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提升職場自控力第六步:提升行動力(2)(2 / 3)

在荷蘭,有個很著名的人叫萬·列文虎克,他是巴黎科學院院士。初中剛畢業時他在一個小鎮找到了門衛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60年。在這個清閑的崗位上,他沒有悠閑,而是選擇了打磨鏡片,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的專注和細致,技藝超過了專業水平,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專業人士都高,借助他磨的鏡片,他終於發現了當時世界還不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萬·列文虎克,他的工作是再平凡不過了,可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是個平凡的崗位就得過且過,一直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才能有這麼偉大的發明。專注是成功的起點,它塑造了一個人的靈魂,正是專注和意誌力——這種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動力,激勵著人們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中,有許多相貌平平的人,他們的工資收入並不高,家裏也沒有錢。但是他卻有如天空中一顆最耀眼的新星。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專注。專注的力量有多大呢?專注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須踏著專注的石階步步登高。

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在做什麼,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隻需工夫深!”李白被她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

在你的工作中,無論你的理想是什麼,你都應把你的理想不斷向前推進。最令人可惜的人就是半途而廢者。這樣的員工走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停下來,他們和放棄的人不一樣,和一直攀登的人也不一樣。就像一頭不想喝水的牛,你無法按下它的頭。而一個不求上進的員工,即使拿鞭子用力抽他,他也不可能有出色的成績。專注能給人帶來成功,把身在職場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塑造得更加強大。有了專注,人才能達到自己所期望達到的境界,才能成為自己所希望成為的那種人。人有專注就能戰勝一切困難,改善自身的生存條件,創造美好的未來。

卓別林幼年喪父,母親又患神經病。年幼的卓別林被送進貧民孤兒學校。7年後,他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過報童、雜貨店的雜工、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遊藝場掃過地。早年的這些經曆讓卓別林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奠定了他的表演基礎。1913年,他參加了話劇團,開始做的也是打雜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他一直沒有放棄。有一次他隨著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14年2月7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威尼斯兒童賽車記》中。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身穿禮服的這一形象成為他喜劇片的標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生活在充滿競爭的社會裏,一個人如果沒有充分的專注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如果有專注作為忠實的夥伴和朋友,便能不再畏懼風雨的肆虐,隻要有了信心,便能勇敢地走出苦澀與沉重,微笑著坦然地麵對一切。專注是開啟成功的“金鑰匙”。如果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那唯一屬於你通往成功的捷徑就是專注。如果你有著很高的才華,那麼專注會讓你的才華綻放更多的光彩。你隻要比別人更加專注,那麼成功在你的手中就會變得更加簡單。

專注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礎。專注對於一個身在職場的人來說尤為重要,隻要你邁步,困難和挫折就不可避免,這時,我們需要專注,因為它是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它能讓人勇往直前、開拓進取。

在工作過程中,最好的執行者,都是專注的人,他們確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有方法解決困難。這種人的個人價值和自尊是源自內心的,而不是來自他人,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憑著一時的衝動做事,也不是隻為了老板的稱讚,而是專注地、不斷地追求卓越。

盧浮宮收藏著莫奈的一幅畫,描繪的是女修道院廚房裏的情景。畫麵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個正在架水壺燒水,一個正優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個穿著廚衣,伸手去拿盤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們全神貫注地去做。這世界隻為兩種人開辟道路,一種是有堅定意誌的人,另一種是不畏懼險阻的人。而這兩種人都必須具有的品質就是專注。的確,一個專注的人,是不會恐懼艱難的。盡管前麵有前進的障礙物可以阻止他人,卻不能阻止住意誌堅定的人的腳步。

5.行動力就是創造力

卡耐基曾經說過:“有兩種人永遠將一事無成,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去做,否則,絕不主動去做事的人;另一種則是即使別人要他去做,也做不好事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必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