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聯袂而起誓反唐 力破長蛇軍威震(2 / 3)

不久,唐朝的淮安王李神通率領關內兵眾到達冀州(今河北冀縣),與幽州總管羅藝的軍隊會師。

李淵又征調邢州(今河北邢台)、沼州(今河北邯鄲市東北的永年鎮)、相州(今河南安陽)、魏州(今河北大名以北)、恒州(今河北正定)、趙州(今河北趙縣)等河北各州的兵力,總計在五萬人以上,由李神通統領,前去鎮壓劉黑闥。

而劉黑闥的軍隊不到兩萬人,在這兵力懸殊很大的情況下,雙方在饒陽(今河北饒陽縣)城南各自布下了陣勢。

戰前,劉黑闥見部下有畏懼心理,急忙召集將士開會說:“別看唐軍人數眾多,但它的成分複雜,是一支龐雜的隊伍,是一個革頭班子,毫不可怕!臨戰時,各路軍隊必然相互觀望,相互推諉,誰也不想領頭打前鋒。我軍人心一致,全為夏王報仇而戰!隻要猛打猛殺,奮力向前,定能擊潰唐軍。”

平日,劉黑闥治軍極有辦法,特別是賞罰嚴明。按照他的規定,“從令者賞,違令者斬”。在戰場上,“敢進者為功,退縮者為罪”。因此一打起仗來,他的軍隊將士都是有進無退,奮力前進,以死相拚。

而李神通的這支聯合大軍,果然是各自為政的烏合之眾,布陣時誰也不想在前,生怕自己的隊伍吃虧。對李神通也不夠尊重,都知道他曾被竇建德生俘過,紛紛議論他這段不光彩的曆史,甚至嘲笑他的無能與弱智,說他不配來當總指揮,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李神通隻好布下一個長達十幾裏的“一字長蛇陣”,使各路隊伍並列一起,沒有前後之分,像一隻鬆開的拳頭,五根手指完全暴露在外麵,力量全分散了。

會戰開始了,劉黑闥的複仇軍果然勇猛異常,他們頑強拚殺,不顧唐軍人多,卻以一當十地衝進敵陣。

當時,正是十月寒冬的季節,風雪交加,氣溫極低,唐兵棉衣單薄,在血戰之中更增加了幾分畏懼心理,不少人連凍帶怕地渾身抖個不停,心裏盼望著早一些結束這場戰鬥。

兩軍拚殺中間,風雪越來越大,由於唐軍處於逆風之中,大風挾帶著雪花,刮得將士們睜不開眼睛,大大削弱了戰鬥力。

劉黑闥一見自己的隊伍處於順風地位,占了很大的便宜,便拚命大叫道:“唐軍潰敗了!殺呀!”

他的軍隊聽到喊聲,都一邊奮力拚殺,一邊大叫道:“唐軍潰敗了,殺呀!”

李神通的聯合大軍一聽到這喊聲,更加無心廝殺,便紛紛敗退,各自奪路而逃。

處於順風之中的劉黑闥軍隊,乘著風雪之勢,呐喊著隨後追擊,殺得唐軍屍橫遍地,鮮血把白雪都染紅了。

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唐軍,被打得潰不成軍,各路兵馬爭著逃命,兵馬物資損失大半。

倒是在西線作戰的羅藝率領的幽州軍隊,取得了勝利,他擊敗了高雅賢的隊伍之後,將軍隊開進了槁城。

次日,劉黑闥又乘勝領軍攻打槁城,羅藝見李神通兵敗撤走,自知兵力薄弱,未必能敵,也悄悄地從槁城撤退,回幽州去了。

經過這一次大戰,劉黑闥的起義軍經受了一次嚴峻鍛煉,以少勝多,打了大勝仗,一時軍威大振。

在槁城內,劉黑闥論功行賞,大開慶功宴,犒賞全軍將士,周圍百姓紛紛前來祝賀,士氣大振。

十月初,劉黑闥派人去向瀛洲(今河北的河間縣)刺史盧士睿勸降,遭到拒絕後,便領軍攻打瀛洲。

盧士睿急忙召集部下商議,記室參軍宋長凡獻計說:“劉黑闥此次乘著打敗李子通聯合大軍的餘威,來攻打瀛洲,其銳氣是抵擋不住的。不過,我看他的補給線太長,利在速戰速決。隻要繞道出擊,截斷他的糧草;這邊堅守城池,不與交鋒,時間長了,他前進不得,後退不能,一無所獲,糧從何來?到那時,出城一戰,定能打敗他。”

盧士睿本是書生出身,見識迂腐而又固執,平日自詡以仁義統率軍隊,不主張用兵以謀,反對機詐之策,便不聽宋長凡的建議,並說道:“自古兩軍交鋒,主要依恃將士的勇氣,而勇氣生於仁義呀!劉黑闥叛唐謀逆,是背義忘仁之舉,焉有不敗之理?”

