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說服——社交的目的(2)(1 / 2)

在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崇尚高尚的道德、正派的作用,都有起碼的政治覺悟和做人道德。所以,在說服他人轉變看法的時候,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用高尚的動機來激勵他。比如說這樣做將對國家、公司帶來什麼好處,或將對家庭、對子女帶來什麼好處,或將對自己的威信有什麼影響,等等。這往往能夠很好地啟發他,讓他做應該做的事。

(2)用熱忱的感情來感化他

當說服一個人的時候,他最擔心的是可能要受到的傷害,因此,在思想上先砌上了一道牆,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怎麼講道理,他都聽不進去。解決這種心態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用誠摯的態度、滿腔的熱情來對待他,在說服他的時候,要用情不自禁的感情來感化他,使他從內心受到感動,從而改變自己的態度。

(3)通過交換信息促使他改變

實踐證明,不同的意見往往是由於掌握了不同的信息所造成的。有些人學習不夠,對一些問題不理解;也有些人習慣於老的做法,對新的做法不了解;還有些人聽人誤傳,對某些事情有誤解,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能把信息傳給他,他就會覺察到行為不是像原來想象的那麼美好,進而采納領導者的新主張。

(4)激發他主動轉變的意願

要想讓別人心甘情願地去做任何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談你所需要的,而是談他需要的,教他怎麼去得到。所以有人說:“撩起對方的急切願意,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世人必與他同在;不能的人,將孤獨終生。”

探察別人的觀點並且在他心裏引起對某項事物迫切需要的願望,並不是指要操縱他,使他做隻對你有利而不利於他的某件事,而是要他做對他自己有利,同時又符合你的想法的事。這裏要掌握兩個環節:一是說服人要設身處地地談問題,要把別人的事當作彼此互相有利的事來加以對待;二是在促使他行動的時候,最好讓他覺得不是你的主意而是自己的主意。這樣他會喜歡,會更加主動和積極。

(5)用間接的方式促使他轉變

說服人時如果直接指出他的錯誤,他常常會采取守勢,並竭力為自己辯護。因此,最好用間接的方式讓他了解應改進的地方,從而讓他達到轉變的目的。所謂間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把指責變為關懷,用形象的比喻來加以規勸,避開實質問題談相關的事,談別人的或自己的錯誤來啟發他,用建議的方法提出問題,等等。這就要靠領導者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加以運用。

(6)提高對方“期望”的心理

被說服者是否接受意見,往往和他心目中對說服者的“期望”心理有關。說服者如果威望高,一貫言行可靠,或者平時和自己感情好,覺得可以信賴,就比較願意接受他的意見;反之,就有一種排斥心理。所以作為領導者,平時要注意多與下屬交往,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這樣在工作的時候,就能變得主動有力。

說服別人的技巧

(1)多製造見麵的機會

為了及早開始說服的動作,你應該多製造一些機會與對方見麵。人類都是如此,熟悉之後對方就會漸漸對你敞開心胸。當然,這其中無論是哪一次會麵,你的表情和態度都要溫和豐富,千萬不可麵無表情或態度惡劣,否則對方根本不會搭理你的。

你的談話不可以造成對方負擔,更不要讓他們產生反感。為了達到此一目的,切忌在談話一開始時就直接涉及說服主題,最好可以簡單談談其他話題。不過,這一點是可以依據對方的性格而進行調整的。千萬要注意的是,自始至終,你都應該保持溫和的態度,必要時可以順從對方。

想要讓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每次告別前的表現尤其顯得重要。在每次告辭之際,你要千方百計地讓對方感受到你很想再見到他們,不過最好不要直接說出來。即使之前的對話與你某些觀點仍有部分相違背,也不可讓對方留下壞印象。因此,告辭之際更要記得麵帶笑容,記得與對方握手或揮手告別。這樣對方會覺得你這個人很溫和,很有禮貌,較容易產生想再進一步與你洽談的念頭。

如此一來,你的說服工作一切就緒,要不了多少工夫,對方就會“招架”不住你的攻勢而俯首稱臣,使你的說服大獲全勝。要記住,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主動權。

(2)充分利用彼此的相似因素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際吸引中相似性是個重要的因素,它包括年齡與性別、社會地位、經濟狀況、教育水平、職業、籍貫、興趣、價值觀、信念、態度等的相似,其中以態度、信念和價值觀最主要。因為相似的人彼此容易溝通,較少因意見傳遞的困難而造成誤會和衝突。即使是初次見麵,也有“相見恨晚”的親切感。所以,在說服別人之前,要努力在雙方的經曆、誌趣、追求、愛好等方麵尋找共同點,誘發共同語言,為交際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贏得對方的支持與合作。但這種“套近乎”也要講求策略,否則,不看對象、時機地隨便“套近乎”,很可能越“套”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