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阻後繞個彎子走
遠行之人,前有高山擋路、石頭絆腳,自然會想辦法繞過去,或動腦筋另辟蹊徑。這種做法應用在人情世故裏,便是繞著圈子達到目標。換個說法就是不走直線走曲線。有些話不能直言,便得拐彎抹角地去講;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搞不清對方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就要投石問路、摸清底細。有時候為了使對方減輕敵意,放鬆警惕,我們便繞彎子、兜圈子,甚至用“顧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戰術,將其套牢。
明代嘉慶年間,“給事官”李樂清正廉潔。有一次他發現科考舞弊,立即寫奏章給皇帝,皇帝對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麵奏,結果把皇帝惹火兒了,以故意揭短罪,傳旨把李樂的嘴巴上貼上封條,並規定誰也不準去揭。封了嘴巴,不能進食,就等於給他定了死罪。這時,旁邊站出一個官員,走到李樂麵前,不分青紅皂白,大聲責罵:“君前多言,罪有應得!”一邊大罵,一邊叭叭地打了李樂兩記耳光,當即把封條打破了。由於他是幫助皇帝責罵李樂,皇帝當然不好怪罪。其實此人是李樂的學生,在這關鍵時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師。如果他不顧情勢,犯顏“直”諫,非但救不了老師,自己怕也難脫連累。
為人處世,迂回中達成目的,這是不可多得的一條錦囊妙計。你得先表現出以他人的利益為重,此舉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利益開辟道路。在做有風險的事情時,冷靜沉著地讓一步,可能會取得絕佳效果。
1997年東南亞危機中,許多華人公司受到了很大損失,在馬來西亞的芒克公司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芒克公司采用“休眠法”,迅速地度過了危機,走上了正常發展的道路。
芒克是一家經營房地產的公司,由於前幾年東南亞泡沫經濟的繁榮,芒克公司賺了一大筆錢。但到了1997年,由於泰銖的突然貶值,東南亞爆發了經濟危機,同金融界關係很密切的房地產業首當其衝受到了波及,芒克公司在經濟上受到很大損失。
在資金周轉遇到困難、銀行貸款又必須立即償還的情況下,芒克公司決定大幅度縮小公司規模,芒克公司裁減員工,全麵停止了公司的業務,使公司進入休眠狀態。公司處於休眠狀態,自然就減少了許多日常花銷,使公司能夠渡過危機,減少銀行的不良債務,這樣就在銀行界樹立了良好的信用,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但是,芒克公司在大量裁員時,高級經理人員一個沒有裁減,相反還給予優厚的待遇,讓他們在家裏休息,或參加培訓,準備公司東山再起。這部分人才是公司核心的核心,公司的核心保住了,公司的前途和命運也就保住了。一旦局勢穩定,馬上就可以開張。
果然,一年以後金融危機的局勢逐漸穩定,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也水落石出,芒克公司最先恢複正常的經營,比其他公司更早地擺脫了困境。
可見,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會做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人,這個人做得成的某件事,另一個人卻不一定能做成。一定的時機做一定的事情,同樣的事情此時該做亦可做,彼時卻也許不可做亦不該做。可做則一做即成,不可做則絕無做成之望。
妥協可以創造出機遇,因為前麵無路,不能再前進,就退一步,另找路徑,或繞個圈子繼續前進,這也是為人處世的藝術。
2.不慌不忙,隨事而製
古人雲:“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強者乘勢而進。”事情有難易之分,有大小之別。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就一定要去做,有的事情和自己關係不大則可做可不做。如果你覺得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無法做到,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如果你覺得自己即將要辦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謹慎,亦步亦趨;如果你覺得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可以做到,就要義無反顧地去做。因事而變,才能做好事情。
第一,分清事情的輕重
漢宣帝時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車經過繁華的都城街市,碰見有人群鬥,死傷極多,但是他若無其事地通過現場,什麼話都沒說,繼續往前走。不久又看到一頭拉車的牛吐出舌頭氣喘籲籲,丙吉忙派人去問牛的主人到底怎麼回事。旁邊的隨從看見這一切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宰相對群毆事件不聞不問,卻擔心牛的氣喘?如此豈不是輕重不分,人畜顛倒了嗎?於是有人鼓起勇氣請教丙吉。丙吉回答他:“取締鬥毆事件是長安令或京兆尹的職責,身為宰相隻要每年一次評定他們的勤務,再將其賞罰上奉給皇上就行了。宰相對所有瑣碎小事不必一一參與,在路上取締群眾圍鬥更不需要。而我之所以看見耕牛氣喘籲籲要停車問明原因,是因為現在正值初春時節,而牛卻吐舌頭氣喘不停,我擔心是不是陰陽不調。宰相的職責之一就是要順調陰陽,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車詢問原因何在。”眾隨從聽後恍然大悟,紛紛稱讚宰相視事情的輕重而采取不同的行動非常英明。
我們平時為了辦好一件事,也要根據事情的輕重采取行動,應該知道什麼是自己該幹的,什麼是可以委托他人幹的,什麼是不可以幹的。