。

如果我們能以自動自發、積極主動的熱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最精巧的藝術家;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最不平凡的工作,也絕不可能成為藝術家。各行各業都有發展才能的機會,實在沒有哪一項工作是可以藐視的。

幾十年前,美國有一位年輕的鐵路郵遞員,和其他郵遞員一樣,他也用陳舊的方法幹著分發信件的工作。大部分的信件都是憑這些郵遞員用不太準確的記憶來分類發送的。因此,許多信件往往會因為記憶出現差錯而無謂地耽誤幾天甚至幾個星期。於是,這位年輕的郵遞員開始尋找新辦法。他發明了一種把寄往某一地點的信件統一彙集起來的製度。這位郵遞員就是西奧多·韋爾。就是這一件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成了他一生中意義最為深遠的事情。他的圖表和計劃吸引了上司們的廣泛注意。沒多久,他就獲得了升遷的機會。五年以後,他成了鐵路郵政總局的副局長,不久又被升為局長,從此踏上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總經理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