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隨老院長出席武漢高教會議(2 / 2)

大約兩個單元時間討論下來,一個戰略層麵上的高等學校重點投資建設框架凸現了出來。其一是,國家應像抓重點經濟建設項目那樣,從我國700餘所高等學校中選出50所左右院校,作為高等教育建設的戰略重點,列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其二是五年內,在經常教育經費外,中央給予50所左右的重點大學,增加投資50億元人民幣,一年是10個億,平均每年每校2000萬人民幣。上述一串“5”打頭的數字組合,是經過反複測算得出的。在討論接近結束,議論到如何提交報告時,屈伯川名譽校長建議報告直呈中共中央書記處,而不要通過教育部轉呈。這表示了老教育家是懷著極大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出此建議的。老教育家共同討論確定了建議書的結構和篇幅。第二天,四位名譽校長要去參加一個活動。屈老把我留下,讓我按照已定的結構、內容,以信的形式起草一份建議,說字數不要多。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完成了建議信的初稿。為使老教育家們看得清楚,在抄寫時故意把字寫得大一些。我將寫完的初稿交給了屈老審閱。隔日,屈老把建議書帶到四人專題討論會上。老教育家們又用了一個單元的時間,討論修改。李老在會上當即接過去,親自作修改。1983年5月15日是建議書呈上去的日期。這時,武漢會議已經結束一個星期了。

回到大連後,《中國教育報》編輯部曾來信,要屈院長把建議書改成一篇文章。屈老請秘書擬好後還一一征求了匡、劉、李三老的意見。他們一字未改,都簽名同意。後來,這篇題為“建議加速建設一批重點大學”的文章在1983年8月9日的《中國教育報》發表了。

後來,聽說建議書當即受到了中央領導同誌的重視,鄧小平同誌還做了批示。也就在這一年的10月1日,鄧小平同誌為景山學校題寫了“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著名題詞。

自1985年“七五”規劃實施以來的20年間,我國相繼把一些大學列為中央重點增加投資的學校。其中,有建設“211工程”的高校近百所,建設“985工程”的高校近40所。經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達到56所,承擔著全國76%的博士和55%的碩士培養任務。它們正在為爭取建設成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在我和四位老教育家相處的短短幾日裏,他們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獻身教育的崇高品質,以及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將永遠銘記在我的記憶中。

我再次來到屈老半身銅像前,他麵對著科學和知識的海洋,還在深深地思索著、追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