宋長凡昕了,暗自叫苦:“看來兵敗城破,就在目前,我等定做劉黑闥的俘囚了!”

城中的密探把盧士睿不用宋長凡的計策,準備迎戰的情況報告劉黑闥,劉黑闥高興萬分,遂令各將領,又授以密計,分頭部署去了。

等到半夜時分,全軍拔寨起行,給每個將士分一些幹糧帶著,劉黑闥向全軍下達了作戰命令:“今日去攻打瀛洲,打了勝仗才吃早飯!”

他又挑選出精銳之卒兩千人,讓範願帶領,並讓各自帶上軍中的旗幟,吩咐說:“大軍和唐軍交戰時,我會詐敗引他追擊,你們一見城內空虛,就趁機殺入城內,砍倒唐軍旗幟,換上我軍旗幟。”

範願領軍走後,劉黑闥自率兵馬前來攻城。盧士睿急忙帶著城內的軍隊,大開城門迎戰,並大聲說道:“叛軍聽著,快讓你們的首領劉黑闥出陣,我有話要問他!”

劉黑闥笑道:“這個書呆子!死到臨頭了,還要說些什麼,不妨去聽一聽吧!”

盧士睿把雙手一拱,說:“劉大將軍請!兩軍陣前,不得不奉勸你幾句話。如今,大唐的天下已定,你還起兵反叛,是逆時而動。況且唐兵強大,以你一人之力,豈可阻擋全國之兵,勢必兵敗名損,隻會落得人亡族滅;如能早日悔悟,尚可……”

未等他的話說完,劉黑闥早已忍不住憤怒,指揮大軍撲過來了。

盧士睿隻好命令軍隊迎戰,兩軍頓時廝殺在一起。但是交戰不久,劉黑闥下令將士棄甲丟盔,返身脫逃而去。

盧士睿見此情形不禁哈哈大笑道:“真是不堪一擊!你們背恩忘義,怎是我軍的對手?快,給我追——”

他指揮軍隊向前追擊,一邊追一邊讓士卒喊道:“隻要投降,就可以饒你們不死!趕快放下兵器,主動投降吧!”

唐軍在盧士睿帶領下,如排山倒海一樣,把劉黑闥的軍隊一直追到城南二十裏的滹沱河邊上。

劉黑闥返身大叫道:“前麵是大河,無路可退了,想活命的隻有拚命殺退唐軍,有不昕將令的,立即斬首!”

於是,他指揮起義軍回身反撲,奮力廝殺,無不以一當十;後麵的唐軍遭到狙擊,也無法前進。

盧士睿急忙對部下說道:“我軍乃仁義之師,莫與窮兵相鬥!”便下令停止進攻,回城固守。可是,轉身一看,遙見城上的旗幟已換,那一麵麵的旗幟隨風飄動,好似朝霞散彩,鮮豔奪目,仔細辨認,分明是劉黑闥的軍旗,不由得魂飛魄喪,落淚心驚。

正當盧士睿心慌意亂之時,見劉黑闥的軍隊已從河邊反撲過來,周圍又有數不盡的伏軍襲來,頓時嚇得亡魂喪膽,不知所措,過了好一會兒,才歎惜說:“這夥叛逆之徒,真是不可禮遇啊!”

