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讚美——交友的智慧(6)(1 / 3)

敵強而暫避之,決非懦弱。進,是一種策略;退,亦是一種策略。金蟬,是一種昆蟲名,即夏天在樹上叫的“知了”。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幼蟲的殼。金蟬脫殼,比喻用計謀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察覺,它是一種擺脫對方、轉移或者撤退的分身之術。這裏的“脫”,不是驚慌失措,而是存其形,去其實,走而示之不走,穩住對方,脫離險境。

一天深夜,卓別林帶了一筆錢回家。在經過一段小路時,樹後突然閃出一個彪形大漢,拿著手槍逼他交出所帶財物。

卓別林看著黑洞洞的槍口,裝作渾身發抖,戰戰兢兢地說:“我是有點錢,可全是老板的,幫個小忙吧,在我帽子上打兩槍,我回去好交代。”

強盜沒有說話,但把他的帽子接了過去,“砰砰”地打了兩槍。

卓別林又央求再朝他的褲腳打兩槍,說:“這樣就更逼真了,主人就不會不相信了。”

強盜不耐煩地拉起褲腳打了幾槍。

卓別林又說:“請再朝衣襟上打幾個洞吧。”

強盜一邊罵著:“你這個膽小鬼……”一邊扣動扳機,但不見槍響。

卓別林一看,知道子彈打光了,便飛也似的跑了。

強盜持槍搶劫,此時敵強我弱,反抗或立即逃跑,都是無濟於事的。當然,束手就擒,任其搜刮,也屬下策。卓別林能夠金蟬脫殼,在於他使用了緩兵之計。他首先裝出害怕的樣子,讓強盜覺得他是個懦夫,這樣強盜便不會對他實行強硬的行動,對他的戒備也放鬆了些。接著,卓別林說錢是老板的,引誘對方開槍來製造自己被搶的假象。待強盜子彈用完後,卓別林見時機已到,便撒腿而逃。金蟬脫殼,可以避免硬碰硬的衝突,可以使你在虛虛實實的周旋中巧妙脫身。

(5)將錯就錯

將錯就錯是迂回作戰,借錯推錯,以一個明顯錯誤的結論,讓對方感到荒唐可笑,並做出自我否定。在日常應酬中,發現別人的錯誤,可以當即挑明,指出真相,糾正對方語言行動中的差錯,這是應酬中的撥亂反正,屬一般性常格。在日常應酬中,還有一種臨時性的變格,即以誤為正,將錯就錯。將錯就錯是一種特殊的說話方式,它不是應付語言環境的消極手段,而是有著獨特的不可取代的價值。

有個男人跛著腳走進醫院,對護士說:“請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因為我是窮光蛋。”護士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嗎?”病人回答說:“沒有。我隻有一個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窮。”護士聽了生氣地說:“修女富得很,因為她和上帝結婚!”病人說:“好,你安排我在一等病房吧,以後把賬單寄給我姐夫就行了。”

護士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病人若是一般地講道理,恐怕不能奏效。病人用將錯就錯的策略反駁對方,他表麵上順其意願,承認對方說得有理,這是將錯;並以此作為前提,提出了一個要求——把賬單寄給我姐夫,這是就錯。賬單是無法寄出的,護士不得不承認自己所說的話是錯誤的。

有一次,相聲演員馬季到湖北省黃石市演出。在他表演之前,一位演員錯把“黃石市”說成了“黃石縣”,引起了觀眾的哄笑。這時,馬季登台,他開口說:“今天,我們有幸來到黃石省演了……”正當大家竊竊私語時,馬季解釋道:“方才,我們的一位演員把黃石市說成了縣,降了一級。我在這裏說成了省,給提了一級。這樣一降一提,哈!就平啦!”幾句話,引得全場哄堂大笑。

馬季給念錯台詞的演員機智、巧妙地回了場,使演出得以順利進行。

在有些場合,有些時候,對方說錯了話,由於不便或不必指出,姑且承認他是對的,順著這錯的意思說下去,做下去,在不露聲色中使事情得以圓滿解決,從而也糾正了對方的錯誤。因此,將錯就錯之法,在語言交際和社會活動中是具有獨特功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