在劉黑闥的四麵圍攻之下,盧士睿隻得指揮隊伍奮力拚殺,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這位以仁義統軍的書生刺史早被亂軍砍成一堆肉泥了。

劉黑闥占據了瀛洲。因為節節勝利,深深鼓舞了河北廣大地區的平民百姓。

觀州(今河北東光縣)城內的老百姓自動起來,捉住唐朝刺史雷德備,以城投奔起義軍。

接著,毛州(今河北館陶縣)城內的富豪率領百姓殺死唐刺史趙元愷,以城響應劉黑闥的軍隊。

十二月,劉黑闥又率軍攻打定州,起義軍的勢力已有席卷河:北之勢。

定州總管李玄通,看到劉黑闥兵勢強大,不敢交鋒,便一麵遣人向長安求救,一麵下令據城固守。

劉黑闥兵抵城下,每日令人罵陣,李玄通隻是堅閉不出,親自領軍加強防守,日夜巡城不停。

幾天後,劉黑闥隻好傳令將士於城南八裏外安下大營,眾將士紛紛來獻攻城之策。

劉黑闥聽後,卻說道:“定州城堅固異常,且兵多糧足,若是強力攻城,徒然犧牲將士生命,不如慢慢用計破它!”

雙方僵持了半個多月,劉黑闥見李玄通堅不出城,便命令範願領一支兵馬去攻打杞州(今河南杞縣)。

又過了七八天,劉黑闥命令高雅賢帶領一支人馬去攻打冀州。接著,他便向部下說道:“據說,李玄通乃唐朝善守之將,當目前的嚴寒天氣,我自有破敵之計,但要你們嚴守機密,不得泄露半句。”

隨後他向部下小聲說出了自己的計策,要他們各自準備去了。

次日,劉黑闥傳令軍中:“唐軍既不出戰,我們也隻好以軍營為家,眼前新年已到,除夕之夜大家可以盡情快樂,高歌暢飲,迎接新年。”

從除夕起,劉黑闥軍營裏解甲休兵,大吹大擂,一連四五天都在飲酒作樂,歡度春節。

城裏派出來的探子看到這種情形,便一一向李玄通報告,而且情報天天一樣,李玄通聽後大笑道:“劉黑闥這幫叛逆之徒,既然這般驕傲自滿,不可一世,不必再等援軍了,可以趁他們神誌昏迷,士無鬥誌之時,一舉殲滅他們!”

但是李玄通也不是弱智之輩,口中雖這麼說,心裏尚有懷疑,心怕情報不實,便把兒子李仁坊喊來,囑咐道:“現在你去叛軍營中探聽虛實,你拿這封信交給劉黑闥,借口我們要獻城投降,且看他們的動靜,及時回來報知我。”

李仁坊獨自帶了降書,出了城徑自來到劉黑闥營前,士卒知道是來投降的,也不加阻攔,他直入營中,沿途但聞笙歌聒耳,笑語聲喧,好不熱鬧。

他仔細看去,見將士們都在演戲,裝生扮醜,正在台上演古劇哩!而劉黑闥正和部下喝得醉醺醺的,東歪西斜,胡言亂語,一副副醜態百出的樣子,令人可笑。

李仁坊看了一會兒,也沒有上前施禮,就徑直走到劉黑闥麵前,拿出書信遞了上去。隻見劉黑闥展信一看,醉眼蒙嚨地問道:“你……你是什麼人?”

李仁坊忙答道:“小人是李玄通手下的侍從,是奉命來送信給大將軍的。”

劉黑闥放下書信,大笑了一陣,隨手遞給他一杯酒,問他:“你們的李大總管什麼時候來投降?”

“明天吧!”李仁坊答道。

突然,劉黑闥兩眼瞪住他,大喝道:“這李玄通不會是來假投降吧?”

李仁坊嚇了一跳,急忙說道:“請劉大將軍放心,我們的李大總管確實是真心來降,豈會有假?”

劉黑闥非常高興,大聲地向帳中正在飲酒的軍中將士宣告說:“現在向眾位宣布一個好消息,定州總管李玄通投降了!大家應該痛痛快快地宴飲慶賀一番!”

說罷,他又遞一杯酒給李仁坊,順口問道:“明天是李總管親自來?”

“那自然是他親自來了。”李仁坊回答。

劉黑闥立即又大聲宣布說:“明天還要增加二十桌筵席,再多宰殺牛羊豬雞等,熱情款待李大總管!”

李仁坊被送出營門後,回到定州城裏,把劉黑闥軍營裏的情況,向他父親詳細報告一番,李玄通聽後,興奮不已,說道:“今晚不殺劉黑闥,我這總管也就別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